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活动场所自然显露设计研究

来源 :家园·建筑与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q2004_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化城市进程将人与自然的物理联系逐渐割裂,儿童的日常生活空间也越来越“现代化”,即使是城市公园的儿童活动场所,也逐渐远离了自然要素,充满了现代气息。显露自然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美学原理,在儿童活动场所的设计中受到关注。本文将自然显露设计引入儿童活动空间,让儿童重新接触自然,为儿童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健康的活动场所。
  关键词:儿童;自然;儿童活动场所;自然显露设计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导致城市绿地和自然环境不断减少,儿童的日常生活空间逐步远离自然,加之电子娱乐设备的迅速普及,儿童有更多的理由留在室内,缺少户外活动的参与。这种室内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割裂了儿童与大自然的联系,当儿童不再接触自然,很多心理问题将会随之出现,儿童的体质状况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在儿童活动场所中引入自然显露设计,将自然现象、自然过程等放大表现,触发儿童的感性认知,提高儿童的自我意识、观察能力,缓解生活对儿童的压力,减少儿童疾病的发生以及暴力和反社会行为,为改善儿童与自然的关系提供思路与方法。
  1 自然显露设计概述
  自然显露设计即凸显自然要素的设计,通过提炼、强化和揭示自然界中可观察、体验的自然现象,密切人与自然的联系,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1]
  自然显露设计应该考虑自然要素的应用,把场地、设施、景观小品等自然要素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让公众体验自然的设计,引导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顺应自然,感受自然带来的美感,增进人们的感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以期达到公众满意的设计效果。
  2 儿童活动场所中的自然显露设计策略
  2.1 设计自然环境,显露丰富的自然要素
  自然要素包括草木、花朵,也涵盖泥沙、石子等,这些元素都是亲近大自然的重要依托,是大自然赋予儿童的精妙礼物。多样化的自然要素丰富了儿童的游戏生活,赋予了儿童不同的活动和交往空间[2],也为城市公园增添了活力。
  在儿童活动场所的设计中,要从整体的自然环境考虑场地的布局和形式,将场地周围的植物、地形结构简化形成某种特殊的自然表现形式应用显露到场地。依托形态各样的地势地貌,充分发挥场地优势,展示设计主题,增加趣味性,打造游戏性微地形[3](图2.1)。场地内的设计一般要结合儿童的特性,儿童喜欢攀爬、钻洞,适当的设计出这样一些充满童趣的项目,会大大增进他们接触自然的机会。植物对于儿童的价值就是观赏和玩耍,因此在儿童活动场所植物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其特殊性,例如乔木可以遮阴,适宜大面积栽植;灌木可以美化,作为补充,要注意儿童嬉戏的环境,不宜栽种有刺的品种,避免让儿童受到伤害[4]。沙和水都没有固定的形态,这种特性最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儿童对沙、水总是情有独钟,他们总是怀着一颗好奇之心,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出五花八门的东西。亲近自然,主动探索,是大多数儿童的天性,在儿童活动场所的设计中增添贴近自然的元素,给他们亲身体验的机会,能够极大程度的满足儿童动手创作的需求。由此看来,在儿童活动场所中适当添加一些朴素的、原生态的自然要素,并通过富有艺术感的形式表达出来,是自然显露设计中非常有效的手法。
  2.2 设计自然过程,让儿童感悟自然发展变化
  将时间要素融入到自然显露设计,让儿童通过认知和探索,了解事物的自然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真实淳朴、千变万化。比如自然界都有其自身的变化过程,一日之中光影更替、雨水蒸发循环往复、植物生长花开花落等。自然光是大自然赋予儿童的动力源泉,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光照度,应该让儿童亲身体验太阳运动、天气变化和时间交替,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获得感知。绿化设计也要参考时间要素,栽种苗木要适应环境,注意乔木、灌木和花卉的参差交叉、色彩搭配,充分保障儿童的安全。为了增加儿童对游乐设施的新奇感,培养兴趣,可对部分设施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更新和增减,以保持持久的吸引力[5]
  2.3 设计安全环境,满足儿童的安全需求
  自然显露设计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以确保儿童的安全为需求,在涉及尺度方面加以分析。例如供儿童玩耍的水域不宜过深,以不超过200㎜为宜,也就是保持儿童的膝盖露出水面[6],以保证儿童在水中跑跳没有阻力,不易滑到。另外儿童玩耍的水域应该经常清理维护,避免落入水中的垃圾、树枝等杂物划伤儿童。绿植的选择应避免带刺和有毒的植物,周围设计上低矮的栅栏,最大限度的为儿童提供安全的环境。
  2.4 设计自然感受,使儿童感受、认知自然
  从儿童感官及心理特点出发,通过自然显露设计为儿童活动场所提供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多方面感受,引导儿童感受自然、认知自然。
  儿童的视觉敏感度高于成年人,鲜艳的色彩、奇异的造型以及独特的景观要素往往最能吸引儿童[7]。儿童活动场所有关设施最好选择绿色环保材料,例如无污染的塑料制品,环保、无毒的竹木结构,色彩醒目的运动器械等。取自自然的材料,其本身具备了环保的性質,使用中尽量保留其原生态的特征,本色方显自然;人工材料也要考虑环保,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废旧塑料制品,色调也需协调,对比不必太明显。材料选择恰当,与活动场所的空间协调一致,在美观上可以使人爽心悦目,在实用上也能满足儿童的活动需求。儿童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游戏设施的造型应该充满活力,与自然环境和谐,减少人工感,从造型上模仿自然,从而与自然相融合,也可以从自然界的物体中抽象出各种实体形象并注入想象加以创造与加工。如惠州泰丰牧马湖儿童活动场所(图2.4-1)的设计挑战了传统的设计观念,将特征鲜明的巨大木质坚果构筑物固定在空中,其用色保持大自然的大地色系,通过质地、形式和感官体验,利用创造性元素,让儿童去感受大自然的奥秘。   儿童对听觉的感知丝毫不亚于视觉,在听觉设计上一定要考虑儿童的特点,选择动听悦耳的音乐,提供轻盈欢快的节奏,愉悦儿童的身心,营造放松、欢乐、满足的氛围,让儿童体会到更多的乐趣,获得更大的收获。这种设计有利于缓解儿童的紧张情绪,抒发孩子们的激情,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启蒙教育的作用。
  芳香疗法是嗅觉设计最常见的方法,它利用带有芳香气息的植物和纯露、精油等提取物达到令人身心愉悦的效果。一是营造充满芳香的嗅觉环境。园中饰以芳香类保健型园林植物,打造绿色主题,微风徐徐,满园清新,真正达到鸟语花香二是利用嗅觉景观元素对儿童活动场所的空气环境进行优化,利用植物墙、跌水等增强隔离或利用自然植物对空气进行消融净化(图2.4-2)。
  味觉体验体现在可食地景的设计上,儿童活动场所可以分季节种植食用的瓜果蔬菜,让儿童自己亲手种植,体验劳作和来年收獲的喜悦感,同时可以满足景观性。通过食用自己亲自种出的果蔬,儿童的内心可以获得巨大的满足感。
  儿童通过手的触觉、皮肤的感受,使其对事物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儿童活动场所可以设计小型的跌水来满足儿童的亲水性,设计沙坑供儿童游戏,增强儿童的创造力。在场地中充分利用水、沙、石、木等自然的要素让儿童通过触摸来感知自然(图2.4-3)。
  2.5 设计自然活动,让儿童在游玩中体验自然
  让儿童亲身体验自然,适应大自然,是自然显露设计的一个重要理念。设计要结合儿童的自身特点,抓住他们的活动需求,依靠自然、利用自然,精心设计,开拓创新,让儿童从中受到启迪,增长知识[8]。设计形式除了考虑绿化美化,达到视觉感官效果,也要研究科学普及传播知识,结合微景观设计,设置科普专区,吸引儿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
  3 总结与展望
  在当今儿童与自然关系日益疏远的背景下,儿童对大自然的了解主要来源于书本画册,缺乏亲身感受和实践活动,身心健康受到很大影响,如儿童肥胖率、少儿多动症、注意力紊乱、抑郁症等,也间接损害着儿童的道德、审美和智力的成长。为缓解这一问题,将自然显露设计引入儿童活动场所的景观设计中,推进环境教育,重建儿童与自然的联系。设计儿童活动场所如果只是单纯的提供一块场地,设置一些游戏活动器械,那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然显露,达不到让儿童亲近大自然的效果。正确的做法应是科学的设计,精准的施工,既有让人亲身体验的实景,又有催人想象的空间,让儿童亲历、观察、体验、探索,为他们的成长营造氛围。
  参考文献:
  [1]李鹏波,蒲静静.重建儿童与自然的联系——城市公园儿童活动场地自然显露设计[J].山东林业科技,2017,47(04):87-90+94.
  [2]陈妍.基于游戏发生原理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
  [3]方芳.关于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的思考[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6(05):11-12.
  [4]石晓丽,王欢,邱琛,祖亚会.社区儿童活动场地营建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08):101-105.
  [5]丁宇.当代城市儿童户外游戏空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6]林瑛.基于情节建构的儿童景观场所设计[J].中国园林,2013,29(08):49-53.
  [7]董玉萍,张薇.儿童健康花园感官体验设计[J].现代园艺,2016(04):110-112.
  [8]刘子粲.儿童友好型社区空间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作者简介:刘展彤(1997.4-),女,汉族,籍贯:山东临沂人,齐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上海油墩港三号桥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本桥总长为36.7m,跨径组成为1*31.3(m),单孔最大跨径31.3m,桥梁全宽4.8m,桥面净宽4.4m,车行道宽4.4m。上部结构形式为桁架拱桥,基础结构形式为重力式基础。桥台类型为L形桥台,桥面纵坡3%,弯坡斜特征为常规桥。桥面铺装类型为沥青混凝土,上部材料类型为钢筋混凝土,下部材料类型是砌石,下部结构形式为重力式桥台。伸缩缝类型为自然留缝。
摘要:当下在色彩元素应用于建筑室内设计过程中,普遍存在有墨守成规的态势,很多建筑室内色彩设计从业者往往习惯性仿照前人样式与经验进行设计,从而导致色彩元素虽然较早应用于建筑室内设计之中,但在应用创新方面却显得匮乏。而新时期市场发展与民众观念的转变,促使建筑室内设计过程中对于色彩元素的应用搭配加以创新,继而实现建筑室内设计更加切合住户心理与喜好。在建筑室内设计过程中进行色彩元素的创新应用,需要建筑室内
目的 探讨胃残余量测定对预防脑梗死肠内营养患者吸人性肺炎的作用。方法以2011年3月至2011年8月住院的63例脑梗死伴吞咽困难并留置胃管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住院的73例脑梗死伴吞咽困难并留置胃管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胃残余量测定。比较2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留置胃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吸人性肺炎的发生率低(23.3%对比39.7%,P=
期刊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设计中,消防设计一直都是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可以始终得到高度的重视。随着近些年来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消防设计所遇到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更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建筑消防设计的质量。针对于此,务必需要掌握建筑消防设计中所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以此更好的保证和提升建筑消防设计质量。本文从多个方面来分析论述建筑消防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期望能够为从事建筑消防设计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建设性意
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提升为各个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可持续发展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在建筑行业中,国家倡导绿色建筑理念,在建设工程的全寿命周期中绿色建筑设计是实施绿色建设的前提。加强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是当代绿色建筑的核心思想,要合理、科学、有效地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施工材料,在建造过程中要重视对周边区域环境的保护,最大程度地保护建设场地以及
摘要:城市建设用地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极大的推动着高层、超高层建筑发展。现代高层建筑项目建设中,供配电系统设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供配电系统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影响居民用电安全性与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代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原则;其次探讨了现代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要点。  关键词: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要点;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逐渐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现阶段室内环境装修设计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好,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住房的室内环境和室内环境的装修设计,现在室内环境设计的质量要求显著提高,促进了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但是现如今社会环境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很多好的资源都被浪费,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该在做好室内环境设计的同时应做好环保,好的室内环境可以令人心情舒畅,室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国家一系列关于推广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装配式建筑可以有效的减少运营成本、满足人们更好的居住要求,同时也是保障全寿命周期品质的重要技术。建筑行业如要转型升级,必经之路便是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而技术的更新和管理的创新是每个行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中国工业的发展都将被每一项新兴技术与产业的深度整合带来更现代、更智能、更信息化的新挑战和新的机会。创新性改革的是装
摘要:市政工程作为促进城市发展的关键基础性项目之一,需要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控制与管理,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水平。然而,在很多市政工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施工阶段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降低了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不利于市政工程的建设与发展。为了顺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并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需要提高对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好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从源头上减少施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人们对于生活环境尤其是居住空间环境的要求也持续提高,与之对应的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当前建筑设计的研究热点。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环保和可持续的概念兴起,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更多考虑建筑节能问题。以节约更多能源为目的建筑设计,难免带来对室内空间环境人性化需求的重视度不足,进而导致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在舒适性、便利性与人们精神感受方面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