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中职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wo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施“1+X”证书制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1+X”证书制度在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分析了旅游类专业“1+X”证书制度现状,提出“1+X”证书制度下,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以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梳课程体系,实施“课证融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等方面实施。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中职;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 “1+X”证书制度在中职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政策的调整,国家于2014年下发通知,削减和取消相关准入类职业资格、 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和管理类培训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前厅服务员、调酒师等旅游类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也随之陆续取消。2019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教职成〔2019〕6 号),简称“1+X”证书制度,其中“1”是指学历证书,全面反映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X”是指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证书。
  实施“1+X”证书制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中职学校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1+X”证书制度的出台,为缓解人才供需矛盾提供了政策支持。一方面使旅游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解决长期以来学校培养的人才与行业、企业之间人才需求的差距;另一方面弥补了旅游类专业学生无证可考的难题,在中职学校旅游类各专业推行“1+X”证书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2 旅游类专业“1+X”证书制度现状
  “1+X”证书制度的实施,将学历教育与职业等级培训相并列,兼顾学科教育与职业培训,促进两者的互融互补。目前,就国家先后公布的四批次职业教育评价组织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适合中职学校旅游类专业选择的“1+X”证书如表1。
  面对诸多证书,参与试点的中职学校应慎重选择,遵循专业与“X”证书契合原则。证书并非越多越好,中职学校应充分调研,证书的选取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及本校专业发展特色,避免选择一些市场认可度低、证书对应工种不受欢迎、学生考证意愿低的证书。学生获得资格证书与职业岗位技能要相匹配,所考取的“X”证书能真正适应市场需求,旅游类专业所选择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应该是聚焦旅游行业对接的工作岗位,如旅行社、高星级酒店、旅游景区等,确保“1+X”证书的含金量、信度与效度。
  3 “1+X”证书制度下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
  3.1 协作育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中职学校应加强与企业行业、“X”证书培训评价组织的深度融合。在制订旅游类人才培养方案时,校方应与行业企业用人单位、“X”证书培训评价组织加强沟通与合作,将行业企业专家、“X”证书培训评价组织相关人员纳入专业指导委员会,邀请他们共同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参加课程体系改革研讨会,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予以协助。旅游类专业要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X”证书的知识点与技能点融入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样,一来可以缩短人才培养方案与旅游行业人才规格需求的差距,避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二来可以使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相互协调,在课程体系、师资培养、校企合作等方面协同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学校、行业企业、“X”证书培训评价组织机构三方协作育人的作用。三方各司其职,落实责、权、利政策,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2 重梳课程体系,实施“课证融通”
  “1+X”证书制度的精髓就是“课证融通”。通过“课证融通”,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效配合。将“X”证书中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直接融入旅游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完善课程体系。构建3个对接1个转换:专业教学标准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对接、“X”证书培训和考核内容与专业人才方案相对接、学历教育教学过程与“X”證书培训过程相对接、学历证书相关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习成果相互转换。基于此,旅游类专业在开展“1+X”证书工作时,需要梳理支撑人才培养目标和“X”证书的核心课程有哪些?可整合的课程资源有哪些?需要增加或者减少的课程有哪些?需要强化的理论、实训课程有哪些?
  针对这些问题,在课程设置上对原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可以将“X”证书中的职业素养、基础知识、职业技能等要求与现有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进行逐项对比分析,保留原专业教学标准中已含有的 “X”证书的培训内容,强化证书侧重的学习领域的素养、知识和技能。同时可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模块加以补充、强化和拓展,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用性、针对性。
  3.3 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1+X”证书制度下,加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打造能够满足教学与培训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团队尤为重要。“X”证书的考核内容具有前沿性和综合性,中职学校要选派教师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师资培训,教师通过学习,掌握“1+X”证书制度蕴含的课堂理念以及课堂教学在能力变化上的具体要求。针对中职学校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岗位经验少、缺乏职业技能实践问题,可以依托合作的龙头企业为教师提供定岗实践的机会,教师在实践中积累行业知识、企业工作经验,提高职业技能,将行业新趋势和新信息带入课堂,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评价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将企业骨干纳入兼职教师队伍,邀请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旅游类专业教学活动、开展专题系列讲座、指导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训场地的建设、课程标准的编制、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等。加强专兼职教学团队建设,注重师资内外的培养与提升,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3.4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教学评价模式创新
  理论与实践同步是职业教育最优化的教学模式。在“1+X”证书制度下,在教學中实行“课证融合”的针对性培养,构建系统的实践、实训、实习为一体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积极推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深化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在内的各项改革,有效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推广适合职业教育的四步教学法(讲解—示范—模仿—练习)、行动导向法、角色扮演法、校企协助教学法、扩展小组法、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使课程实施目标明确,产学结合贯穿始终。对照行业相关标准,充分利用现代媒介技术平台,整合教学资源,注重信息化教学,可以将课堂录成教学资源,放在网上平台共享,还可以连线校外专家,通过云摄像头指导学生操作,随时解决课堂碰到的技术难题。加强产教融合,有效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组织教学及培训,组织学生企业观摩,让学生走进企业、认识企业,初步构建学生的职业意识;合理安排企业实践教学活动、顶岗实习等,实现校内课程的延续,将专业知识、技能具体运用在实践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操作技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在“1+X”证书制度下,中职学校只负责教学与培训,将教学与评价分开,这一评价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传统教学评价模式为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考核、评价学生,存在教学脱离实践、教师既当“教练员”,又当“裁判员”的弊端。而“1+X”证书制度发挥第三方的作用,教学与考试相互分离、培训与考核相互分离,使考核评价结果更加客观、更具说服力。
  4 结语
  “1+X”证书制度为中职学校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促进了产教融合,为精准化育人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支持。作为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主战场的中职学校应该积极探索改革方案,进一步实践、完善,提高育人成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四部门.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EB/OL].(2019-04-16)[2019-04-20].
  [2]陈西苑.“1+X”证书制度下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书证融通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9,18(07):50-58.
  [3]毛少华.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J].当代职业教育,2020,(01):55-61.
  [4]韦莉莉.“1+X”证书制度的书证融通及其价值指向[J].职教论坛,2020,(01):150-153.
  [5]李虔,卢威,尹兴敬,等.“1+X”证书制度:进展、问题与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12):18-25.
其他文献
摘 要: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基础是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德育元素并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宝玉石加工工艺”是宝玉石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该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大学生树立“君子”道德标准,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工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课程知识为主线,在构建课程育人元素知识体系矿框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了课程蕴含的育人元素,为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奠定了扎实基础,也为其他相关课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
摘 要:朋辈导师是与学生年龄相近,能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指导的优秀高年级同学。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而新一代0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以来,他们的新特点对原有的工作模式产生新挑战,朋辈导师工作模式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朋辈导师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存在问题的讨论,尝试探究朋辈导师工作模式在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途径。  关键词:朋辈导师;朋辈教育;大学生成长  近年来,尤其是在党的十九
我国每年在粮食流通环节中损失高达700亿斤,比例高达20%,高校食堂的粮食浪费问题持续存在。本文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从高校学生节约粮食的意识、行为与外部条件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对大学生食堂粮食浪费现状及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可行建议。
摘 要:基于线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隔空对话的现实困境,提出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的四大策略:有效选择与使用线上教学平台,搭建空中课堂;在精准配方的基础上实现有效供给;实施“一二三四五”线上教学模式改革,打造既有高阶性、创新性,又有挑战度的“线上思政金课”;思政课教师提升线上教学能力,实现角色有效转换。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金课”;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从“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 和国家干预儿童权利保护两个维度出发,我国立法实践已有显著进步。但从具体制度中,仍暴露出立法起步阶段的诸多不足。为最大限度保护儿童权利,应加强该原则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并加强国家干预的有效性以保障该原则的落实,为儿童权利保护织起严密保护网。  关键词:儿童权利保护;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国家干预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
摘 要:《生物信息学》课程是生物专业核心课程,深入挖掘《生物信息学》课程思政元素,培育新时代生物信息人才成为推动我国生物信息产业发展,促进我国生物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举措。本文以生物信息学课程思政元素作为切入点,分析《生物信息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措施,以此培养高素质生物产业应用人才。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课程思政;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民办高校大学生作为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凸显了较多的心理问题。本文从社会心理学视域分析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和行为表现,深入剖析了问题成因,并从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职业生涯指导系统和社会心理援助系统三个层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民办高校;就业心理  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
随着数字经济的纵深发展,各个行业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数字化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本文从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变化出发,立足高水平应用型高校教育模式,研究符合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提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为培养数字经济时代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提供支撑和保障。
摘 要:新时代的大学生处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既是中国发展成果的受益者,又是重大使命的承担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注重对大学生使命意识的培养,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使命意识教育,使大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先进青年发挥的重要作用,明确新时代自身肩负的历史重任,激发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
摘 要:本文在分析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国际物流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实践环节及相关课程之间渗透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对国际物流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物流;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