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对当代技工学校道德教育的价值及其局限

来源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它渗透在中国人的深层心理结构和行为规范中。耻感文化具有深刻而丰富的道德和伦理价值。耻感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它以否定性的方式把握善。吸收耻感文化的精华,加强耻感教育,对当代技工学校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耻感文化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他文献
教师激励的策略建立在对教师的人性假设基础之上,不同的人性假设,会有不同的激励策略。“所能获得的奖赏使人们去做”,“正在得到的奖赏使人们去做”,“美好的东西使人们去做”是
提到蒋继穆,有色)台炼行业的“圈儿里人”都习惯尊称他为“蒋大师”。“大师”之称,名副其实。作为有色j台炼专家,蒋继穆主持设计了国内外多个有色冶炼重点工程,曾获得包括国家科
创新不止步,改革再进发。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国经济逐渐向新常态过渡。在此背景下,绿色建筑产业如何适应新常态,探寻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成为关注的焦点。近日,由
对8个品种的芍药切花进行瓶插观测,逐日记录其开花指数、花径变化及衰老征兆。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其开花指数、花径变化及衰老征兆与瓶插寿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落瓣是其衰老
在兴隆山林区进行了采摘方式对蕨菜资源更新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限采、轮采、禁采3种方式均可提高密度,分别为15.2%、2.9%和21.4%,利于资源更新恢复,但依据合理利用的原则,限采为最
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转型必然经历分离式培养模式的变革。分离式教师培养模式应从大学内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培养目标、培养机构、培养形式、课程结构以及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等五个
熊丙奇:“三好生”评选问题呼唤多元评价     在北京市人代会上,市人大代表、北京实验二小校长李烈提出的“取消三好生评选”成为业界乃至社会热议的焦点。取消“三好生”评选,是教育领域近年来比较集中的呼声。早在2004年,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就曾呼吁,取消“三好生”的评选,希望通过个性化评比来代替,以减少对学生心理上的压力。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三好生”评选本质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