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人类终身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学生语文素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因素,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任务。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尽快、尽早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这也对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新挑战和要求。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化“阅读”为“悦读”,我探索出了激发学生“悦读”的兴趣、教给学生“悦读”的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悦读”条件这些基本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阅读能力;悦读
人的一生离不开阅读,只有阅读的人生才是最精彩的。阅读是人类终身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学生语文素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因素。英国的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阅读带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阅读教学也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母语教育起步阶段发挥着奠基作用,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各个方面。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尽快、尽早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这也对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新挑战和要求。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从“阅读”走向“悦读”,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结合多年的語文教学实践,对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我探索出了以下一些基本的方法和途径。
一、激发学生“悦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老师要好好引导他们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做到心中有数。低年级的老师此时充当的角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我一般采取以下的方法:
1.故事引“悦”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老师首先就要充分利用读书课、课余时间、及每周的班队活动课的时间,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选好故事。我会向孩子们讲一些好书,如《一颗勇敢的心》《飞来的青蛙》《安徒生童话》等。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在无形中受到感染熏陶。
2.设疑激“悦”
老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疑问,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例如,老师给学生讲《小白兔和小灰兔》这个故事,最后老师可以说:“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后,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这时老师再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听下去,老师却故作神秘地说:“想要知道答案,《小灰兔种白菜》里有哦!不妨我们一起来阅读吧!”这时,老师就发给他们拼音版的故事,让他们进行阅读,从阅读中找到他们想知道的结局,孩子们阅读的欲望就这样被激发了。
3.表演生“悦”
当学生阅读一些儿童故事时,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课余时间排练的时间进行表演训练,让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表演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姿态。如阅读《小伙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玛莎把背包丢了后,维加、安娜、安东都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你觉得谁做的对?为什么?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明白只有真心帮助别人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然后再让学生说说维加、安娜、安东当时的表情是怎样的,最后再让学生上台表演整个环节,从而让学生在表演中爱上阅读。
二、教给学生“悦读”方法
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知道,课改新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教师的指导得法,学生的运用得当,能让学生切实地打好阅读基本功,培养自主意识,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教师指导学生读书,必须有目的、有要求、有层次。
1.初读扫障碍
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先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扫除读音障碍,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想,圈画生字,标记疑问处。只有阅读的目的要求明确了,学生才会在读的过程中仔细认真,积极思考。
2.再读细感知
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先由学生提出问题或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采用多种读书方式,如诵读、轻声读、默读、赛读等,在读中自主思考。特别要注意的是,讨论问题时在关键地方教师要注意点拨引导,让学生把教师想讲的话说出来,从而培养学生“自渎、自悟、自明”的能力,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3.寄情于文句
要求学生寄情于读,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策略进行阅读。如《怎么都快乐》,可用“一边阅读一边想象”的方法;《荷叶圆圆》可用“读时按自己的想象加动作”的方法……学生都喜欢这样的阅读,读得有滋有味,配以动作表演时,也有板有眼。学生在愉悦的阅读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从而快快乐乐地学语文。
4.个性化阅读
这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读读、说说、评评自己喜欢的句子。学生的身心放松了,思维激活了,阅读自主了,个性也就发展了。如当学到《棉花姑娘》一文时,在对话朗读中要重点指导“请你帮我捉害虫吧”这句话的朗读。这是一句表示请求的祈使句,与表示命令的祈使句相比,它的语气更舒缓些。教学时不要纯技术性的指导,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生病的棉花姑娘,想象蚜虫把身上的叶子咬了个大窟窿的画面,从而体会棉花姑娘的急切心情,读出祈使句的请求语气。这句祈使句在文中出现了三次,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棉花姑娘说话的心情和语气变得更为急切。此外,在朗读指导燕子、啄木鸟、青蛙说的话时,可以将燕子的话“对不起,我只会提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这一句作为范例,啄木鸟、青蛙说的话则可举二反三。指导时,先让学生读懂句子,再抓住“对不起、请”等词,感受动物们的礼貌,从“只会”一词体会到动物们“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和氛围,家校配合,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幽雅的环境中进行课外阅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1.开发图书馆
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我们的学校要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的好场所。
2.建立班级图书库
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还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
3.优化读书环境
在窗明几净的教室内,装点上几幅书画作品,增添文化气息。读书时,放上一盒优雅舒缓的钢琴曲,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进入情感交融的境界。
4.营造家庭读书氛围
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会为孩子创造优良的阅读环境,并潜移默化到孩子的心灵里,在无形中增强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家长可尽力每天陪孩子读半小时课外书,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促使孩子形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
总之,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作。语文阅读与语文素养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进一步采取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加以改进,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个更大的飞跃,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更全面的提高。让学生从“要我读”慢慢转变成“我要读”,让学生爱上阅读并且把阅读当成一件快乐的活动,化“阅读”为“悦读”,从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l] 窦桂梅.影响孩子一生的主题阅读[M].江苏文艺出版社,2015(1).
[2]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关键词】阅读能力;悦读
人的一生离不开阅读,只有阅读的人生才是最精彩的。阅读是人类终身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学生语文素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因素。英国的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阅读带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阅读教学也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母语教育起步阶段发挥着奠基作用,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各个方面。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尽快、尽早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这也对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新挑战和要求。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从“阅读”走向“悦读”,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结合多年的語文教学实践,对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我探索出了以下一些基本的方法和途径。
一、激发学生“悦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老师要好好引导他们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做到心中有数。低年级的老师此时充当的角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我一般采取以下的方法:
1.故事引“悦”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老师首先就要充分利用读书课、课余时间、及每周的班队活动课的时间,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选好故事。我会向孩子们讲一些好书,如《一颗勇敢的心》《飞来的青蛙》《安徒生童话》等。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在无形中受到感染熏陶。
2.设疑激“悦”
老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疑问,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例如,老师给学生讲《小白兔和小灰兔》这个故事,最后老师可以说:“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后,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这时老师再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听下去,老师却故作神秘地说:“想要知道答案,《小灰兔种白菜》里有哦!不妨我们一起来阅读吧!”这时,老师就发给他们拼音版的故事,让他们进行阅读,从阅读中找到他们想知道的结局,孩子们阅读的欲望就这样被激发了。
3.表演生“悦”
当学生阅读一些儿童故事时,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课余时间排练的时间进行表演训练,让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表演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姿态。如阅读《小伙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玛莎把背包丢了后,维加、安娜、安东都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你觉得谁做的对?为什么?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明白只有真心帮助别人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然后再让学生说说维加、安娜、安东当时的表情是怎样的,最后再让学生上台表演整个环节,从而让学生在表演中爱上阅读。
二、教给学生“悦读”方法
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知道,课改新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教师的指导得法,学生的运用得当,能让学生切实地打好阅读基本功,培养自主意识,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教师指导学生读书,必须有目的、有要求、有层次。
1.初读扫障碍
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先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扫除读音障碍,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想,圈画生字,标记疑问处。只有阅读的目的要求明确了,学生才会在读的过程中仔细认真,积极思考。
2.再读细感知
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先由学生提出问题或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采用多种读书方式,如诵读、轻声读、默读、赛读等,在读中自主思考。特别要注意的是,讨论问题时在关键地方教师要注意点拨引导,让学生把教师想讲的话说出来,从而培养学生“自渎、自悟、自明”的能力,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3.寄情于文句
要求学生寄情于读,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策略进行阅读。如《怎么都快乐》,可用“一边阅读一边想象”的方法;《荷叶圆圆》可用“读时按自己的想象加动作”的方法……学生都喜欢这样的阅读,读得有滋有味,配以动作表演时,也有板有眼。学生在愉悦的阅读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从而快快乐乐地学语文。
4.个性化阅读
这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读读、说说、评评自己喜欢的句子。学生的身心放松了,思维激活了,阅读自主了,个性也就发展了。如当学到《棉花姑娘》一文时,在对话朗读中要重点指导“请你帮我捉害虫吧”这句话的朗读。这是一句表示请求的祈使句,与表示命令的祈使句相比,它的语气更舒缓些。教学时不要纯技术性的指导,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生病的棉花姑娘,想象蚜虫把身上的叶子咬了个大窟窿的画面,从而体会棉花姑娘的急切心情,读出祈使句的请求语气。这句祈使句在文中出现了三次,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棉花姑娘说话的心情和语气变得更为急切。此外,在朗读指导燕子、啄木鸟、青蛙说的话时,可以将燕子的话“对不起,我只会提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这一句作为范例,啄木鸟、青蛙说的话则可举二反三。指导时,先让学生读懂句子,再抓住“对不起、请”等词,感受动物们的礼貌,从“只会”一词体会到动物们“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和氛围,家校配合,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幽雅的环境中进行课外阅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1.开发图书馆
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我们的学校要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的好场所。
2.建立班级图书库
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还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
3.优化读书环境
在窗明几净的教室内,装点上几幅书画作品,增添文化气息。读书时,放上一盒优雅舒缓的钢琴曲,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进入情感交融的境界。
4.营造家庭读书氛围
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会为孩子创造优良的阅读环境,并潜移默化到孩子的心灵里,在无形中增强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家长可尽力每天陪孩子读半小时课外书,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促使孩子形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
总之,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作。语文阅读与语文素养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进一步采取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加以改进,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个更大的飞跃,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更全面的提高。让学生从“要我读”慢慢转变成“我要读”,让学生爱上阅读并且把阅读当成一件快乐的活动,化“阅读”为“悦读”,从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l] 窦桂梅.影响孩子一生的主题阅读[M].江苏文艺出版社,2015(1).
[2]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