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哲学与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的确立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xu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希腊哲学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向近代科学经验主义思维方式的转变,基督教哲学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正是基督教哲学的思维方式使希腊哲学走出困境并最终导致近代科学的产生。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一种新的美学研究门类正在我国悄然兴起,它便是有关怪诞的美学研究与探讨。
由东北大学主办、教育部“985工程”科技与社会(STS)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承办的“科技进步与和谐社会的哲学反思”全国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6月10日至13日在东北大学隆重召开。与会学者围绕这一主题,从多视角、多层次、多方位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与交流,并取得了积极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和宁夏伦理学会编辑的《中国应用伦理学2005—2006》,最近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为“当代媒体伦理研究”专辑,收录了在“第5次全国应用伦理学讨论会”上发表的28篇优秀论文,反映了近年来中国伦理学者对媒体伦理研究的重要成果,涉厦的主题有:媒体伦理的基本理论、媒体伦理中的价值冲突、媒体伦理与和谐社会、网络媒体伦理、媒体伦理实证研究等。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媒体伦理的研究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规范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每一个正规模态命题逻辑L都有一个典范标架凡,它的点都是极大的£一协调公式集。这一构造最初由莱蒙和斯科特在“莱蒙笔记”中引入,而得名于西格伯格(Krister Segerberg)。他在证明大批重要的内涵逻辑的完全性定理时特别倚重于该技术。FL具有这样一种性质:其上有效的公式一定都是L-定理。如果凡使得L有效则称L是典范的。
瓦尔特·本雅明是法兰克福学派中一位唐吉诃德式的人物。他将自己归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者,但与所有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相反,他认为如果没有神学就不能理解历史,“我的思想是与神学联系在一起的,就像墨水与瓶子一样,它完全被其所容纳。”在本雅明的哲学里,有19世纪超历史主义的因素、尼采的虚无主义、康德对经验的分析、犹太教神秘哲学以及关于人类理性之失败的观念,他的历史哲学就是这些看起来毫不相融的成分的综合,因此很难将之归为其中的任何一种。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试图以一种忠实于马克思的文本、而马克思本人所未能达到的严密的方式来展示和分析马克思理论的核心原则。本文就是受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启发而作。我相信,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复杂性与洞察力的真实的理解还远未实现,而分析哲学的优点有利于实现这种理解。本文的目的就是试图说明人们可以形成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简洁的哲学框架;这个框架使伴随性(supervenience)概念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由此我把本文提出的阐释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伴随性阐释。
在当今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时代,知识创新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能不能建构一种知识创新的逻辑,更是逻辑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