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法在《普通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ng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提高《普通化学》的授课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者从《普通化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方面入手,对多个抽象难懂的知识点运用比喻教学法,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运用比喻法开展《普通化学》教学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教学艺术。
  关键词: 比喻法 《普通化学》 教学法应用
  《普通化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本科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也是一门承前启后的重要化学理论基础课。作为非化学专业本科生的第一门化学课程,其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化学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化学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但是《普通化学》中有大量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还包含了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的很多知识。如果教师总是用一种方式讲解,很快就会使学生的大脑进入低迷状态,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相反,如果教师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采用比喻的方式,就可以使抽象深奥的《普通化学》变得具体,浅显易懂,幽默的语言也能起到有效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即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喻使人容易理解,能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变微观为宏观,还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下面笔者从《普通化学》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方面介绍一些运用比喻法使学生深入理解《普通化学》知识,达到优良教学效果的实例。
  一、比喻法在《普通化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在《普通化学》的理论教学中,有大量比较深奥、抽象、难懂的基本概念或者基本理论,还有非常抽象的微观世界的理论,这些概念或者理论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纯粹讲概念或者理论,则学生很难理解,更别提掌握了。相反,如果教师把合适的比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就会使这些概念、理论由深奥变简单,由抽象变具体,由微观变宏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介绍几个在《普通化学》理论教学中运用比喻法并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实例。
  1.讲解“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运用比喻
  在化学热力学中,“焓”的绝对值无法得到,因此“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这个概念采取了相对定义的方法,即把最稳定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规定为零值,由最稳定的单质生成1 mol化合物或转变为其他形式的单质的反应焓变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如果讲解这个定义的时候照本宣科,很多学生都难以理解相对定义这种方法,也就掌握不了“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这个概念了。相反,如果教师运用比喻,把“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比作某地的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就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这个高度差是把某地海平面的海拔规定为零点而得出来的。这样说明相对定义这种方法,就会使难懂的概念简单明了,加深学生记忆。
  2.讲解“熵值的大小规律”时运用比喻
  熵是代表系统混乱度高低的一个状态函数。“对于气态的多原子分子来说,原子数越多,物质的标准摩尔熵越大”,如果对这个知识点不加任何说明,那学生记忆就会不深刻。相反,如果在这里我们运用比喻,把多原子分子中的每个原子比喻成教室里的学生,学生越多,教室里的混乱程度就越大,也就代表熵值越高。这个比喻方式同样适用于“同类物质,如卤素、直链烷烃等,分子的摩尔质量越大,标准摩尔熵越大”。这种显而易见的道理学生很容易理解体会,那么记忆就会很深刻。
  3.讲解“速控步骤”时运用比喻
  化学反应有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之分。复杂反应涉及了“速控步骤”,即构成复杂反应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基元反应中速率最慢的那个基元反应决定整个复杂反应速率的快慢,这一步基元反应称为速率控制步骤,简称“速控步”。单纯地讲这类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理论,学生很难理解,这时候教师可引入大学生都熟悉的“木桶理论”作比喻。“木桶理论”讲的是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由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或全部木板长度的平均值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通过比喻的运用,加深了学生对“速控步”决定整个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1]。
  4.讲解“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的原理”时运用比喻
  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改变了反应历程,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这个原理比较枯燥、抽象,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教师可以把化学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比喻成A和B两地,把反应的活化能比喻成A、B两地间的大山,把反应历程比喻成A地到B地的路线。催化剂加入前,从A地到B地需要翻越一座高高的大山,爬到山头累得气喘吁吁,要坐下歇会再继续赶路,因此耗时很长;催化剂加入后,从A地到B地,不再需要爬那座高高的山了,我们可以重新选择一条路线,只需要翻越两个小小的山头就可以了,山头很矮,很轻松地就翻越过去了,因此耗时很短。如果能再画个简图辅以说明,这个比喻就会使这个枯燥、抽象的原理立刻变得生动、具体起来,学生很容易就记住,并且不易忘。
  5.讲解“有效碰撞和无效碰撞”时运用比喻
  化学反应的碰撞理论认为:反应物分子要发生化学反应就必须相互碰撞,但在成千上万次碰撞中,大多数碰撞并不能引起化学反应,仅有其中一部分碰撞能发生反应。能导致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反之则称为无效碰撞。分子的碰撞肉眼是看不到的,我们只能依靠想象,这时如果引入恰当的比喻就会事半功倍。教师可以把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比喻成投篮,位置合适、力度适当、投篮技术高,那么篮球就会进入篮筐,这就相当于“有效碰撞”。相反,如果位置站得不合适,用力过大或过小,那么篮球可能在篮筐沿上转一圈就出来了,这就相当于“无效碰撞”。我们也可以用小车相撞形容有效碰撞和无效碰撞,撞狠了,小车就七零八落了,这就好比有效碰撞,撞轻了就没太大影响,这就好比是无效碰撞[2]。
  二、比喻法在《普通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普通化学》的实验教学往往是大学生的第一门化学实验课程,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到实验过程中,一直到最后离开实验室的各个方面讲解实验室的各项规则、安全知识及实验要求等。单纯讲各项琐碎的规则及要求学生很难印入脑海,这时教师可以把进入实验室开始做实验比喻成进入厨房开始一顿美味佳肴的烹制。学生进入实验室前,一定要先预习实验,这就好比我们进入厨房做饭前要先去集市上买菜买米等原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进入实验室开始实验了,学生要选择用什么实验仪器或者器皿,例如加热时选择电热套还是酒精灯,这就好比做饭时我们需要根据做的什么饭选择用煤气灶还是微波炉、电烤箱一样;实验过程中涉及的试剂往往有加入的先后顺序,这就好比我们炒菜时油盐酱醋有个加入的先后顺序一样,加的顺序恰当了,那么做出来的菜才会色香味俱全;很多实验对反应时间或者加热时间等有要求,这就好比我们炒菜时要掌握火候一样,时间长了,菜就糊了,时间短了,菜还没熟;实验结束了,学生要把试验器皿清洗干净,试验台整洁有序,断水断电才能离开实验室,这就好比享用完美食,还需要把锅碗瓢盆洗刷干净,厨房整理整洁一样。这一系列比喻的运用,相信学生会非常深刻地掌握住进行化学实验的一整套完整的程序。
  三、结语
  比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普通化学》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化复杂为简单,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想象力;可以化微观为宏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水平。但是教师要想在课堂中信手拈来的运用比喻,充分发挥比喻的作用,还需要做到以下方面:首先要充分备课,深刻理解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这样才能选择合适的喻体更好地说明本体的性质或特点;其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远离低俗语言,以使所选喻体更具新颖性和审美性;最后要热爱生活,用心感悟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样才会积累学生常见的、容易理解的教学素材[3]。
  参考文献:
  [1]杨光瑞,王海荣.浅谈“比喻"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13(8):68.
  [2]刘宇.巧用比喻提升化学教学成效[J].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2014(4):123.
  [3]严开猛.比喻教学法的思考与探索[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0(14):68.
  基金项目:2013山东省精品课程化学分析与分离(1214006)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结合共集放大电路输出波形,确定其非线性失真类型,分析其产生原因,并针对具体电路提出相应的调试方法。  关键词: 共集放大电路 非线性失真 固定偏置共射放大电路  共集放大电路具有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电压跟随等特点,常被用作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输出级或作为隔离用的中间级。共集放大电路作为基本放大电路的一种,其工作信号交直流成分共存,动态交流性能同样受直流静态工作点的影响和制约。目
摘 要: 初中教育担负着为国家的发展与富强培养人才的重任,所以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应该是当前教育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初中历史课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要把历史课堂真正变成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场所,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规划中有一定的安排,对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主动的思考。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意志品质 培养方式  历史教师在实现其所有的教学目标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目标
长春碱(Vinblastine,VLB)为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中提取的一种有抗癌活性的生物碱,其硫酸盐在使用过程中其不良反应明显,且在低剂量、非细胞毒浓度时即会表现出强的抗血管生成活性作
摘 要: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活,服务社会,学生应该通过学习掌握获取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物理学科的知识技能和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科学和技术领域,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科学的基本特质。物理学科教学是高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发展高中生的科学素养,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进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科学素养 全面发展  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
一、案例背景  “视觉像移法”中规定顺动现象为负镜片,逆动现象为正镜片。然而在一次试验课上,学生得出了与书本相反的结果……教师尽管课前很认真备课,但是难免在课堂上碰到此类突发事件,从容面对,实事求是,专业解决才是应对之道。  用视觉像移法识别透镜性质是眼视光专业人员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眼镜光学基础》这门课涉及视觉像移法识别镜片性质的操作。具体做法如下:“在白纸上画一条横线,长约15cm,手持镜度透
期刊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又被称为“自然哲学”,旨在通过研究大自然中的物质及其运动规律,从而提升人们认识、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能力。实验是对一些特殊现象的模拟,是一定条件下重现研究对象的一些特点及运作规律,因此是物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工作者开始更多地反省教学的最终目标。与传统的纯理论教学相比,实验教学以其独特的实践性、创新性、互动性,成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
摘 要: 物理学作为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的规律、物质的基本结构及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具有客观性,而学生要更好地认识这种自然界物质的运动、相互作用等的本质规律和特征,就必须在头脑中形成对整个物理世界本质的、完整的、深刻的反映,就要对观察过的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过程等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物理图景,并反复加工、合理改造、去粗取精,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关键词: 思维形式 直觉
摘 要: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教学目标从三个维度做了细致规定,也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新课程教学转变培养目标,突出强调了培养高中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开发高中生的创新潜能,强化高中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而进一步提高高中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探究式教学 自主探究 交流合作  近几年来高中教育教学中正在掀起一场以新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新课程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2 0 0 2年 2月 9日联合发出通知 ,对冶金联合企业矿山铁矿石资源税适用税率进行了调整 ,自 2 0 0 2年 4月 1日起 ,对冶金联合企业矿山 (含 1 993年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