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自我提高的路径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c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等教育迅猛发展,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已成为教育界讨论比较热烈的议题。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中的重要力量,也是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与高校提升教育质量重点关注的对象。
  青年教师处于事业的初始阶段,在知识面、教学方法、教学经验、课堂控制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就广大青年教师自身而言,一定要直面现实,不断提高认识、锻炼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课前认真备课,做到胸有成竹
  备课,广义地讲,授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叫备课活动;狭义地理解,是指在编好教材、确定了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计划之后而做的具体准备工作。[1]这里我们指的是广义的备课。
  备课是每一位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必要前提,即使是教学经验相当丰富的资深教师也概莫能外。备课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把要在课堂上将要讲授的内容熟悉下,它是一个相当辛苦的过程,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
  1备课标
  课标大致描述了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基本要求和相应原则。细化了同学们必须要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因此,在课前准备阶段,青年教师要认真研究课标。重点理解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粗略设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2备教材
  教材是同学们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来源,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通过领悟教材,从整体上把握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各章节之间的过渡环节及相互关系。提炼教材的重点、难点并预设同学们可能产生的疑点。
  对重点,要精心讲授,力图讲清、讲透;对难点和疑点,教师要多角度思考,认真分析为什么难与为什么疑,有何解决方法等,以备在讲课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
  3备教案
  教案包括讲稿和课件,是组织教学活动的第一手材料。由于教材的编写、出版、印刷、发行等客观因素,更新换代的时间一般比较长,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备好教案,是追踪信息,更新、充实教学内容,弥补教材之不足的有效途径。从总体上讲,教案一定要反映出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及实施步骤和方法。要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教师的实践经验等体现出个性和特色的一面。
  4备学生
  教学是一种复杂的活动,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的想法、知识现状、阅历及所学习的专业等信息,就不能切实地掌握他们的实际水平、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从而有针对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启发他们的积极思维,引导他们有效地获取新知识。
  这个了解过程对于刚任课的教师来说需要有一个时间跨度,具体可以与其辅导员或班主任等相关教师沟通了解相关情况,这些信息的取得对于教师选择所讲授的内容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知识储备的同学对于新课内容的吸收与内化程度是相差甚远的,这就要求青年教师要多渠道的掌握信息并针对同学们的实际学习水平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与设计教学环节,做到因材施教。
  二课中注重教育效果,讲究教学相长
  在正式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的取得有着多方面的衡量标准,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秩序的良好度、学生的知识内化度、学生的满意度等,这是评价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重要方面。
  1更新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生动性
  教学内容“假、大、空”是造成教育效果低下的重要原因。为此,青年教师应该努力将教育内容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挖掘身边发生的人、事物以及社会现象做为教学素材,契合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接受期待。这些鲜活、生动的素材在与同学们的日常学习与生活结合时发挥着巨大的载体作用,能够引起大学生们情感上的共鸣,增强教育的生动性与吸引力。
  2改变教育方式,提高教育的互动性
  教师以讲授为主,教材以说教为主的灌输、填鸭式传统教学方式早已过时,不能吸引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青年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能动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对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及合理建议要高度重视并积极解答,以真诚、友善、讨论、平等对待的方式加以有效互动,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3找准教育切入点,夯实教育的针对性
  当前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影响到了大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但这也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契机。
  这些焦点、热点问题事关同学们的切身利益,他们定会对其解决方略及应对方法产生深厚兴趣。作为青年教师,一定要学会观察、留意、及时捕捉教育机会,并以此为突破口,认真思考并及时总结,采取恰当的方式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定能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4把握教学环节,提升教育的变通性
  对于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课中要稳步推进。当然,在推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课前没法预料的突发事件。把握教学环节,就需要教师具备一种特殊的随机应变的能力,提升教育的变通性。对于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各种表现,特别是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教师要能够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并采取恰当的措施,妥善应对及有效处理。
  这种变通性反映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敏感性、理解性,表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及自身修养。这对于化解课堂危机于无形之中,对教学环节有效实施,增强教学效果都有较大的影响。为此,教师应该在细致地观察学生、冷静机智地处理突发事件、因材施教方面下功夫,提高教学调控能力和变通能力。
  三课后及时反思,注重积少成多
  反思就是平常所写的课后教学小结,即教师在每上完一节课后,通过自己教的过程和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反馈,认真进行反思,把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教学中的失误、教训,以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疑难、错误,独到的见解,教师从中受到的启示和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需要改进的想法等等,全都记录下来。[2]这个反思定义只是在狭义上局限于对教师自身教学的反思,其实还应包括广义上的反思即与其他教师交流学习后的反思。   Rosner在1989年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并认为,没有反思的教学经验是狭隘的、肤浅的知识。[3]反思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续,也是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反思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总结成败之处
  每堂课下来,都要及时认真地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性与有效性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教学措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达成度等。将这些成功之处详细记录下来,作为以后备课和教学时的参考和借鉴。
  在反思成功之处的同时,还要反思教学中的失败之处,对其进行认真深入的剖析。对自己的授课客观的评价出不足,面对自己的不足,要认真思考和改进,逐渐提高教学水平。
  2捕捉教学灵感
  在随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的深入,师生之间思想的交流偶尔会不经意间碰撞出突发灵感。这些突发灵感可能来自教师自己的想法,也有可能是来自学生,而这些灵感却发挥着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青年教师一定要在课后,要及时通过反思去捕捉这些灵感,否则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3评价教学目的
  教学的目的包括教师要传授的知识,与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方法。在课后,青年教师在反思成败之处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反思通过自己的教学,学生是否学到了应学的知识,是否学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等。
  通过反思是否达到教学目的,有利于教师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完善备课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4博采他人之长
  青年教师刚刚工作,部分教师还是第一次走上三尺讲台,因而对于如何教学还是懵懵懂懂。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因而,博采众长也是青年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听课更是博采众长中的捷径,有助于青年教师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结构与层次,重点与难点等。
  听课前,青年教师自身要认真把握好课程内容,理解重点、难点、困惑与质疑之处。针对这些问题再选择性地听哪一位教师的课及听哪一节的课,做到先备后听,效果才更好。听课中,青年教师要边听边记边思考,内化吸收授课者的成功之处、从中发现闪光点,为我所用。听课后,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流讨论,分享学习体会,分析在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上的区别,取长补短。
  通过“从听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提高”的方式,博采他人之长,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定会得到很快提升,逐渐站稳讲台。
  青年教师是目前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力量,是高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其教学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未来高校的教学质量。广大青年教师一定要意识到,在高校积极采取措施培养青年教师的同时,自身也要不断努力,认真做好课前、课中与课后的教学工作,逐渐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发挥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功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春波.注重课前准备,提高教学质量[J].法制与社会,2010(12).
  [2]陈友能.课后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阶梯[J].大众科技,2010(11).
  [3]R·J·斯腾伯格,J·A·霍瓦斯.专家型教师教学的原型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1).
其他文献
今年初,河北省平乡县专门召开会议,为写批评该县报道的26名编辑、记者颁发了舆论监督奖,并聘请17家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和本县56名业余通讯员,为本县的舆论监督员。这件事
近几年,高职院校在经历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累积了许多问题和矛盾,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院的工作,我们不妨称之为“凹地”。由于“凹地”的存在,使得工作受到影响,诸如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时间浪费、心理不畅等。“凹地”的制造者我们不妨称之为“先生”,他可能是某个人,也可能是某种思想或行为模式,在高职院校并不鲜见。作为学校管理者应时时反躬自问,全面清醒地认识学院的“先生”和“凹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避免积弊
研究生学位论文既能反映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程度,又能反映学生科研工作的能力,其质量直接反映了研究生的教育水平与质量。学位论文作为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依据,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1]。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监控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通过构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可以对学位论文进行全程质量监控及管理,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浙江中医药大学于2007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在植物界普遍存在,并且在作物育种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多数学者认为,绝对的细胞质雄性不育并不存在,细胞核基因或多或少都要参与细胞质雄性不育。但究竟
分析了大凌河河口地区3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七种重金属(Pb、Cr、Hg、As、Cd、Cu、Zn)含量分布特征,同时对环境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造纸厂排污口(Sew)表
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成果,独立学院举办和专业设置的目标和导向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区别于高职高专学校的技能型目标和研究型大学的研究型目标。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和主要载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量体裁衣,形成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的落脚点就是课程体系实效性。然而,设置、实施和重构特色鲜明的应用型课程体系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程。  一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育者或教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对话教学”,强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主张教师和学生具有对话的心态,课堂上没有绝对的服从于权威的主宰。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互动、交往,创造、生成,以人为目的,无疑是对传统教学全方位的改造,应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教师的角色变为“教学的对话者”,这给传统教师权威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一传统教师权威面临的挑战  1教师权威的界定  什么是教师权威
通过三维数字图像相关(3D-DIC)方法研究预腐蚀2024-T4铝合金在三种不同最大应力水平和应力比下的疲劳开裂行为。通过应变场演化直观地显示裂纹萌生和扩展的时空特征,并通过扫描
采用旋转回归通用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氮肥、磷肥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基部第一、二节间的伸长,使其粗壮,有利于培育大穗,提高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用计算机
温度传感器有时必须在与数据采集系统的公共(等电位)接地相差甚远的电势回馈点工作。因此,温度传感器的支持电路必须在传感器与其数据采集系统之间提供电隔离功能。另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