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杂音”的渐变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good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音”泛指任何与周围环境音不协调,或者有所差别的音(包括任何领域)。课堂教学中的“杂音”是指出现在教师教学预设以外的观点或现象。当代教育家认为,现在的中小学教师应该是科学思维的引领和训练者,是生命意识的滋润和守护者,是公民精神的践行和示范者。那么,作为滋润和守护者的教师来说,如何面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杂音”呢?笔者以自身课堂教学实践来阐述,作为一名生命意识的滋润和守护者,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故事。
  还清晰地记得四年前,走进现在四(1)班课堂的情景。学生们一个个都是那么天真可爱,一双双单纯的眼里充溢着好奇,幼稚的童音里充满着向往。他们喜欢倾听老师的话,那时的他们听姿是千姿百态,有的支着脑袋,有的托着腮帮,有的咬着手指,更有甚者会爬上桌子,他们不会和老师争,不会和同学辩,只是听着,忽闪着乌黑的眼睛看着,似乎也在思考着……回想起学生们那时的点点滴滴,忆起学生们课堂上那温馨的一幕幕,我常常会哑然失笑,一群可爱的“傻蛋”。
  【场景一】竖式就是竖着写
  还清晰地记得教学二年级《笔算除法》时的一幕。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学会用竖式计算加法、减法、乘法了。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进一步体现教师“导”的作用,在口算8÷2=4后,我说:“这题还能用竖式计算呢。”
  “竖式不就是竖着计算嘛?我会。”倪天洋小朋友大声嚷嚷道。
  “哦?——来试试看。”
  他快步冲上讲台,拿起粉笔,胸有成竹地写下了:
  课,在倪天洋的嚷嚷声中戛然而止。他的“杂音”也引起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我被他的这种写法逗笑了,其他学生也跟着一起笑了,但没有哪个学生能站起来问:为什么?我歪着脑袋问:“哦?你是怎么想到的?”“加法、减法、乘法都是这样写的,我就想到了这样写。”好充分的理由呀!我很佩服他的迁移能力。其实,我明白他的想法的依据,只是我想让其他学生明白,别人发表的意见,我们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必须弄清楚这种见解是否合理,要学会质疑问难。
  其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像上面案例中那样预设以外的“声音”,也就是教学中的“杂音”。处理“杂音”时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更需要教师宽容、耐心的教学心智。在上面的案例中,处理“杂音”虽然浪费了一点时间,但能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想法。尽管有时学生的想法是错误的、幼稚的,但我觉得这个过程是那样的自然、和谐,更为真实、可行。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让不理解的人能大致明白这样思考的依据及理由,这样处理既能充分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我的质疑也为学生们做了榜样。学生们在师生中的不断修正间明白了笔算除法的写法,教学效果真实有效。
  回想起课堂上生成的一幕,我的心中就期望着有那么一天,学生们能离开我的引导而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共学共生;学生们在我的课堂上能学得热火朝天,争得面红耳赤,表达得头头是道,我默默地期待着——
  后来,我和学生们随大潮卷进了课堂教学的变革中。我带着学生在课改的浪潮边嬉戏,有时去水里试一试,更多的时候就这样观望着,因为,我似乎还不舍原先的课堂教学,对全新的教学理念还心存顾虑。随着课堂教学一轮一轮、一波一波地深入推进,我和学生们在渐渐地发生着变化——学生们就像春蚕一样在慢慢地蜕变着,渐渐地敢说了,敢问了,敢做了,表达能力、质疑能力、自信心在潜移默化的课堂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我也随着他们的变化而变化着。四年后的今天,学生们原先稚嫩的童音现在渐渐变得自信了,原先的无知慢慢变得那么有智慧了。和我共同分享一下那些幼稚而富有意味的对话吧!
  【场景二】你这是画蛇添足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学完“混合运算的计算”后,进行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其中有一题是这样的:同学们栽树,四年级栽了32棵,六年级栽的棵数比四年级的3倍少18棵。四年级比六年级少栽多少棵?
  学生独立完成后,我让学生展示、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一个学生这样展示:(32×3-18)-32。
  生1:要求“四年级比六年级少栽多少棵”,只要用六年级的棵数减去四年级栽的棵数就可以了,要先求出六年级的棵数,只要用32×3-18就可以求出六年级的棵数。
  说得多好啊!我心里不由地为这个学生的缜密思维、流利表达暗暗赞叹,刚想表扬一句,不想另一个学生“嗖”地一下站了起来,我一愣,只听见——
  生2:我觉得你思路不错,但写出的算式有点画蛇添足。
  生1:这——?没有啊?(他挠挠头,但还是非常自信地看着那个同学)
  两个学生无人似的争论了起来,有些学生在争论声中慢慢发现了原因,但还有些学生仍是一头雾水。
  生2:按照题目的意思我们要先求出六年级栽的棵数,按照算式的运算顺序我们就可以求出来了,但你偏偏要加个括号,这不是画蛇添足吗?
  生1:哦!对,对。谢谢你的提醒!
  学生间自发的“杂音”交响乐,不仅一下子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原因表述得清清楚楚,而且学生们在交流中学会了辩论、学会了表达。教师让“杂音”演奏的举动,无意间为学生提供了时间、空间和环境空间。在学生发出“杂音”时,如果我一味地追求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制止学生间的交流,那学生们的精彩答辩就会错失,而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杂音”演奏得异常流畅与舒缓。
  课堂上的突发生成即“杂音”是很多教师以前最讨厌出现的情况,但也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情况。有的教师面对意外的出现,选择置之不理,这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教师则白眼相送,这将泯灭学生智慧的火花;有的教师草草了事,将使学生疑云重重,不知所云。其实,这些“杂音”是课堂教学的生长点,因错误、发现、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活力。教师这时不如了解“杂音”背后的真相,继而因势利导,把学生“脱轨”的思维引导到有价值的发现上来。让学生们在交流中修正,在争辩中明理,在思索中提升,这样的课堂充满着灵动而富有生机。
  课堂因学生们的精彩而精彩,因学生们的灵动而富有生机。课堂上,学生们一个个幼稚的想法,一次次思维的“出轨”,一声声稚嫩的“杂音”,绝不是他们无知的表现,而是他们生命向上攀爬的声音。作为生命意识的滋润和守护者的我们,只有俯下身子倾听学生们内心的声音;伸出手来,扶持这些蹒跚在人生起跑线上的稚弱生命,才能让数学课堂中的“杂音”演奏出悠长而又厚实的乐曲。在这样的乐曲声中,他们才能自由发展能力,体悟乐趣,感悟生命的完整。在学生们自由的、成功的生长过程中,教师也一定会变得聪明而富有智慧!
其他文献
【摘要】在音乐课堂中,将抽象的音乐学习生动化,吸引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其中,可借助形象生动的辅助手段——图谱,它是一种视觉符号也是一种材料,能将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让音乐“看得见”。在教学中有效运用图谱,将形象化的图谱与音乐密切结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关注音乐,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音乐教学 图谱 有效运用  让学生在课堂中切身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兴趣盎然地投入其中,是每位音乐
”  【摘要】“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通过同一内容两次不同教学方式的实践,探讨怎样让学生喜欢上美术课,反思什么样的美术课是适合学生的,从“我能展示”“我会合作”“我来表达”三个方面例談小学美术课堂如何“为学生设计”,让学生的小小画笔绽放“适合教育”的美丽之花。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设计适合学生  一、追问: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古往今来,“教育”一直被社会所关注,而“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更是
[摘要]低年级的写话教学,对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指导低年级学生口头表达,不仅要注重语言的积累,而且要注重观点或感受的表达,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语言实践中,应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写话情感,明确写话是生活中重要的交流方式,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要采用积极多元的评价,使学生体验到写话的快乐,切实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 写话能力 思维能力  抓好低年级的写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是现在英语教学中的改革方向。英语新课标要求改变英语教学中重视语法讲解和词汇传授的现象,课堂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主。苏教版英语教材在编排上已经注意到各板块的呈现方式,语篇在词汇和句型之前,也就是学生对所学内容先进行整体感知,然后重点突破,这样语言功能板块在结构功能板块之前,比较符合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规律。但是,英语老师为了降低难度,往往是先进行词汇教学,然后连词成句,结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集中表现在写作能力上,写作要从写词句开始。句子中数排比句最难。  排比句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恰当地运用排比才能表达出强烈奔放的感情,周
[摘要]小纸条,曾经承载着师生一种行之有效的交流途径,它本身能够散发出浓浓的文化温度和人性关怀,有时候它比有声语言交流更能容易让人接受。然而随着生活节奏在加快,人与人交流的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造成一些传统的交流方式逐渐被遗忘。如今,小纸条境遇尴尬,似乎已经被取代。小纸条的没落,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并呼唤它的回归。  [关键词]小纸条 交流方式 人文情怀  它曾经作为一种教育生活中的微现象真实地存在着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的第16课,作者通过叙述父母之间看似平常的两件小事,表达了父母之间似茉莉般“平淡无奇”而又“幽香久远”的挚爱。“关注细节描写”是本文叙述的突出特点,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细节、品评作者遣词用句的妙处、迁移仿写好细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有幸听两位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教学《爱如茉莉》,相同教学环节的不同设计,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值得
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对备课的理解可概括为“精神三变”:从骆驼变为狮子,直至成为婴儿。“骆驼”即听从指导,传承前人的经验和文化,“狮子”意味着自己作决定,对自己负责,“婴儿”代表最后精神重新回到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原点。王老师在备36字的《长相思》时,赏读了1万多字的鉴赏文字,再读成1493字的自我感悟、发现、鉴赏,后来在《诗论》和《说诗》中得到启发,如狮子一样作出决定: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寻求和解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的整体深化,对中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陶冶情操、提升素养、滋养心灵,成为音乐教学追求的境界。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中小学童声合唱,也成为重要载体。笔者所处的南通市,近年来开展的“童声里的中国”中小学合唱节,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陶冶了学生的艺术情操,搭建了学生展示的平台,推动了童声合唱的发展。但是,如何充分发挥中小学合唱比赛的效用、让美妙的童声陶冶学生的心灵、引领学
2014年7月,山西运城市基础教育考察团一行13人,在上海考察了上海市松江一中、松江外国语学校初中部、奉贤区实验小学等六所中小学校。通过介绍、座谈、实地考察等形式,对上海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对运城市基础教育加速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政府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14年3月,上海市17个区县同时通过教育部督导验收,成为全国第一个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