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伴先天性左眼缺失1例

来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we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BCCS)又称基底细胞痣综合征或Goltz-Gorlin综合征,是一种复杂且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大量研究文献证实PTCH1基因与NBCCS有关.本文报道1例NBCCS伴先天性左眼缺失的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以进一步了解该综合征.
其他文献
鼻畸形矫正日益成为唇裂治疗关注的重点,其术后高复发问题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难点.笔者前期提出了依据中国人群鼻翼形态特点建立的鼻翼软骨二焦点固定技术(鼻翼软骨内固定术),之后在单侧唇裂整复中又建立了鼻小柱侧方软组织增量的理论与技术.基于对这两种技术的应用和总结,笔者将其进一步相结合从而发展出新的鼻畸形整复方法,称之为鼻翼软骨定位术,用于继发鼻畸形整复时则称为鼻翼软骨再定位术.本文对此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初步应用经验做出介绍.
目的 建立一种标准化、可重复、简易的数字化评估方法,精确评估计算机辅助游离腓骨下颌骨重建术后效果.方法 通过对20例因肿瘤致下颌骨缺损后行计算机辅助游离腓骨下颌骨重建手术病例的回顾性分析,在Mimics Research 21.0及3-matic Research 13.0软件辅助下对重建术前与术后冠状向、矢状向与轴向下颌角进行测量分析,评估计算机辅助游离腓骨下颌骨重建术后效果.结果 在计算机辅助游离腓骨下颌骨重建的20例患者中,术前健侧和患侧冠状下颌角、轴向下颌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矢状下
目的 采用Micro-CT构建Ⅱ型牙本质发育不全(DGI-Ⅱ)和Ⅰ型牙本质发育不良(DD-Ⅰ)离体患牙的三维结构,研究该类患牙的内部结构及硬组织矿化密度的变化.方法 收集同龄DGI-Ⅱ、DD-Ⅰ患者及健康者的第三磨牙,运用Micro-CT对3份样本逐一扫描并通过Mimics 17.0重建三维结构;截取矢状面和横断面观察患牙的内部结构;分别计算釉质、冠部牙本质以及根部牙本质的灰度值,分析牙齿不同部位的矿化密度.结果 成功构建包括牙釉质帽、牙本质核和牙髓腔模型在内的DGI-Ⅱ、DD-Ⅰ患者的下颌第三磨牙三维精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ERS)关键信号分子X盒结合蛋白1(XBP1)在牙周炎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来源的脂多糖(LPS)刺激下对脂肪细胞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脂肪细胞,通过P.gingivalis-LPS(100 ng·mL-1)刺激大鼠脂肪细胞4、8、12、24 h,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胰岛素信号通路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酸化磷脂酰肌醇依赖性激酶-1(p-PDK-1)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蛋白表达;再将空载过表达慢病毒(pLVX-NC1)
目的 探究以面动脉为蒂的黏膜肌(FAMM)瓣在修复临床早-中期舌癌及口底癌缺损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式纳入使用FAMM瓣(FAMM组)或者皮瓣(皮瓣组)修复早-中期舌癌、口底癌切除后中小型舌、口底缺损的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相关手术资料,术后3个月和6个月评估患者满意度、张口度、外形满意度、语音满意度以及进食功能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45名,其中FAMM组15名,皮瓣组30名.所有患者均完成了术后3个月随访,2组各1名患者在术后6个月失访,随访到的患者没有复发及转移征象
目的 研究充填厚度对大块复合树脂充填效果的影响.方法 2种大块充填树脂Filtek Bulk Fill Posteri-or(FBF)和Tetric N-Ceram Bulk Fill(TBF)为实验组,2种传统光固化复合树脂Filtek Z100(Z100)和Spec-trum TPH(ST)为对照,测试不同固化厚度下树脂的透明度、颜色稳定性、表面维氏硬度和微拉伸粘接强度.结果 4种树脂透明度、硬度随厚度增加而降低.同一厚度下,大块树脂透明度高于传统树脂,硬度为Z100>FBF>TBF>ST(上表面硬度
目的 基于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探讨潍坊市7~8岁儿童口腔卫生服务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依托全国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以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潍坊市4区10所小学1826名7~8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以修正后的安德森模型为理论框架,探究情景特征、人群特征和医疗行为对儿童口腔卫生服务利用行为的影响.结果 儿童1年内口腔就诊率39.8%(726例),其中治疗性就诊率47.2%(342例)、咨询性就诊率20.9%(152例)、预防性就诊率10.7%(7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刷牙时家长经常监
目的 探讨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ICU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凝血功能、深静脉血栓发生及分级情况、ASIA评分和Padua评分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TT、APT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ASIA评分高于对照组,padua评分明
目的 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不同能量密度激光辐照对人牙本质表面有机质及微纳米晶体结构的影响.方法 收集新鲜拔除的无龋、无损伤、无脱矿及无发育不良的人第三磨牙,制作厚度为1.0 mm的牙本质切片样本,样本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用6.18、8.04、9.89、11.1 J·cm-2能量密度的激光面扫描人牙本质,运用AFM的相位成像技术及扫描电镜的能谱仪分析该激光照射前后的牙本质表面有机物成分及微纳米晶体结构改变.结果 经AFM相位成像技术分析,随着激光照射能量密度的增加,牙本质表面有机质所占的比例减少,无
目的 探讨内向整流钾(Kir)2.1通道蛋白对人牙囊细胞(hDFC)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组织块结合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DFC,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来源,成骨诱导鉴定hDFC成骨分化能力;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Kir2.1编码基因KCNJ2在hDFC中的表达,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Kir2.1在hDFC成骨诱导前和诱导后KCNJ2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膜片钳技术检测hDFC在成骨诱导前和诱导后的细胞膜电位变化;提高细胞外钾离子的浓度(50 mmol·L-1)观察膜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