在对比中得意得言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林冲棒打洪教头》,记叙了林冲在发配沧州途中来到柴进庄上,被迫与洪教头比武,最后打败了洪教头。对这个故事,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以对比为手段,引领学生感知、品味、领悟课文语言形式,促进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对人物的认识。
  一、以一个问题统领全文
  【课堂实录1】
  师: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文,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三个方面将林冲和洪教头进行对比,从而发现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做批注)
  【教学感悟】“对比”是文本最大的写作特色,必须引导学生感悟。这个问题是一条主线,它将串联起整个课堂教学。
  二、以三个对比贯穿全文
  【课堂实录2】——对比外貌
  师: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他们的各自外貌?
  生:课文写洪教头外貌的句子是“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没有直接写林冲外貌的句子,但从比武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林冲戴着木枷,赤着脚。
  师:你读书认真,观察仔细。请大家细读比较这两个句子,看看有什么区别。
  a.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b.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戴着头巾。
  生:b句让人觉得洪教头气宇轩昂,而a句让人觉得他很傲慢。
  师:你的语感很好。一个“歪”字,就让我们看出洪教头是个傲慢无礼的人。
  【教学感悟】人物的外貌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林冲是囚犯不必说,课文对洪教头外貌的描述耐人寻味。作者抓住一个“歪”字,采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初步认识了洪教头,同时也感受到课文语言的精妙。
  【课堂实录3】——对比语言
  师(出示):“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这是个什么句子?把它改成陈述句。师:(指三名学生)现在你就是仗义疏财的小旋风柴进,仔细听着。(指另外两名学生分别说这两句话)柴大官人,您喜欢听哪句?生:我喜欢听后一句,它有规劝的味道。前一句很刺耳,好像在责问我似的。师:这个反问句说明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人?生:他太狂妄了,竟然连自己的老板都不放在眼里。(众笑)生:在这么多人面前责问主人,柴进会觉得下不了台。师:看着洪教头的傲慢无礼,听着洪教头的冷嘲热讽,如果是武松,如果是鲁智深,如果是李逵,早就“该出手时就出手”了。但林冲不仅没有,而且连说“不敢”。朗读比较这两个句子,看看有什么区别。
  a.林冲连说“不敢、不敢”。b.林冲说“不敢”。
  生:从a句可以看出林冲真的不想跟洪教头比武,b句似乎是客套话,心里还是想比的。
  师:说得真好。细微之处见人品,我们读书时要关注细节。
  【教学感悟】这一环节的比较有两个层面:一是林冲和洪教头原话的比较,认识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二是文本语言和教师语言的比较,认识课文表达的精妙。安排学生进入角色,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实录4】——对比动作
  师:(出示)“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拔草寻蛇’的招式。”模仿一下这两个招式,你从这两个招式中读出了什么?生:从这两个招式的名称可以看出洪教头准备进攻,而林冲是在防守。生:从后面“举起棒劈头打来”可以看出洪教头心狠手辣,要置林冲于死地。师:林冲应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才是啊,可他并没有这么做。林冲只是(出示,齐读)“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你从这“一扫”中读出了什么?生:我看出了林冲武艺高强,一还手就打倒了洪教头。生:我读出了林冲手下留情,否则洪教头早就上西天了。(众大笑)生:这不仅体现了林冲武艺高强,还体现了他宽宏大量,心地善良。林冲真不愧是个大英雄!(众鼓掌)
  【教学感悟】两个人物的武术招式是“表”,由“表”及里,认识他们截然不同的心态才是目的。学生感受到林冲的宽宏大量,心地善良,心中的英雄形象就丰满起来。
  三、以一个反衬结束全文
  【课堂实录5】
  师:纵观全文,对洪教头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很多,对林冲的描写反而少一些,这是为什么呢?生:洪教头挑起了比武,他是主动的。而对于林冲来说比武是被迫的,他是被动的。生:写洪教头主要是为了与林冲对比,比如洪教头越是蛮横无理,就越能够表现林冲彬彬有礼。师:黑白对照,黑的愈黑,白的愈白,这就叫(板书)——“反衬”(齐读)。
  【教学感悟】这一设计渗透了写作方法的指导,体现了由阅读向写作的延伸。
  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得意又得言。怎么让学生睁大眼睛?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结合具体文本、具体语言、具体情境,在语言表达处、在文本秘妙处、在遣词造句处、在谋篇布局处时时唤醒、常常提示,庶几方能使学生目光炯炯、切实受用。”语文教学是为了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必须指向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只有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怎么说、怎么写的形式,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
其他文献
摘 要:往往我们错误地以为,心理学是中学以后的话题,而心理调适只是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其实不然,小学生也有真实的心理状态,小学语文也是一门渗透感情的学科,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同样需要心理调适。小学生可以在课文的品味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或感动,或兴奋,或感恩,或后悔……情绪犹如温度计,能使人沸腾,也能使人冷却。洞察学生心理,进行科学的心理调适过程,可以对我们的语文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学生学习语文
期刊
作为一门语言课程,英语学习的重点就在于“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全面掌握和综合运用。但受诸多因素影响,当前英语教学存在“瘸腿走路”的现象,对事关升学成绩的听力、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知识非常重视,但却有意或者无意地忽略“说”的教学和练习,导致学生对于英语听得懂、读得出、写得出,但就是说不出,也就是所谓的“哑巴英语”现象。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英语语言技能,也将给学生造成一种“学英语只是为了考试”的
期刊
写作是一次心灵的旅程,用文字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让更多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是一件幸福的事。然而,当内心深处那些细腻的情感一遍一遍在脑海中闪现,却表达不出,是何等苦恼的事啊!这是由于缺乏写作的习惯,缺乏对生活的洞察、对情感的体验,缺乏思绪的翻涌,缺乏将心融入到写作情境中的那一小步“距离”。  一、感悟生活,记录时光  生活是一幅丰富的画卷,人生的悲喜、世间的百态,尽收其中。可见,生活为写作提供了丰腴
期刊
摘 要:在呼唤师生平等的当代教育中,师生对话及课堂提问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共同关注。而师生对话的一个核心内容或者主要形式就是课堂提问。不同的提问方式和策略,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氛围。本文以一次同课异构为例,谈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对话教学如何运用提问策略。  关键词:提问策略 对话教学 同课异构  2000多年前,苏格拉底首先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商问题、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自此,问答式
期刊
在语文教材中,无论是写人记事的叙事文体,还是托物言志的诗词文体,归根结底其内容都离不开“人”。写人,就离不开人性的探究,离不开思想道德的渗透,这正是语文学科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双重特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仅仅解读文本,教会学生语文知识远远不够,还要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解读人性,展现课文中形形色色的人性,潜移默化地熏染学生的道德情操。  一、在文本解读中捕捉人性光辉  文本解读展现了语文
期刊
《聊斋志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古典文学名著,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传诵至今,经久不衰。新编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录的文言文,均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品,其深邃的思想、精妙的构思、优美洗练的语言,无一不散发着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再者,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对古汉语的掌握也影响现代汉语的学习。因此,无论是传承传统文化,还是为学好现代汉语奠基,文言文教学都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长期以来,
期刊
量化管理是一种很常见的班级管理方式,有些班级靠量化管理,“量”出了一片精彩,也有些班级却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同样实行了量化管理,效果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班级制定的量化管理细则是否科学合理。笔者在推行量化管理的过程中体会到,要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应该注意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发扬教学民主  如今的学生主体是有想法、讲民主的90后、00后。班级量化管理细则倘若只是班主任个人的
期刊
《清平乐·村居》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之手,被收录在小学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中。词人辛弃疾用精练的文字,描绘出一幅江南独有的村居美景:低矮的房屋,清清的溪水,白发翁媪,活泼孩童,并借由这质朴而清新的文字,营造出战乱之下一家五口暖意融融的和乐之境,传达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如何让学生体会这首千古名词所蕴含的深刻意蕴,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此,笔者紧扣词中的精妙词“眼”,带领学生从一字一
期刊
阅读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是把别人的文字化为自己的生活体验,也是要借自我体验把生活化为文字,从而主动积极地投身阅读中。只有当学生走进文本,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文本语言、情感才能化作丰富的营养滋润学生的生命成长。  一、铺设桥梁,唤醒生活经历  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文化背景都不相同,对同一处景、同一件事、同一个人,会有不同的认知,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唤醒
期刊
摘 要:针对英语教学存在费时多、收效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教师可以运用实物、诗句、谚语、图片、视频、音乐,以及头脑风暴式、辩论赛式、演讲式、问题式等方式进行情境构建,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 情境构建 头脑风暴 问题式  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