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教义学视角下刑事缺席审判异议权性质探讨

来源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qxq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事诉讼法第295条赋予了刑事缺席审判嫌疑人、被告人重新回转审理程序的异议权,且从文义上体现出异议权行使的任意性性质.从法教义学视角来看,若将异议权解释为任意性则会消解以惩治为核心的主观立法目的和人权保障的客观规范目的,并导致刑事缺席审判程序与刑事诉讼体系之间的逻辑混乱.运用法教义学对刑事缺席审判异议权的性质进行规范定位,则其性质应当是非任意性的,而不是任意性的.法教义学视角下对异议权进行规范解构,则庭审到案情形具有异议要件,“应当重新审理”具有独立的判断标准,而非无条件的重新审理.据此,刑事缺席审判中需要从坚持有利于被告人、限缩“应当重新审理”的范围及保障异议权行使的自愿性等方面来规范异议权的行使.
其他文献
2021年1 月,在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上,司法部部长唐一军明确提出,要围绕统一模式建设、教育戒治中心任务、场所管理,努力提高司法行政戒毒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水平.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司法行政戒毒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重要部署,必须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融合创新基层戒毒所治理,着力打造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实操性的工作载体和抓手.
期刊
一、公证思维概述n思维,百度百科解释为“人用头脑进行逻辑推导的属性、能力和过程”.从概念可以看出,思维需要头脑、逻辑推导,并且是一个过程.公证思维是什么?有文章指出:“公证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公证人在公证过程中应当具有的思维方式,包括公证员对法律原理、概念、理论的应用以及对法律事实的判断,通过法律运用和事实判断最终得出真实、合法的法律结论.”
期刊
监狱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监狱治理效能显得尤为重要.监狱治理是指监狱管理行刑事务、调控资源、履行权力、保障权利等具体的工作事项,是以促进监狱职能目标实现的结构调整、过程调控、关系调试、程序规范、能力提升和规则执行等全部活动及其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过程.教育改造又是监狱治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提升监狱治理效能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探索教育改造在提升监狱治理效能中的作用,将会进一步推进现代文明监狱的建设,为新时代监狱工作的创新注入新思想、新理念、新元素.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消费领域的纠纷数量不断增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场形势急剧变化,消费领域纠纷呈现出新的态势.如何构建既能有效监管市场主体、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又能有效推动消费领域纠纷源头化解的社会治理机制,促进市场繁荣与发展,不仅考验着国家治理能力,也对基层社会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房山区司法局、房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0年4月初,共同制定了《消费领域纠纷调解协议“一站式”司法确认工作规则》,在全国范围内首创了行政调解协议“一站式”司法确认工作机制.
期刊
近年来,浙江省社区矫正机构按照司法部关于“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精神,以“管理智能、管控精准、管教便捷、协同高效”为目标,扎实推进“智慧矫正中心”示范单位创建.在司法部开展全国首批创建验收中,浙江作为第一个参验省份,以10个地市29个申报单位,26个顺利通过验收初步考评的成绩,在申报单位、通过数量及验收质量上,走在全国首批13个创建申报省市前列.
期刊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是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典型代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社会矛盾纠纷的频发多发,面对这种城市化发展带来的问题,南海区干部群众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群众路线,以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为基础,以校地合作为契机,在西北政法大学基层社会治理实践调研组的指导下,创建了“147”模式,并在此框架中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为目标,通过建立区镇两级分工负责的财政保障机制、完善调解员队伍建设、培育志愿服务队伍、发展行业专业调解、建立多元联动机制等措施推动人民调解动力机制建设.人民调解动力机制
期刊
为增强刑法预防受贿犯罪的功能,刑法立法在受贿罪定罪量刑标准中增加了非数额情节,《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受贿罪非数额情节的具体情形.但该司法解释在受贿罪非数额情节中引入的前科劣迹情形会阻滞受贿犯罪人规范意识的养成,其中设立的兜底情形会造成对受贿罪非数额情节的回避适用,这将背离受贿罪非数额情节的犯罪预防功能.为恢复受贿罪非数额情节对受贿犯罪的预防功能,应从实体认定、程序选择、刑期宣告方面,限缩适用受贿罪非数额情节中的前科劣迹情形,并通过发布指导性案例方式明确受贿罪非数额情
犯罪经济学认为犯罪活动同市场活动一样,受到犯罪成本与犯罪收益比例关系的影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典型的由犯罪人经过对犯罪成本与犯罪收益考量之后所做出的理性选择.基于犯罪经济学视角对其犯罪成本与犯罪收益进行分析,以找到成本收益比例失衡的原因.通过消除关联犯罪便利、实现协同治理、注重犯罪打击效果、消除诈骗亚文化影响来改变犯罪,促使理性犯罪人选择不实施此类犯罪,从而达到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实质性目的.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中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的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富的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智慧.1993 年《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生效,公约确立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其组成部
期刊
“技术与话术”叠加的犯罪手法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的重要原因.合理解释被害人在话术体系牵引之下,“提线木偶”般转移资金的异常行为,须深入到话术背后隐藏的心理控制原理及各种心理操纵技术层面,剖析被害人“沦为”心理控制中被支配者的原因.采取结构式心理访谈的实证研究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访谈C市13名有被诈骗经历的被害人,结合诈骗话术选取目标、利害引诱、突破防线、逃避打击的作案过程,在实案中揭示电诈骗术与被害人心理的互动关系,分析心理控制的发生、发展与实现机制.在剖析诈骗心理控制结构的基础上,以被害人摆脱心理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