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几何解题中,众多复杂的线,常给学生带来困扰,以致解题困难.通过适当的图形变换,能够另辟蹊径,使学生发现问题的隐含条件,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点,从而解决问题.初中阶段的图形几何变换主要包括平移、轴对称、旋转.
一、平移变换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变换.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形成平行四边形,因而在解题中我们常通过构造平行四边形,达到平移变换解题的目的.
分析:因为圆、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圆心O也是正方形的中心,因而也是对称中心.可证N、A′、O、E、P点共线.可设NA′=x,过点P作PQ∥BC交AB于點Q,则QB=PC=x.在Rt△PQN中,根据勾股定理,NQ2 PQ2=NP2,可求得x=3.5,因而A′P=NP-NA′=13-3.5=9.5.
三、旋转变换
旋转变换,是让某一点P绕一固定点O旋转一定角度,变成另一点P′,产生的变换称为旋转变换.在旋转变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
总之,学生只有掌握平移变换、轴对称变换、旋转变换等策略,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解复杂的几何题时做到游刃有余.
一、平移变换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变换.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形成平行四边形,因而在解题中我们常通过构造平行四边形,达到平移变换解题的目的.

分析:因为圆、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圆心O也是正方形的中心,因而也是对称中心.可证N、A′、O、E、P点共线.可设NA′=x,过点P作PQ∥BC交AB于點Q,则QB=PC=x.在Rt△PQN中,根据勾股定理,NQ2 PQ2=NP2,可求得x=3.5,因而A′P=NP-NA′=13-3.5=9.5.
三、旋转变换
旋转变换,是让某一点P绕一固定点O旋转一定角度,变成另一点P′,产生的变换称为旋转变换.在旋转变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
总之,学生只有掌握平移变换、轴对称变换、旋转变换等策略,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解复杂的几何题时做到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