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走向“悦读”,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_hua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人类终身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学生语文素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因素,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任务。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尽快、尽早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这也对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新挑战和要求。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化“阅读”为“悦读”,我探索出了激发学生“悦读”的兴趣、教给学生“悦读”的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悦读”条件这些基本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阅读能力;悦读
  人的一生离不开阅读,只有阅读的人生才是最精彩的。阅读是人类终身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学生语文素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因素。英国的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阅读带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阅读教学也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母语教育起步阶段发挥着奠基作用,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各个方面。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尽快、尽早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这也对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新挑战和要求。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从“阅读”走向“悦读”,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结合多年的語文教学实践,对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我探索出了以下一些基本的方法和途径。
  一、激发学生“悦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老师要好好引导他们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做到心中有数。低年级的老师此时充当的角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我一般采取以下的方法:
  1.故事引“悦”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老师首先就要充分利用读书课、课余时间、及每周的班队活动课的时间,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选好故事。我会向孩子们讲一些好书,如《一颗勇敢的心》《飞来的青蛙》《安徒生童话》等。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在无形中受到感染熏陶。
  2.设疑激“悦”
  老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疑问,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例如,老师给学生讲《小白兔和小灰兔》这个故事,最后老师可以说:“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后,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这时老师再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听下去,老师却故作神秘地说:“想要知道答案,《小灰兔种白菜》里有哦!不妨我们一起来阅读吧!”这时,老师就发给他们拼音版的故事,让他们进行阅读,从阅读中找到他们想知道的结局,孩子们阅读的欲望就这样被激发了。
  3.表演生“悦”
  当学生阅读一些儿童故事时,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课余时间排练的时间进行表演训练,让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表演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姿态。如阅读《小伙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玛莎把背包丢了后,维加、安娜、安东都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你觉得谁做的对?为什么?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明白只有真心帮助别人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然后再让学生说说维加、安娜、安东当时的表情是怎样的,最后再让学生上台表演整个环节,从而让学生在表演中爱上阅读。
  二、教给学生“悦读”方法
  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知道,课改新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教师的指导得法,学生的运用得当,能让学生切实地打好阅读基本功,培养自主意识,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教师指导学生读书,必须有目的、有要求、有层次。
  1.初读扫障碍
  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先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扫除读音障碍,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想,圈画生字,标记疑问处。只有阅读的目的要求明确了,学生才会在读的过程中仔细认真,积极思考。
  2.再读细感知
  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先由学生提出问题或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采用多种读书方式,如诵读、轻声读、默读、赛读等,在读中自主思考。特别要注意的是,讨论问题时在关键地方教师要注意点拨引导,让学生把教师想讲的话说出来,从而培养学生“自渎、自悟、自明”的能力,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3.寄情于文句
  要求学生寄情于读,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策略进行阅读。如《怎么都快乐》,可用“一边阅读一边想象”的方法;《荷叶圆圆》可用“读时按自己的想象加动作”的方法……学生都喜欢这样的阅读,读得有滋有味,配以动作表演时,也有板有眼。学生在愉悦的阅读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从而快快乐乐地学语文。
  4.个性化阅读
  这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读读、说说、评评自己喜欢的句子。学生的身心放松了,思维激活了,阅读自主了,个性也就发展了。如当学到《棉花姑娘》一文时,在对话朗读中要重点指导“请你帮我捉害虫吧”这句话的朗读。这是一句表示请求的祈使句,与表示命令的祈使句相比,它的语气更舒缓些。教学时不要纯技术性的指导,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生病的棉花姑娘,想象蚜虫把身上的叶子咬了个大窟窿的画面,从而体会棉花姑娘的急切心情,读出祈使句的请求语气。这句祈使句在文中出现了三次,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棉花姑娘说话的心情和语气变得更为急切。此外,在朗读指导燕子、啄木鸟、青蛙说的话时,可以将燕子的话“对不起,我只会提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这一句作为范例,啄木鸟、青蛙说的话则可举二反三。指导时,先让学生读懂句子,再抓住“对不起、请”等词,感受动物们的礼貌,从“只会”一词体会到动物们“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和氛围,家校配合,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幽雅的环境中进行课外阅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1.开发图书馆
  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我们的学校要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的好场所。
  2.建立班级图书库
  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还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
  3.优化读书环境
  在窗明几净的教室内,装点上几幅书画作品,增添文化气息。读书时,放上一盒优雅舒缓的钢琴曲,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进入情感交融的境界。
  4.营造家庭读书氛围
  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会为孩子创造优良的阅读环境,并潜移默化到孩子的心灵里,在无形中增强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家长可尽力每天陪孩子读半小时课外书,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促使孩子形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
  总之,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作。语文阅读与语文素养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进一步采取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加以改进,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个更大的飞跃,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更全面的提高。让学生从“要我读”慢慢转变成“我要读”,让学生爱上阅读并且把阅读当成一件快乐的活动,化“阅读”为“悦读”,从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l] 窦桂梅.影响孩子一生的主题阅读[M].江苏文艺出版社,2015(1).
  [2]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要做好后勤幼儿园管理,需从后勤人员的整体素质教养、树立教职工的安全意识谈起,为教育教学打下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保教质量,树立目标意识,实现教育目标,贯彻保教结合原则,促使保教工作的渗透。  后勤人员管理工作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足以证明后勤管理的重要性。幼儿园要生存,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且稳步发展,要追求良好的社会效益,必须以特色取胜
品德不良的学生是指经常违反道德行为准则和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的学生。尽管这样的学生在一所学校里只占少数,但对他们的教育转化是否得法,对于学校的管理,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都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怎样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是学校当前工作的一个难点,也是教师议论的热点。本文试图从教育心理的角度分析学生品德不良的形成原因及矫正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要表现  1.这
【学情分析】  在我校初三两个班级的学生中,做过关于考场作文写作情况的问卷调查。67.3%的同学觉得时间很仓促,刚刚能够完成作文。8.5%的同学完不成考场作文。进一步调查,考场作文完成时间紧的原因,78.5%的同学认为是找不到合适的题材,即不知道写什么。在相对比较紧张的考试时间内,要花时间去重新构思一篇作文,确实有一定难度。用自己的已有的美文,加以修改,以适应新题,不失为考场作文的有效方法。而调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可是我们的学生对生活不够敏感,捕捉不到作文的素材,常常觉得无事可写,啃着笔杆硬挤出来的文字,干巴巴的,缺乏个人的独特感受。正所谓,“情不动,辞不发”。而我们的教材并没有具体的、可操作的习作教学方法,作文教学完全依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天赋。如何借助教材文本,链接儿童生活,让学生“情动”而“辞发”?我对人教版
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要求,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中提出:开展社会实践,对于让学生深入了解国情、民情,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切身感受,对人民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市白云区为民小学位于白
【摘要】幼儿园一日活动包括幼儿入园、早餐、教育活动、自由游戏活动、进餐、睡眠、午点、离园、晚间活动、盥洗等,根据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现状,活动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衔接,提出了过渡环节的组织策略,为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变得多姿多彩且有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  当今社会各界热议的一个焦点:“时间去哪了?”那我们幼儿园里孩子的时间又去了哪儿?这个问题同样引起我们幼教界及家长的关注。幼
【摘要】我国学生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汉语负迁移的现象产生于汉英民族不同的文化,以及由这种文化而产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英语教学要从词汇、语法、篇章和语用等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征分析我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受汉语负迁移的影响所常犯的错误的原因并提出纠正、预防策略以有效地促进英语的教与学。  【关键词】英语学习;汉语负迁移;词汇;语法;篇章;语用  一、问题的提出  迁移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指把在一个
英语的教与学一直是农村中学教师和学生所面临的难题,近几年来使用的改版新教材更是让众多师生一筹莫展,两级分化提前在初一出现了。大部分学生觉得英语难学,怕学英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词汇量大,单词难记。尽管编排的内容都很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但如此多的生词短语让不少学生感到难以接受,甚至不会读、写。因此,农村英语教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单词教学。采用自然拼读法不失为一种破单词关的好教法。自然拼读法是目前国际主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化的发展和运用,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较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既能满足学生接近信息化兴趣的心理,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是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课堂学习所起的作用作阐述和总结,探索以后的教学如何更好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教學手段;兴趣;学习积极性;效果  经过多年来的多媒体教学,让我对
【摘要】读书、写作,这是语文科本质性的行为表现,是语文科的独有特点,体现了学科的基本学习属性,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之一。植根于爱的作文教学是教师“作文难教”,学生“作文难写”的灵丹妙药。教师的爱心就是作文教学的原动力!这需要教师以爱育爱,帮助学生提取生活素材:创设情境,诱发学生写作激情;通过亲子日记,师生习作培养无意识模仿的动力,夯实学生写作基础;以诵读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