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暗夜(评介)

来源 :十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g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许多偏居一隅的作者一样,朱个的创作也是从描摹小城居民的日常生活开始的。短篇集《南方公园》里面的故事都是小城故事,内容涉及小城生活的诸多方面。集子没有以其中某个小说的篇名来命名,而是取名《南方公园》,暗示了作者并非以某些人、事为写作的旨归,南方才是始终在场的主角。正是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温柔细腻、幽深复杂的南方,把这些来路难辨、个性各异、欲求驳杂的人物松散地联系在一起。不过,仔细琢磨这些作品的人物、主题和观念,我们会发现,朱个的南方在气质和品性上并非中国的一个相关地域,而是全球化的南方。这和朱个在杭州出生、长大有关,也是她个性、趣味的一种体现,是日常生活同质化的一个表现。
  小城生活单调、沉闷,居民观念保守,行为循规蹈矩,生活按部就班,这种让人窒息的庸常生活,正是许多写作者批判的目标,朱个的小城故事,乍一看,似乎也是如此。写于2013年的《火星一号》延续了对小城日常生活批判的主题,语言表达甚至更加明确。中学老师左辉,只要准时出门,每天都能在同一个路口遇到红灯,在同一个时刻,看见同一辆运钞车,重复的生活让他意志消沉,感觉生活中“所有的他,都不像他”,直到一场“火星移民”的骗局,重新燃起他生活的激情,让他一再出格,公然在例会中途退场,给初恋的早已嫁作他人妇的女孩写信,甚至写了一篇关于火星的抒情文字。
  对日常生活的批判是当代文学一个最重要的主题,但朱个的创作在同类作品中显得非常独特,总是伴随着某种研究的激情。处女作《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就已经显示出了这种倾向。小说讲的是一个类似于换妻的故事,内衣店老板金诚与舞蹈老师何逢吉夫妇,与他们各自的朋友顾维汉、钱喜趣经常在下午凑一桌牌局,已婚夫妇与未婚的那一对大龄男女相处得十分融洽,后来金、何离了婚,与钱、顾重新组合,四个人“和美得又好像一家人一样”。小说的叙述方式极富个性,标题预设了查明真相的意图,开篇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提出了事件的大概脉络,然后从何、金、钱的角度讲述了故事,最后从顾的角度披露真相。语言节制干净,通过一个看似平淡的小故事,刻画了金诚的虚荣、被动,顾维汉的主动、精明,何逢吉的童年经验补偿性欲望,钱喜趣的模仿欲望,显示了朱个“获取感官信息、理解信息、筛选信息、组织信息”、洞察人事变迁真相的超强能力。
  朱个对人类社会有广博的兴趣,她关注热点新闻,各种娱乐八卦,科学界的最新动态,甚至会浏览国外的相关网页,了解某些方面的世界前沿信息。这些兴趣为她的写作提供了素材。需要指出的是,朱个的思维方式带有形而上学的色彩,能够从最基本的概念出发,围绕着几个基本问题来观察、分析世界。因此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并未对她造成困扰,而是被有效地纳入到她对人性、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的处境的整体考察与再现之中,并进一步深化了她对当前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状态和性质的认识。在朱个看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已经完全沦陷,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残留的观念和当前的政治、经济生活严重地束缚着普通人(尤其是女性)的精神自由,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有组织地整理人的幻想和欲望,并明目张胆地对其系统地规划和利用。在这个大众消费时代,人人都躁动不安,意欲反叛单调、重复、沉闷的日常生活,殊不知,连反叛的欲望也是资本主义制造出来的。这种对资本主义消费霸权的洞察,使朱个的创作往往能发人之所未发,文本具有抒情和反讽的双重特点,冷静客观几至刻薄,在力度和深度上超过许多同类作品,实在不容小觑。
  朱个对自然现象、星体、宇宙有浓厚的独特兴趣。《夜奔》的男女主人公因为“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而蠢蠢欲动,最后一场小小的地震阻止了他们的“夜奔”;《火星一号》中左辉对“火星移民计划”产生了独有的激情;《暗物质》则以月全食为人物心理变化的契机;还有一篇名为《万有引力》虽然内容没有涉及相关的科学内容,但朱个有用篇名来拓展小说空间的癖好,取名“万有引力”,是要和人的肉体生命终将衰老、死亡形成隐喻关系。朱个曾坦言,写作就是要“在渺小的个人之间寻找到他们彼此之间、他们和世界之间、他们和宇宙之间的暗影重重的关系”,显然,这些对自然现象、星体、宇宙现象的使用,和她对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宇宙之间关系的理解有关。上文已经分析过,朱个小说中人与人、人与世界(社会)的关系并不乐观,世界如此单调,日常生活平庸琐碎、单调沉闷,人与人冷漠疏离,互相戒备。那么,人何以还如此迫切地或者必然地与他人发生关联呢?事件之所以向这个方向发展而不向另一个方向发展的原因何在呢?
  答案显然和朱个的宇宙观有关。在《暗物质》中,朱个借那个勇敢地辞去教职,去当酒店司机的男人之口,向读者介绍了暗物质,“它们几乎充满了整个宇宙,它们以无形的形态存在,它们不发出辐射也观测不到,但它们用看不见的引力线,把所有的星星嵌入了轨道,也许还将它们拉离既定的轨道。”其实不仅是暗物质,哪怕是轻微的地震也能阻止两个不顾一切意欲私奔的男女(《夜奔》),万有引力则促使年近三十的剩女强烈渴望“破处”;火星移民能使一个循规蹈矩的中学老师公然退出学校例会,醉酒闹事。在朱个看来,人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微小的点,仰望星空,才能意识到自身多么渺小,才能超越自我中心,摆脱权力、利益或者某种不堪的欲望的束缚。
  责任编辑 宗永平
其他文献
淮海经济区第一节电影科技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召开  由徐州市泉山区委宣传部、徐州市电影协会、数码辰星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辰星科技)主办,淮海经济区多家影院共同协办的淮海经济区第一届电影科技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徐州市隆重开幕。本次高峰论坛以“砥砺铸发展 电影星时代”的主题,围绕影院的科技创新和发展进行深入的合作和探讨。本次活动得到江苏省各级领导、主管部门、徐州市及淮海经济区及兄弟省市、相关产
《被光抓走的人》,是一部由“软科幻”和“现实主义”两个看似并不相干的关键词组在一起生成的少见的国产爱情电影。曾担任管虎的《老炮儿》、宁浩的《疯狂的外星人》《心花路放》等影片编剧的董润年第一次执导筒,就开了一个令人瞠目的脑洞——全球150多个城市地区突然出现一道来历不明的光,带走的全是一对对相爱的人。而留下的人,承受着“不被爱”的现实,该如何面对自己,并且让生活继续?  设定很离奇,填充其间的依然是
1  灯光晦暗,这么安排,说不清他们是出于什么考虑。也许朦胧是一种美,可以隐藏,可以祛敝尴尬。从入门,我什么也看不见,几乎是被捉着手安插在一个座位上。  本来门侍伸着手臂让我搭着,像太监引着皇上。因为我太怯懦,手上冰凉,门侍便用另一只手盖着我微微战栗的手,上下夹击着我往前走。他那只覆盖的手暗暗地把力施压下来,像给我安慰,又像怕我的手滑落,人会逃跑。  大家都在屏气敛息,等待一个什么动静开启这个未知
一  节气真是神奇,过了白露,秋老虎立刻就成了纸老虎,接着,一阵秋雨一阵凉,转眼就中秋将近。秋天,就这样坐实了。年轻时,实在喜欢秋天的况味,每到秋天,总暗怀期待,想着某日走在路上会掉进兔子洞,或者遇到南瓜马车。中年之后,这样的期待,自然是少之又少,换季时节,多的是实实在在的各种担心,不说也罢。在对待秋天的态度上,我和妈妈越来越相像——人心老到一定程度,也就定住了;我的初老,却是有加速度的。从春天到
就在我写这篇创作谈的前一天,地球上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被世人誉为“宇宙之王”的斯蒂芬·威廉·霍金去世了。1963年,二十一岁的他不幸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他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和两只眼睛可以活动,但他却告诉世人:“我没有悲哀,我却很庆幸,因为上帝虽然把我固定在一个轮椅上,却给了我足以想象世界万物,足以激发人生斗志的能力。其实,上帝对人都是很公平的。”就像他所说的那样,他用自己的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判断、读图、选择三部分,满分100分。  2.考卷全面考查应试者的智商、情商、财商、德商、志商、健商,已成为有志青年入学、求职、加薪、晋升、出国、留学的敲窗砖。  3.正确答案请在本期某隐秘处找。  一.判断题(共5题,每题10 分,共50分)  1.6月10日,南京出现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城市始终笼罩在灰霾中。环保专家进行了估算,发现如果一个人24小时呆在户外的话,那么1
女王喜欢特百惠包装的麦片,还喜欢让乐队吹奏管乐器迎宾客入宴。暴露了英国王室的饮食爱好以及他们对蛋类食物的钟爱。  杰里米·帕克斯曼在为其新书《关于皇室》搜集资料时,一直居住在桑德林汉姆宫中。  该书主要讲查尔斯王子对半生不熟的鸡蛋过于挑剔,以至于厨师们每天早晨要一共准备7个蛋,就是为了至少其中一个能让王子满意。  只煮4分钟的鸡蛋  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时,不仅暗自鼓掌发笑。之前关于查尔斯王子,也有一
谢谢诸位记得木心恢复写作35周年。我相信,除了文学专家,其实没人关心作家的写作周年。今天的木心读者略微增多了,但我不认为哪位木粉会确凿记得:35年前他开始写作,并认为那是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只是借题发挥。发挥什么呢?我来讲点我和木心的往事吧。如果咱们去掉这35年,一起回到1984年,就比较好玩,比较有话说……在座八〇、九〇后不会有感觉了,四五十岁以上的朋友应该记得,1984年,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高
美国《基督教箴言报》发表评论说,韩寒提倡通过循序渐进地改革,来提高中国的法制、教育和文化水平。这样的题材非常“不讨喜”。  岁末年初,一股声讨“潜伏得最深的五毛党”韩寒的寒风在互联网上蔓延。  一如之前许多次由他引发的争论,韩寒在博客上发表的文章是一切的源头。从2011年12月23日起,韩寒在博客中陆续发表了题为《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我的2011》等多篇博文,在这组系列博文中,韩寒
1950年冬,正陷入审查出家中“藏有枪支”问题的林散之忽然接到了江浦县人民政府的通知:他“当选为江浦县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自此,“藏枪”问题不再被追究,其实林散之家中在抗战时期的确有过枪支。作为江浦县闻名地方的乡贤,林散之在当地人缘很好。这恐怕也是他在新中国初期能当选县人大代表的原因。第二年,林散之“被选为江浦县人代会常务委员,开始享受国家干部供给制待遇”,五十四岁的林散之第一次升为国家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