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里亚:我的中国Xin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kical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德里亚,意大利籍,北京大学工学院2021届先进材料与力学专业摩擦纳米发电机材料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2019年获中国意大利商会和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合办的IGNITE创业比赛一等奖,2017-2020年获中国政府奖学金,2020年获优秀学生奖学金,2020年加入奇绩创坛孵化器,创新推动区块链科技在碳排放监测的技术应用。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21日给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回信,鼓励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把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
  之前,北京大学工学院意大利籍留学生安德里亚,与来自32个国家的其他44名留学生一起给习近平写信,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致以美好的祝福。来信讲述了他们在中国学习生活的体会感悟,表达了对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取得伟大成就的由衷赞许,对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高度认同。
  今年27岁的安德里亚,5岁时就随父母来北京。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在北京念的,毕业后,又在北京开始了创业。
  “来中国的时候,意大利朋友问我为什么去?今天我问他们,为什么没有来?”这位帅气的意大利小伙儿,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并在今年7月15日举办的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被学校选为毕业生代表,做了题为《我的中国Xin》的演讲,在演讲中他提到了《论语》,“《论语》中有一句话,‘近者悦,远者来’,我不仅来了,还修炼出一颗中国心。”这段演讲,被国内很多主流媒体报道,在人民日报抖音号上获得了400多万的点赞。

“我要在北京上大学”


  安德里亚在微信上的签名:“意大利籍老北京”。
  安德里亚有晨跑的习惯,从小到大,他每天早上绕着家附近的胡同来回跑,经年累月,感觉自己与胡同里的邻居就是一家人,时常和下象棋的大爷、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互相打招呼。平时,他喜欢漫步在胡同里,悠闲地感受着慢节奏生活,偶尔邂逅一家有独特“个性”的餐厅,便品尝一番。安德里亚觉得,北京的魅力在于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生活下面,隐藏着传统、慢节奏的胡同生活。北京把传统闲适和现代快节奏结合得非常好,它的魅力就在于包容、多元。
  2011年,在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国际班读高二的安德里亚,听到父母说要把自己送回意大利上大学,便做出了人生第一个重大决定:“我要在北京上大学!”
  2012年9月,安德里亚考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选择工学方向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这所学院有3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尖子生,个个有超强学习力。安德里亚有了竞争压力,听课、写作业经常感到力不从心,也不与同学交往,上学、放学独来独往。有一天,一位中国同学主动与安德里亚打招呼,聊了几句,他惊奇地发现这个意大利小伙儿有一口纯正的“京腔”。班里其他同学也都主动和他交流,约他踢足球、打篮球,让安德里亚逐渐地融入到班级中。
  “长江学者”韩平畴教授也喜欢这个意大利学生,详细向他介绍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前景。近些年,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发明了“摩擦纳米发电机”,在世界上引起震动。以前,传统发电需要建设火电站或水电站,用巨大的火力或水力,带动发电机发电。而中科院发明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可以把微小动力,如空气或水的流动、空调或其他机器运转时产生的震动,甚至人行走时肌肉伸缩或脚对地的压缩等,都变成微量电能,为机器人、人体可穿戴设备上的各种传感器、探测器等微型设备提供电力。有专家预测,摩擦纳米发电机将在能源、生物医学、国防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等众多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
安德里亚与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
安德里亚与工学院同学运动后合影

  韩平畴教授建议安德里亚锁定摩擦纳米发电机专业方向,把这个世界最先进的能源技术学到手。陈奕君是工学院一位博士生,见安德里亚这个学弟很用心,便把他吸收进自己的课题组,参加每周四都举办的研讨会,向他推荐科研论文,让他学习后在研讨会上发言,把别人的学术观点,变成自己的知识储能。本科毕业时,安德里亚写的论文不规范,行文细节上欠周密,陈奕君把安德里亚叫到身边,一字一句修改。
  安德里亚感到,在北大校园,在中国这个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国度里,來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像在家里一样,都可以得到成长成才所需要的知识养料。
  本科毕业论文安德里亚得了92分,在全班30多位同学中名列前茅。本科毕业后,安德里亚被保送到北大工学院先进材料与力学专业读硕士。

科研梦圆北大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时,安德里亚琢磨研制一种可穿戴的呼吸传感器,通过监测胸腔呼吸的振动频率,帮助诊断肺部感染状态。
  踏入硕士生大门后,安德里亚遇到了北大工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启宁教授。王启宁读研究生时,就对中国仿生机器人研究有突出贡献,被评为2008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近几年,王启宁正在开展机器人外骨骼仿生研究,见安德里亚有股子“虎劲”,便亲自担任他的指导老师,并把“呼吸传感器”课题交给他。
  安德里亚在北大研究生毕业典礼上演讲时说,“22年的时间里,我逐渐发现自己拥有了一颗‘中国Xin’。”这个“Xin”,他解释有三方面含义:见证中国日新月异、焕然一新的“新”;看到人民欣欣向荣、欢欣鼓舞的“欣”;他和这里心手相连、心心相印的“心”。其实,我们觉得还有一个“Xin”,就是创新创业的“新”——他毕业后加入一家中国初创企业,加入到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
  “呼吸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医疗,例如制作成可穿戴夹克,穿上后能实时记录人体呼吸力度、单位时间内呼吸次数,帮助医生实时掌握病人的情况,及时作出有效治疗。安德里亚知道,这个研究与自己的摩擦纳米发动机虽有密切联系,都是研究微动力学问,但从能源领域进入仿生机器人领域,还要跨过很大的学科的门槛。他与王启宁老师谈妥:每周一举行例会,自己和同学们一起,向王老师汇报各自科研进展,争取硕士毕业时,拿出像样的成果来。王启宁点将担任助理研究员的麦金耿负责硕士生例会上的科研报告,发现有不成熟的报告,立即组织同学讨论解决,决不让一个人掉队。
  2020年下半年,安德里亚撰写的一份“呼吸传感器:摩擦纳米发电优于电阻、电容传感”的报告引起争议。按传统方法,呼吸传感器可采用电容式或电阻式传感,即靠电池给呼吸传感器供电。一些老师已研究过电容式传感器,有现成的电路和软件。只要安德里亚同意,拿来就能轻轻松松地完成科研。安德里亚不甘心:我哪能吃别人嚼过的馍?再说,电容传感器有经常需要更换电池的短板。
  安德里亚提出,呼吸传感器采用摩擦纳米发电机发电,即用碳纳米管海绵复合物制作机器人夹克衣,穿在人体胸腔周围,人体呼吸带动胸腔振动,摩擦和挤压碳纳米管海绵复合物孔隙产生摩擦起电效应,再通过电磁感应在外接电路产生电流,这样就能把机械能转变电能,带动呼吸传感器监测肺部病变。
  然而,摩擦纳米发电机技术属于科技前沿,没有多少应用于呼吸传感器的案例,一些老师和同学不认可。安德里亚先单独面见王启宁老师,仔仔细细地解说,然后,召开一次课题组研讨会,把厚厚的技术报告详细说给老师和同学听。一番舌战群英式激辩后,大家终于同意进行试验。
  今年5月,实验室第一件采用摩擦纳米发电技术的呼吸传感器诞生,设计人写着:安德里亚。

读懂中国


  安德里亚是“科研迷”,也是“中国文化达人”,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他认为,不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就看不懂这个国家当今的社会现状,分不清是非曲直。
  今年5月,安德里亚来到广西龙胜梯田旅游区,走进少数民族老百姓家里,用流利的中文与他们交流。老百姓说,龙胜梯田是人间奇观,非常适合发展旅游,增加居民收入。但让收入较低的老百姓自掏腰包修路、盖房,时间长、矛盾多、困难多。当地政府认为,时间就是金钱,旅游设施一天不完善,就等于每天都把大把的资金白白扔掉。他们从有限的财政收入中挤出一部分,无偿给当地老百姓修路、盖房,既解决了困难群众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又能让旅游业这只金凤凰尽早下蛋、下金蛋。金蛋多了,就是当地财政收入不竭源泉,一举两得。
  行走在中国城镇和农村,听老百姓讲述本民族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和处事智慧,安德里亚对中国是如何发展的有了深层认识:“以民为本”是社会发展“内心目标”,实现这个目标还要有“立足本国国情”的解题方法: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心中有人民,办法总比困难多。
安德里亚与同学们参加数字文明大会学生训练营
斯巴达勇士队合影

  这些理念,不仅是安德里亚读懂中国的钥匙,也是开启他人生之路的钥匙。
  2020年6月,安德里亚动员家人和朋友,组织了一支30人的健康生活社群“WeTrain”,平时开展攀岩、功能性训练、障碍跑和越野跑等户外活动,准备参加世界障碍赛——斯巴达勇士赛。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一位在北京工作的白俄罗斯朋友独自在北京居所宅家半年,經常向安德里亚的父亲“倒苦水”:“回国回不去,家人来不了,简直是活受罪!”
  安德里亚听说后,立即动员这位白俄罗斯朋友参加“WeTrain”:“来吧,体育能帮你找到朋友!”6月之后,北京的公园陆续开放,“WeTrain”开始训练。这位白俄罗斯朋友刚来,加上半年宅家,体能下降得厉害,安德里亚有针对性地帮助他训练。几个月后,这位白俄罗斯来了“神”,只要有训练都来,还邀请一同工作的几个朋友加入一起练。
  一位斐济人朋友刚来时,体重120公斤,说是疫情宅家期间吃胖了。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他的体重下降到80公斤,平均每月下降5公斤。在他生日那天,200多个队友在微信上送花、送祝福,为他庆生。
  今年6月,“WeTrain”也出现奇迹:仅一年,队员从几十人增加到500人,来自50多个国家。他们在微信群里说:“这里没有商业,只有人间友情,WeTrain是我们在北京的家!”
  责任编辑:周莹莹
其他文献
冬夜  积雪已经不见了踪影。南方  每一个夜晚  都是崭新的。被冻坏的双足  最先感受到春天。  几个喝醉的人,举着空酒瓶  把寒冷一点点逼出来  他也走近火堆,烤一烤被用旧的身体  睡前书  夏日未尽,许多星星还躁动着  在夜空中躲避暑气。  而我的身体似乎已经转凉,提前进入  秋天。骨骼里,落叶在堆积。  衰败是由内而外,脸上铺满凋零  的往事。阳光一层层脱落,人间  像一首发霉的歌谣,我们都
所有白莲花都像同一朵  仿佛重复雪的寂寞  二十年湖水一饮而尽  心里的苦不说给莲心听  也不在莲叶的唱片上  播放出来  那么多雷声被拧小  那么多剧情被误删  一道闪电的生命线  冲出前世的掌纹  那么多蛙鸣在泅渡  那么多露珠白白流淌  莲茎暗藏琴弦  星光下静静地拉一拉  弧线  江豚从我家门前游过  是神默许的  江豚从门前带走那个下午  却有意绕开了神  盛夏的午后没有风  太阳沿着一
心无挂碍。坐在落叶纷飞的树下  阳光从残留着几片树叶的丫枝照下来  照着长满青草的田埂  也照着打盹的黑猫  我在摇椅上发呆,写一封信  写下想象中天堂一片荒凉  月光如人世一样清白  写下孤独与忧伤  写湘江河畔那群不再惧怕行人的白鹭  这密密麻麻的文字啊,有情可寄  最后,在黑夜来临以前  把这个下午忘记  每个人都很孤单  每个人都很孤单  城市没有尽头,家乡日渐空寂  变成名词的爱被常挂嘴
一  我看到,你们迎着初升的太阳上岗  顶着寒风从晨光中走来  我看到,你们总是拖着疲惫的身躯  带着月亮披着星辰走来  我看到,你们关切百姓的柴米油盐,从千家万户走来  我看到,你们排查案件的一丝一发,从案发现场走来  我看到,你们从天山脚下,从黄推岸边  从大漠草原,从南国新城  从绵长的牵挂和永恒的追求中走来  黃河源头走来的智者  洞穿时空点燃的激情  祖国的山山水水之间  哪一处不留有赤
鹰窝寨  山太深。拆迁的人马  估计难进。山崖上的  标识,看了一眼  也就放心了。不进了  不学大禹,也不似仁人志士  留个念想,总有归巢的  档口。李白在大青山  并未筑寨,更无  压寨夫人。孤行者  终与青山同在。至于  寨与墓,都是后人一处一处  修起,挂牌,收费。  哪怕在深山  一样可按图出入  但活着的时候,并不知  哪扇门,是为他而开  过武汉  三分钟。内涵太多  从无到有,再到
《一段屈辱的日子终于结束了》完成于二○○七年五月,是在我听到三舅妈的死讯后。第一行几乎是脱口而出的,“一段屈辱的日子终于结束了”。我并不知道,那喷薄而出的强烈的激情,在两个小时后,会收挽于“徐绿香,生于一九五五年三月,/卒于二○○七年五月”这些墓碑上的遗言。在多年之后,当我渐渐理解了,一种混合着悲伤、屈辱以及沮丧,因死亡而得以终结之后的释然的情感,必须以墓碑上的文字才能承载下那全部的激烈与幽微。或
浅浅的沙滩,水波摇晃   听江水的呢喃   夜色朦胧。我看不见天上的星光   疲态的城市,有一种   晕眩。灯光让我   产生了错觉   我们是城市的蚂蚁   每日的忙碌不过是   搬运泥土   试图在江上建造   一座无人的小岛   在孤独的栏杆前   在沉寂的树林里   在弯曲的小路上   听江水的呢喃声慢慢变老   心之岛   夜的黑暂时压制了城市的喧嚣   高楼的彩灯晃动江水的思绪   水
四月  我走上一个山坡  许多花就开了  这个僻静的地方  鸟声比任何时候都悦耳  一只麻雀飞到枝杈  朝向黄昏升起的薄雾张望  在一个石凳歇息  风来了,大片大片的树叶落下来  来不及清扫的小径  落叶伤春,比冬天更扎眼  再也回不到树上  新芽站满枝头  雾慢慢散去,不知所从  我转身,远远地  你向我走来,笑出眼角的皱纹  和额上晚霞的余晖  你是其中的我,是花应时而开  知道从哪里来  而
诗是一件普通器皿表面转瞬即逝的反光,是暗夜里行车时眼前不断飘忽的幻影,是突然想起多年前曾经遇见眼前场景的惊讶,是庸常生活中时时袭扰内心的不安和被烦琐细碎浇筑的时间里突然闪现的喜悦。诗歌于我来说,就是点上一根烟,蹲守在生活的犄角旮旯里,偷窥着众声喧哗中的虚无光影。  我的诗都来源于生活,一束光,一声响,一只飞虫,一个动作,一片水面,一阵哭声,一段时间里的沉默,一个在心弦上拨出异响的情境……我不是一个
清明  在这天,细雨是不可少的。如果能下  一场雾就更好了,远山、近谷  有烟在荒草中长成。一座坟  那是一年又一年的怀念堆成  我们总是逃不出生死  又何必相互伤害?安静的山野  沉睡的时光不被打碎。土壤之外  人间有一堵厚厚的玻璃,我们总是敲不破  只能喊,只能哭,只能用力地跪下来  告诉祖先,我们又虚长了一岁  中秋月  还有多少秩序亟待修复  穿过我手掌的风,如何表达相聚与别离  望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