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公众参与行为的研究与思考

来源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b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高速发展,政府决策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公共危机产生的风险不断加大,将公众纳入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具有必要性。公众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是公众公权力的回归,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降低基层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压力,提升整体公共危机管理效果。客观而言,公众参与公共危机管理需要完善的制度作支撑,否则容易出现一些失范行为,影响公共危机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由此可见,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的公众参与行为有利有弊,需要合理引导,科学规范,以此发挥公众参与行为的最大效能。
其他文献
煤体结构面分布具有正交的特点。为阐明正交裂隙煤体的围压效应与破坏机理,基于结构面采样与参数标定试验构建正交裂隙煤体模型,采用合成岩体方法开展不同围压条件下正交裂隙煤体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提出结构面活化系数的概念,分析围压对正交裂隙煤体破坏特征、强度特性、变形行为与结构面活化的影响,提出并验证结构面活化机制以及围压条件下正交裂隙煤体的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正交裂隙煤体的力学性质表现出明显的围压效应。随围压增大,煤体的抗压强度、残余强度、弹性模量增大,抵抗膨胀变形能力增强;力学性质表现出脆延转化;煤块破坏
含氧官能团组成是决定低阶煤显微组分分选策略及分离效率的关键因素,同时对其在后续加工转化过程中的反应活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探明低阶煤显微组分中含氧官能团的分布特征与差异尤为必要。结合元素分析、XPS、13C-NMR与化学滴定法等分析手段,分别从表面和内部结构层面探究了神华(富镜质组)与准东(富惰质组)低阶煤中显微组分的含氧官能团分布特征与差异。研究结果如下: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准东煤显微组分的O含量高于神华煤,2种低阶煤镜质组的原子比O/C值均高于惰质组。但XPS测试中2显微组分的表面原子
发展全域旅游是深化旅游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之举。文章在系统梳理全域旅游和旅游城市竞争力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全域旅游城市内涵理念和旅游城市竞争力的构成分析,参照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主要考核指标,从全域基础竞争力、全域持续竞争力、全域环境竞争力三个层面建立了全域旅游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和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南京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南京市全域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定量模糊综合评价,南京市全域旅游竞争力处于较强等级,总体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细粒脉石在疏水性煤炭颗粒表面上的罩盖(细泥罩盖)是细泥污染浮选精煤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造成煤炭可浮性变差、精煤回收率降低的重要原因。通过单气泡负载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的脉石矿物(石英、高岭石、伊利石)在煤炭表面的细泥罩盖程度以及对煤炭可浮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煤炭与脉石混合搅拌时间的延长,3种脉石与煤炭之间的细泥罩盖程度逐渐增加,并且整个过程均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在40 min左右细泥罩盖程度基本不再变化。在流场剪切速率相同的情况下,石英的细泥罩盖程度最弱,高岭石次之,伊利石的细泥罩盖程度最强,这与超
受工艺和安全因素限制,我国露天煤矿端帮边坡角较缓,正常情况下仅为20°~35°,全国范围内数十亿吨的煤炭资源被端帮边坡压滞,随着内排及复垦工作的完成,这些压滞资源多数将无法回收。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和采矿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炭开采逐渐由易采资源开采向深部资源和复杂难采资源开采过渡,露天矿端帮压煤及残煤回收逐步得到重视。工程实践表明,端帮采煤机开采技术是一种快速灵活、安全高效、经济环保的露天矿端帮压煤开采工艺,该技术的实质是在边坡下部煤层出露位置沿煤层施工一系列垂直于边坡走向的巷硐,开采全程无支护,通过各巷
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级综合课的要点和重点。以湖南师范大学实习教师樊老师的综合课《发现步行之美》为研究文本,进行了课堂案例描述,并重点分析了此案例中词汇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不足之处归纳为三点:例句不“经典”、释词方法单调、操练不充分。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汉语综合课中词汇教学的启示:词汇教学例句选择应考虑典型性、实用性、趣味性;灵活变换多种教学方法、“具体词汇、具体方法”;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
针对“软+硬”和“硬+软+硬”组合形式下的2类典型软硬互层岩体结构面,通过开展恒定法向压力下的室内直剪试验和PFC2D细观模拟,研究了不同含水率、法向压力及一阶起伏角下结构面的宏细观剪切力学特性,据此提出了其剪切强度估算公式并进行了算例验证分析。研究表明:①结构面剪切应力(法向位移)随剪切位移的变化具有显著阶段性发展特征,即第1类结构面历经初始非线性压剪变形、应力稳定增长压剪变形和应力陡升-脆落塑性压剪变形3个阶段,第2类结构面历经初始非线性压剪变形、应力陡-缓升压剪变形和应力恒定塑
页岩气资源开采的过程中,水力压裂技术常作为增产的基本手段。但是,大量流体注入地层后可能影响储层岩石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渗透特性。同时,裂缝的渗透率是决定储层产量的关键条件。因此,选取了中国川东南龙马溪组页岩、美国Green River页岩和Marcellus页岩,通过进行变滑移速率的页岩裂缝剪切滑移实验,同时测量了页岩裂缝滑移过程中的摩擦因数和渗透率变化,基于速率状态定律评估了3种页岩裂缝的剪切滑移稳定性,分析研究了岩裂缝稳定性-渗透率演化规律。在实验结果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页岩裂缝滑移过程中的微观物理模
预裂切顶是无煤柱自成巷技术的关键,其效果直接关系到留巷的稳定性,而厚硬基本顶条件下切顶留巷的矿压现象、覆岩运移规律及控制技术又有其特殊性。以某矿切顶留巷为工程背景,综合运用UDEC数值模拟、物理相似模拟、理论分析计算及现场工业化试验等方法系统开展厚硬基本顶情况下切顶卸压成巷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首先,利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不同切顶高度下留巷围岩应力及位移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切顶高度为7 m时,采空侧顶板无法沿切顶线断裂,导致留巷顶板出现下沉离层现象;切顶高度为9 m时,基本顶沿切缝线垮落,煤壁上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职院校财务实行的“战时管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实践过程中还面临着疫情聚集传播风险、“非常态”模式适应性差、技术手段更新滞后、应急长效机制缺位等现实困境。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高职院校财务管控需要进一步优化工作路径:精准管控,抓实抓细有序严防;模式管控,落实常态化举措;信息管控,加快信息化建设;制度管控,建立应急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