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违宪审查”:特色及生成实态——从三个有关用语的变化策略来看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eng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用于指称"违宪审查"的相关用语以多样歧异的状态存在,且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其中无疑蕴含着违宪审查制度的中国特色及其生成实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其中三个主流用语"宪法监督"、"违宪审查"和"合宪(性)审查"在历史进程中重要性的递嬗,来审视有关"违宪审查"研究在中国的话语策略及其实践动机,并剖析其所对应的制度变革以及背后的复杂意味。自1982年现行宪法制定时期起,直至20世纪末期,主流学说主要使用"宪法监督"这一用语,一方面去界定自己国家的制度,另一方面又以这一概念作为一种视座去囊括各个西方国家所采用的各种模式的违宪审查制度。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受到国外的影响,"违宪审查"一词逐渐在中国的学术界确立了稳固的主流地位。但违宪审查制度在中国所遭遇的理论与实践之难题,使得有必要刻意隐藏该制度的"牙齿"。在此背景之下,"合宪性审查"这一温和的用语就应运而生,并在默契之中逐步扩大着共识。
其他文献
<正>在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卷帙浩繁的著作中,对联只有一副,那就是收在《集外集》中的挽丁耀卿联。联云:“男儿死耳,恨壮志未酬,何日令威来华表;魂兮归去,知夜台难瞑,深更幽魄
期刊
<正> 《郑伯克段于鄢》一文的结局叙写堪称史家之“绝笔”。原文如下: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这种叙述,似乎把
期刊
基础设施作为一类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般性物质条件,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当今社会越来越依赖于基础设施系统提供的各种服
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以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越发显现出来。但在实践中,由于主观和客观方面的种种因素,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落实情况并
海外先进经验表明,以传统口岸、保税区以及发达的保税物流形成的自由贸易港区,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的效应,最大程度满足国际贸易及其相关的多种需求,通过其网络效应和灵活性,带动周边
报纸
从《红楼梦》中找到一个核心意象用以概括全部题材并体现其叙事的基本结构,是笔者长期探索的一个课题。本文将论证:这个核心意象就是太虚幻境,它与贾府题材互相结构,形成《红
宫廷饮食清代饮食文化的最高社会层面,同时也是既往中国四千年国家宫廷饮食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这种属性在慈禧太后时代得到了集中体现。文章以《御茶膳房》档案为基本文献探
近年来,我国电力企业为居民生活提供所需大量电力及相关服务,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集团分支机构越来越多,原来分
<正>不论是阅读《简·爱》还是《呼啸山庄》,许多读者在审美旨趣和理解力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没有人能否认这两部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对鹅不食草、垂盆草进行性状、显微特征与紫外光谱比较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