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质提问”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he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课堂教学中的优质问题应该有目的性
  
  针对教材,针对学生,有的放矢。问得合理,才能答得“科学”。盲目地问,轻率地问,似是而非的问题,非但不能“传道授业解惑”,相反只能使学生“茫若坠云雾”,须知以其昏昏是绝不能使人昭昭的。当我们认为某个优质问题必须是有目的性的,这就意味着这位教师在创制该问题之前,会先问自己:“在这个时候问这样一个问题,我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如教学苏教版《论美》一课时,我设计了三个环节:谈美—品美—评美。即第一问:美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谈了哪一方面的美呢?(明确:人的美)第二问:文章中提出了生活中的哪些美呢?(给学生3分钟时间自己圈点,然后参与小组交流进行补充纠正)第三问:培根他欣赏哪一种美?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明确:谈及了美德、颜色之美、形体之美、优雅行为之美等几种美。文章中心观点是:德行美胜于其他的美,要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
  前一个问题毫无疑问,是属于“枯燥”的、低水平的问题,学生可以从教材中找到或归纳出答案。但是后两个问题,学生却不能在教材中找到现成的答案,这也就会促使学生进行思考,让教室里的气氛明显热烈起来。三个问题紧紧围绕目标,铺垫引导,层层推进,师生互动,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快感。整个过程流畅、有亮点,也让学生有所收获。
  
  二、 课堂教学中的优质问题应该有清晰的内容关注点
  
  一篇课文有许许多多的内容可以关注:难点、重点、关键点等。面临多项选择的时候,什么是最值得教给学生的?也就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了。当然这也就是我们在创制问题时,尤其是优质问题时最应该关注的了。
  如何选择关注点,一般而言要考虑三点:(1)选择一个值得讨论的核心观点;(2)保证该内容与学生的测试内容标准相关联;(3)要和你所教的学生需求和兴趣相吻合。如在赏读《天上的街市》时,诗中有这么一句话:“你看那朵流星,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我问学生:“这句诗中的“朵”是否用错了?”多数学生认为没有错,却又说不出什么道理。于是我接连提出三个问题:“‘朵’是一个量词,一般用来修饰什么?”学生回答:“花。” “花会带给我们什么感觉?”“美。”“诗人用‘朵’来修饰流星,说明流星与花有相似之处,相似点是什么?”学生很快领悟了:“‘流星’和‘花’一样美。”这时,我趁热打铁进行总结:“可见,诗中这个‘朵’字不仅没有用错,而且用得很恰当,很形象,很有艺术性,同时也十分符合诗歌语言必须优美的要求。”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优质问题的创制,是要有清晰的内容关注点的,不能随意而为之。
  
  三、 课堂教学中的优质问题能够使学生参与多种认知水平的互动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水平具有六个维度: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一个优质的课堂问题应该是让学生的这些认知水平互动,至少是部分互动。
  在我们所见到的课堂教学中,通常会比较强调对知识的记忆而不是转换能力。大部分的老师在口头上都表示需要推动学生脱离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但几乎没有人真正能够提供让学生对信息作出个体化的解释的机会。也就是说,教师提供的课堂问题几乎都以记忆性的问题为主,这也就造成了我们大部分的课堂问题设计并不能真正让学生在思维上有所发展。
  要做到课堂问题设计能够使学生多种认知水平的互动,应该考虑三点:(1)问题提出应该建立在学生真实的认知水平的背景和学生的经验以及知识背景之上;(2)伪优质问题的出现,即很多看起来像高水平的问题实际上只是简单的记忆或回忆性问题;(3)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现实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对问题进行假设,使能力差的学生不能回答处于较高水平的问题。
  
  四、 课堂教学中的优质问题很少是偶然提出来的
  
  一个优质的课堂问题很少是偶然提出来的。只有经过仔细思索,充分预设,才能形成优质的课堂问题。备课,或者说预设优质的课堂问题,我们认为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使课堂关注课程的核心内容(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到新的高度,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更高的水平。比如,某一教师在教学戏剧《雷雨》时,在了解了创作背景,理清了情节结构后,分析鲁侍萍的人物形象,抓住时机抛出了课前精心设计的问题:鲁侍萍该不该要周朴圆的5 000元情感赔偿金?问题一抛出,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堂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形成相对立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要,一种认为不能要。
  学生通过辩论,再回归到文本,通过分析人物台词,比较传统道德与现代的某些观念得出结论:文本中鲁侍萍撕毁了支票的做法带有中国传统道德的烙印,感情无价,真情与青春是不能用金钱来换的。而学生们则以现代的经济观点从“利”的角度出发来估算感情的价格。有同学认为不要钱太亏了,还有人认为要了以后仍然恨他,这与鲁侍萍的刚强、忍辱不屈的人格相比就显得低俗。这种传统与现代的道德差异的比较更能引起学生思辨探讨的兴趣,激发出热情,达到师生共享的效果。而探讨本身也让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有了较深的认识,既学会了阅读,又升华了境界。
  毫无疑问,这样的问题,不经过精心准备,认真研读文本,是很难设计出来的。
  (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胚胎干细胞(ESC)向神经细胞(NC)定向诱导分化过程中跨膜信号分子Notch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体外培养ESC,在培养基内添加5×10^-7mol/L维甲酸(RA)进行诱导分化。
2001年1月-2006年3月,我们对232例二尖瓣扩张术后再狭窄患者施行瓣膜置换术,效果较好。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32例患者中,男107例,女125例;年龄34-72岁。均因二尖瓣狭窄曾行二
该文结合碟式太阳能聚光器实际受风载荷的状况,运用ANSYS模拟受八级自然风时碟式太阳能聚光器的瞬态动力学特性。研究发现,工作角在0°-15°时,碟式太阳能聚光器最大
将4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分别于餐前口服那格列奈30 mg和瑞格列奈0.5 mg,均为3次/d,连用12周。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
自主探索学习,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优势,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有关抗艾滋病的天然药物研究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对单味药进行筛选;二是对有效成分进行研究,筛选出其中有抗HIV活性的
摘要:当前新课程改革已经到了关键的地步,加强学校的德育课程改革是学校整个教学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对教材的内容、方式、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素质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德育课程教材改革,是整个课程教材改革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教育观念,到教学内容,到教材组织的形式和格局,都发生了不可小视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切实的,渗入到每一个具体的教育和教学单位,也已被每一位德育工
文章对网页设计教学上的要求,如何使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提高兴趣,制作具有个人鲜明特点的作品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2003年1月~2005年8月,我院为45例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现报告护理体会。临床资料:本组45例冠心病患者,男31例;女14例;年龄42~76(59.69±9.05)岁。急症手术3例,术前有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2000年1月~2006年6月,我们对176例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术,术后发生皮下积液19例。现报告如下并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