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憩室壁用于尿道成形术后狭窄段尿道重建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yxw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采用带蒂憩室壁修复重建尿道成形术后狭窄段尿道的疗效。

方法

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6例尿道成形术后患儿,年龄12~45个月,平均(28±16)个月。其中尿道下裂术后5例,尿道上裂术后1例。6例术后均出现尿道狭窄导致尿道憩室形成,尿道憩室持续时间平均6个月。自然尿流率3.1~7.3 ml/s,平均(5.1±1.4) ml/s。均经尿道膀胱镜及排尿性膀胱尿路造影检查明确憩室远端尿道狭窄,狭窄段位于冠状沟5例,阴茎头1例。狭窄段尿道长度8.8~20.5 mm,平均(13.3±4.2) mm。憩室段尿道长度21.8~55.2 mm,平均(37.5±15.3) mm。6例均采用将狭窄近端憩室壁带蒂转移至狭窄段尿道的方法进行修复。术中完整切除憩室远端狭窄段尿道,游离并显露尿道憩室,从侧面打开憩室,保留憩室1/2的黏膜原位自卷成管形成尿道,游离并翻转剩余1/2憩室壁至憩室尿道远端,与狭窄段尿道板缝合重建尿道。

结果

本组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84~192 min,平均(133±48) min。术后2周拔除尿管,拔管后均能自行排尿,自然尿流率6.3~15.9 ml/s,平均(10.9±3.3) ml/s。术后随访1~4年,平均2.2年。2例出现冠状沟尿瘘,行尿瘘修补术后治愈,余4例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采用憩室壁重建修复狭窄段尿道充分利用了原有组织,解决了重建材料缺乏的问题,可以一次性完成重建手术。此方法对于术者转移皮瓣的技术要求较高,术后仍可能发生尿道成形术后的并发症。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数字化技术在游离腓骨瓣修复恶性肿瘤术后复杂颌骨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10例颌骨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3例上颌骨缺损,7例下颌骨缺损。术前应用数字化技术对病变切除和重建进行虚拟设计,应用三维打印技术制作手术模型和导板,于模型上预先弯制钛板;术中依据导板进行切除和腓骨塑形,塑形后的腓骨瓣按术前计划固定,并
期刊
目的分析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ALT)修复下咽环形缺损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设计带观察窗皮岛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收治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外科和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的22例下咽环形缺损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观察近期修复效果总结该技术的要点、优势和并发症。结果环形下咽缺损的长度7~9cm。切取的ALT皮瓣
目的探讨伴有眩晕/头晕症状的突发性聋(以下简称突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法进行临床多中心研究,收集年龄18~65周岁,病程2周以内并未经任何相关医疗处理的突发性聋患者,按照听力曲线分为低中频下降型、中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分别采用四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根据统一设计的随机表,随机选取其中一种方案进行治疗。随访4周,对伴有眩晕/头晕症状的突聋
目的分析探讨家族性甲状腺乳头状癌(familial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FPTC)与散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sporadic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SPT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8月辽宁省肿瘤医院诊治的7个家系20例F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比例随机抽取同期治疗的85例SPTC患者临床病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临床研究方法,统一设计、统一方案进行前瞻性临床多中心研究。2007年8月至2011年10月全国33家医院共收集符合入组条件(年龄在18~65周岁之间,病程在2周以内,未经任何相关医疗处理)的单侧突发性聋患者1 024例,其中男性492例(48.05%),女性532例(51.95%);年龄为19~65岁,平均(41.2±12.8)岁。将患者按照
目的总结头颈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2004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例原发于头颈部的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中1例病变局限于颞部,采取肿瘤根治性切除手术,术后给予放射治疗,随访24个月无复发。3例病变范围广泛,分别侵及上颌骨、颞下窝、面颊部等结构,3例患者均经活检明确诊断,其中1例采取术前放疗+肿瘤根治性切
期刊
目的研究锁骨上岛状皮瓣修复头颈部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应用带蒂锁骨上岛状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手术缺损1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下咽癌缺损修复6例,舌癌修复2例,口底癌1例,颈段食管癌1例。皮瓣面积(5~8)cm×(6~12)cm。结果7例皮瓣全部存活,1例全部坏死,2例部分坏死,其他并发症包括咽瘘和伤口感染各1
目的总结分析食管异物严重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策略和防治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4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食管异物合并严重并发症的4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异物类型、发病时间、并发症类型及治疗方法等。结果十年间共收治486例食管异物患者,其中合并严重并发症的共44例(9.05%)。44例中的异物种类以动物类为主,共34例(77.3%);患者就诊时发病时间2~40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