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句组角度探索词的章法

来源 :中国韵文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wum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句组的构成因素很多,如字数、句数、韵式、节奏关系、长短格式等等,这些因素是变化与统一的.对这些因素的组合方式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词形式的和谐原因及风格特点.
其他文献
“互联网+健康医疗”是当前医疗行业新的发展方向,医疗与互联网将加速融合,而与之相应的数字职业精神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培养体系,医务人员网上不当的职业行为极易引起社会关注,严重损害医务工作者的社会形象.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医学生和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教育,对于新时期医疗改革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守信的医患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魏明帝曹叡是文学爱好者,顶级文学家曹植是他的皇叔.曹植过世后,曹叡收纳其作品编订,这项行为被如今“感甄派”曲解利用,说曹叡删改所谓“植甄隐情”.事实上,曹植与甄氏即曹叡之母的纠葛根本不存在;曹叡此举,出于他的复杂钦佩之情及便于自身创作参考.曹叡传世诗作中,多首风格题材内容等均有模仿曹植的影子.而在《古诗十九首》,有几首疑似带有“曹植风格”的作品(被“感甄派”鼓吹为“曹植”写给“甄后”),或为曹叡所作.当年曹魏皇族文学家作品多有失散,曹叡文集已不复见,可见曹植作品遗失并非曹叡针对的缘故.此现象或与晋朝篡权有
明末清初,王夫之曾将李、杜反映现实的诗歌风格概括为“工部缓,供奉深”,这个观点大体符合李杜诗歌的主要面貌,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启发意义,但并不完全准确.作为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工部缓”和“供奉深”本无高下之分,不能将其作为扬李抑杜的依据.同时,“工部缓”与“供奉深”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统一于“思之深”.李、杜讥时诗之所以会形成“工部缓,供奉深”的特点,除二人对艺术手法的使用偏好不同外,也受到了诗歌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
传统学习管理系统注重内容管理而忽视学习本身.下一代数字学习环境是指支持个性化、满足通用设计标准,并在形成性学习评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灵活学习空间.文章在对NGDLE和N2 GDLE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下一代数字学习环境的内涵和建构方法,重点分析了N2 GDLE中关于下一代数字学习环境的“软件架构和学习架构”组件构成的设想,探讨了对学校未来数字学习环境变革的启示.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翻转课堂的实施已经成为大趋势,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只是教学程序的简单翻转.文章在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对比的基础上,探讨实施翻转课堂的必然性,并从对教师提出的挑战、翻转课堂的实效性体现、实效性学习活动设计等几方面来实现实效性翻转课堂模式的设计,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泛在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为医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正深刻改变着医学教师教学发展的未来.医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应指向教育智慧,回归以学习为中心,最终在跨界协同中赋能医学教育的未来.
在明代诗歌史上,陈白沙诗歌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与美学价值,但部分论者对此有所忽略,甚至产生误解.作为山林诗人,陈白沙选择了一种终身讲学隐居的生活,在岭南新会圭峰山下写下了两千余首诗歌,其中与田园、山水有关的占半数以上,他的这类散发出在野气息的山林诗,表现出与居庙堂之高的台阁体诗迥然有别的美学风貌.其田园诗淡泊守真、追求自然精神的诗化;其山水诗,表现出哲人对自然山水的观照与体认,与物同流的意趣,一些作品以活泼自然的姿态凸显出昂扬自得的主观精神和美学张力,展现出白沙作为心学家的独有的“心境”与心学气象,它们拓展
戈涛是清代中期畿辅代表性诗人,“河间七子”之翘楚,其论诗反对王渔洋“神韵说”拟古之流弊,提倡诗歌以抒发真性情为主.戈涛的诗学途径是由韦应物而入,进而泛滥于李杜韩苏诸大家之间,博采众长后形成了既平淡自然又雄奇超逸的独特风格,于乾隆诗坛上独树一帜,被清人推为畿辅诗人之巨擘,其在清代诗学史上理应占据一席之地.然而由于戈涛的《坳堂诗集》屡遭灾厄,流布甚稀,致使学界对其诗歌了解较少,如今随着《坳堂诗文集》整理本的相继出版,相信学界对戈涛诗歌的认识会愈发深入,对其在清代诗歌史上的地位当会有更为恰当的评价.
以中国知网中文期刊数据库作为数据基础,利用CiteSpace科学知识可视化分析软件构建教育管理信息化相关研究的知识图谱,统计分析发文量、作者合作网络、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关键词聚类时间网络、关键词突现等图谱,直观呈现近十年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主要呈现出:教育管理信息化研究数量呈现大幅波动,但总体呈上升状态;研究作者团队呈现人数多合作少的状态,未形成较为复杂的合作网络;研究内容多而宽泛,相互间耦合联系不强;研究热点趋势呈现出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中的突发暴增态势.最后针对上
从传统学术的眼光看,古诗学主要指汉至隋诗之学.姜书阁关于古诗,有文学史论,有文体论,有选本批评,三者结合构筑其古诗之学.姜氏古诗学有强烈的辨体意识,揭示了五言诗与各体诗歌的互动及自身发展的全过程;有强烈的优劣意识,通过评说,建构古诗“高峰”“基石”“山体”之体系;有强烈的审美意识,其批评标准是思想深刻、情感真挚、艺术高超.会通意识是姜氏古诗学的底色和根基,而会心批评是其基本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