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让教育走向诗的意境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yong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教师要把所有的爱和心灵都交给孩子。”纵观古今中外,诸多教育家虽然理念不尽相同,倡导的教学方法也丰富多样,但有一样却是高度一致的,那就是要对孩子真诚的爱与付出。毫不夸张地说,唯有爱,才是所有教育的共性;唯有爱,才能真正引发学生情感认知的共鸣。
  尊重学生,无私奉献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過:“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伟大的,爱是宽容的,爱是每个学生都应该享受的待遇。然而,在现实的班级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会得到老师的重视和赏识,而那些天资稍差、行为习惯不好、或经常会惹麻烦以致影响班级荣誉的学生,则通常会受到老师的冷落,严重时甚至是轻视和责骂。这样的师生相处,长此以往,只会引来学生的抵触情绪,影响教育教学的整体效果。
  十个手指都有长短,更何况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我们应承认各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敢于面对差异,既能接受学生的冒尖,就应宽容学生的落后;既能鼓励学生的进步,就应容忍学生的退步。表现出色的学生需要呵护,表现略差的学生更需要关爱,不同生命的个性有着各自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着自身可爱之处,也都值得教师付出无微不至的爱。因此,教师应本着博爱的精神,让爱的光芒照射在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让他们浸润在爱的怀抱中健康成长。这种爱无关学生行为的优劣、品质的高下,只要是在成长中的生命,我们都应该将爱无私地奉献,让爱成为他们内心成长的力量。
  把握生活细节,让爱无处不在
  “爱学生”不是挂在嘴角的口号,而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将爱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我们要用那份真实、有分量、深沉的爱,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产生共鸣。在教育过程中,爱心不应该是一种模式、一种手段,更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效果而故意做出的一场表演,而应该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情感。这种情感不是装出来的和蔼可亲,也不是怜悯施舍,更不是为了追求教育目的的感情投资,而应该是朋友间平等而真挚的感情,这种爱的表达自然而然地流淌在教育的每个环节,悄无声息地浸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灵。
  爱,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和限制。因此,只要关注学生爱的需要,落实爱的行动,就能净化学生的心灵,将爱进行到底。譬如,上课前的师生问候,就是教师倾吐爱的好时机,面对学生的鞠躬问候,我们也应放下姿态,充满深情地鞠躬回应,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气息;春夏换季是学生容易引发疾病的时候,我们应主动提醒学生及时的增减衣服,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每逢学生的生日,教师都不忘送上生日卡片,一句真诚的祝福,让学生感受到爱的芬芳。当我们的爱油然而生,当我们的爱真情流露,爱才能实实在在滋润纯真的童心,创造奇迹。
  摈弃功利色彩,让爱至真至纯
  师爱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爱,是一种不求回报的爱。诚然,在教育过程中,我们给了学生关爱,但也需要扪心自问,有多少是掺杂了浓浓的改造私心呢?更多的时候,我们试图用自己的爱感化学生,将他们改造成大人们所希望的样子。这种带有功利性的爱,只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甚至形成反作用力,使学生做事缩手缩脚,唯恐辜负老师的爱。这种变味的爱,必定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不会得到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相反,还会引发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一旦察觉到这是老师精神教化的伎俩,他们不是敬而远之,就是心存戒备。
  有鉴于此,教师就应该放下所有的功利性目标,将爱与实践生活联系起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真正的爱中感受与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内在成长的动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
  强化认知,让爱散发魅力
  不少教师自认为很爱学生,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爱深情切;但现实往往是,彼此都绷紧各自的弦,不得轻松。因为学生眼里的世界和成人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教师只有蹲下来以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才能发现“另一个”世界,也才会看到孩子们犯的错误,常常是“美丽的误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这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正视学生的错误,多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感知他们眼中的世界和现象,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从而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悦纳他们的精神世界。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更好地去爱他们。与此相反,教师若是没有搞清学生的真实想法,不了解学生的内在需要,只是抱着“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的思想,又怎么能够诠释爱的真谛,实现爱的魅力呢?
  结束语
  教育的本质就是爱的传递。缺失了爱,教育就会演变成为一种道德说教,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即便是披上再多看似善良的谎言,其效果也无法令人满意。因此,作为班主任就应该满怀对每个学生的关爱,让教育在爱的滋润下走向诗的意境。总而言之,就是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让爱无私给予;把握生活细节,让爱无处不在;摈弃功利色彩,让爱至真至纯;强化认知宽容,让爱散发魅力,从而促进学生内在生命的成长和内在品格的塑造。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大井小学)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人们为追求农畜产品增产,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使谷物含毒量不断增加,在饲料里添加抗生素、激素及化学制剂,使畜禽产品药物残留严重超标,这些问题的日益严重化,迫使
猪是一种群居动物.1头野公猪可率领5~10头母猪和一些幼仔猪结群生活.在繁殖期内公猪之间必然发生争斗,强者称王,占据领地与母猪群,败者流浪或消亡,这就是自然选择的规律.
[目的]为了验证纤维素复合酶饲喂肉牛的效果。[方法]选择临床健康的2岁-2.5岁的西门塔尔杂种公牛40头,按年龄、体重、相同或相近的原则,配对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头。试
利高44预混剂是由盐酸林可霉素和硫酸壮观霉素组成的合剂,是由美国辉瑞动物保健品公司研究开发的以针对猪病的治疗及保健高效预混剂:并以超广谱的抗菌效力和优秀的促生长表现
适用于养殖场养殖规模扩大,现有的青贮池容积不够其养殖场牛羊青贮饲喂料的贮备。
本文论述了抓草产业建设、抓养牛产业化发展、抓养牛安全化生产、抓养牛合作社经济组织建设等配套措施,从而促进肉牛产业饲养方式、饲养模式、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的转变,实现
[目的]为了解决牛群分散,交通不变问题。[方法]本文利用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并为了观察牛同期发情及受胎产犊效果。在红塔、新平和元江分三批对102头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