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法”交融的高校班级管理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yu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作为高校管理的基层单位,班级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高校管理的成败。班主任作为这个基层单位的管理者,作为高校与学生联系的纽带,面对繁杂琐碎的班级事务和新时期尤其是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的90后大学生,方法不当的话,班主任可能会沉溺于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之中,焦头烂额,工作效果可能是事倍功半,怎一个累字了得?而在班级的管理中,班主任所能采取的管理方法有很多,但归纳起来,从宏观来看,无非在于“情”与“法”两种。
  一、何谓“情”“法”
  所谓情,指情感教育,情感交流。它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能滋润学生的心田,能感化学生的心灵。所谓法,指在班级管理中,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附之以相应的处罚手段。它能够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促使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如果只有情,班级管理缺乏力度,容易造成管理上收放的随意法。如果只有法,只能规范学生的行为,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灵,只能治表而不能治里。
  二、用情感化
  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不同,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和性格爱好等也不一样。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整个班级的动态。班主任在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后,要善于与学生进行学习、生活和情感的交流,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
  (一)一条短信的关爱。
  在生活中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间的距离。班主任可以通过学生的个人信息,制定出学生的生日情况总表,在每个学生生日的时候,给予短信的祝福,使远离父母身边的学生能感受到关爱。同时,在传统节日等喜庆的时刻,通过短信给予学生节日的问候和祝福,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无处不在。
  (二)两个小时的交谈。
  以宿舍为单位,每月至少与每个学生进行不少于两个小时的谈心。通过深入学生宿舍、把学生召集到会议室举行茶话会等轻松的形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生活等各方面的动态。
  (三)三个一切的落实。
  根据学生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学生工作理念,切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把学生教育的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关心学生的学习、纪律、生活等方方面面,从而实现班级的有序管理。
  (四)四个心的投入。
  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做到“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做好大学生的引路人。高校的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是具有高知识、高智商的群体,在实际工作中,更加要注重做好学生引路人的角色,而这一角色的扮演,也注定要求班主任必须具备“四心”。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具有慈母般的爱心;学生工作无小事,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对他们的培养,需要有充分的耐心和发现问题的细心,并及时做好引导;同时,一切工作归根到底就是在于班主任的责任心,对班主任工作的责任感。
  三、用法教化
  “法”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的规矩就是规章制度,班规是其具体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面对新时期的大学生,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他们的个性越来越强烈,对纪律的约束相对松懈,因此,由学生共同参与,制定一个属于他们的规章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订立班级规章制度,依法治班。
  在实践中,根据班级的特征,通过民主决策,制定科学、完善的班规。在制定班规前,组织班团干部收集全体同学的建议,规划出班规的大纲,然后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制定。因为规章制度是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后亲自制定的,学生更能自觉地遵守班规。
  (二)完善宿舍规范制度,建设和谐宿舍。
  对宿舍进行规范管理,以量化方式把宿舍纪律、卫生、舍员日常行为规范等进行量化,实行班团干部、舍长包干负责的形式,使规范的量化管理与过程的动态管理相结合,促进宿舍的和谐建设和宿舍的内务整理,并利用院系文明宿舍评比的契机,积极引导各个宿舍认真做好宿舍内务;协调宿舍成员的矛盾,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三)完善班团干部的设置、分工和实行轮换制。
  班委会和团支部尽量做到不重复设置,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班级管理工作中实行班团干部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做班委会、团支部干部。类似于“全员管理”的模式,让整个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四)健全班团干部的考核机制。
  对于班团干部,实施量化考核,根据量化考核表,每个月对班团干部进行考核,针对其所管辖的日常工作,自评和同学评价结合起来,综合考察班团干部的业绩水平。
  四、情与法的交融,综合提升班级的水平
  用情感化,用法教化,情与法的互动与交融,去规范学生的言行,又能感化学生的心灵,达到表里兼治的目的。在这个管理方法的治理下,班级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全面的提升,班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各项比赛和活动,获奖众多,也为班级争取了荣誉。
其他文献
一、全面了解学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这种了解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家庭状况、身心发展等情况。针对职高学生的特点,因人而异地进行引导教育,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班风。  二、“情”与“法”的互动是打开班级管理之门的金钥匙  (一)情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  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反之,会引起学生在接受上的对抗性。那么班主任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应如何
期刊
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是十分必要的。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了分析,就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等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以计算机应用理论知识为基础,强化实践技能训练教学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写有一句格言:“我听到的会忘记,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结合到计算机
期刊
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有很多学生看着一篇几百字的短文经常大嚷:“我不知道里面写的是什么!”作文课上,好多学生面对着作文题目,不是积极地去寻找素材,构思篇章,而是在桌上同时摊开几本作文书,从这篇文章上剪个头,再从那篇文章上裁个尾,中间东拼一句,西凑一句。看着一篇篇令人啼笑皆非的剪辑式的作文,笔者不禁有些酸楚,这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丧失,是学生语文思维的退化和萎缩。  在每次的月考中,越来
期刊
一、灵活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个人对某事的喜好的情绪,学习的兴趣则是学生对于学习的特别喜好。古人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课上得有趣,这就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学习的欢乐。  学生对计算机课程都很感兴趣,但他们的兴趣只是玩游戏、上网,而对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兴趣并不强,那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更好地
期刊
反思性教学指的是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影像反思法”是帮助老师们进行反思性教学研究的最有效手段。  一、规范教学形象 营造温馨氛围  幼儿具有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学习的兴趣、状态、情绪极易受老师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肢体语
期刊
文学作品不仅是语言综合运用的典范,更是一种文化的集中体现。英美文学作品无疑反映了英美文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它们完全迥异于中国文化。  一、英美文学的重要性  (一)提高文学素质。  文学即是人类文化与智慧的结晶,人类主要通过文学的手段来传承历史。要了解一个民族,我们不可能完全抛开它的文学。因此,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这门语言的过程中,不可能不需要了解英语国家,也就不可能不学习英美文学。学习英美文学除了让
期刊
《论语·雍也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是最通俗但又宝贵的教育经验。“兴趣”就是人们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的倾向性和内在性的选择。学生好奇心强,兴趣味浓,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这主要靠老师的正确诱导和教法的改进。因此,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语文课到底该怎样上才能让学生既感兴趣又能学到东西呢?下面是我所进行的尝试。  一、用
期刊
近年来,我们在高职《汇编语言》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融合,教学做合一,抓实验实践教学促进理论知识学习”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一、高职《汇编语言》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Windows、linux以及Unix等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出现,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开发和应用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高级语言、出现了了网络应用开发的许多编程工
期刊
英语写作是全面、综合地运用外语知识进行英语创作的一种技能。写作是用语言表达思想的一种书面交际形式,它涉及听、说、读等其他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写作能力的提高,势必能促使学生的听、说、读的全面发展。写与听、说、读之间有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写作问题一直是语言教育者关注的焦点。  一、 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一个含义广泛的词汇。一般来讲,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