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生长周期中参数变化

来源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生长曲线变化在不同时期的pH值、基质-葡萄糖、硫酸铵含量、絮凝活性、产量变化、细胞絮凝效果变化等.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周期中,pH值基本不变;碳氮源变化显著,并存在相关性;进入稳定期后,60h时,絮凝活性达到最大值97.35%,此后,絮凝活性数值下降,但不明显,絮凝剂产量最大值为3.02g/L;细胞絮凝效果与细胞生长呈正相关性.鉴定结果表明,3种单菌分别为Brevibacterium mcbrellneri,Burkholdefia glumae,Cryptococcus a
其他文献
利用甘氨酸-硝酸盐(GNP)法合成了La2/3(Ca0.65Ba0.35)1/3,MnO3纳米颗粒体系,与TiO2复合后,得到La2/3(Ca0.65Ba0.35)1/3MnO3/xTiO2体系(x=0,0.02,0.035,0.055,0.09,0.17),通过X射线衍射、Raman光谱、扫描
通过介绍磁通法检测石油井套管射孔质量的基本原理,研究了磁检测传感器的结构及其环境适应性,在实验室模拟井中对套管的射孔进行了检测,给出了具体的检测结果.
英国教育学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这句话用在课堂上再恰当不过了。成功的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