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习俗研究与传播学说本土化--为杨立川教授《传播习俗学论纲》作序

来源 :新闻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m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常常想,孔子《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不是他老人家为我们描述了当年他所经历的一种文化传播盛宴的场面,并且揭示了当时的文化传播者应当具备的传播心态?然而,也许由于某种文化习得性遗传的原因,到现在,许多教科书中,仍将“时习之”仅仅注释为经常温习。这样,三句话就成为逻辑上互无联系的并列语句。
其他文献
如今,“广播互动”这一概念,已从节目范围扩展为营销范围。无论是作为理论还是作为实践,它的地位和作用都越来越受到重视。“广播互动”是广播电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完
随着现代传媒手段的多样化、现代化,从而使得信息网络化,直接的结果是各种信息的过滤与传递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大加快了,这无疑对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
众所周知,随着商品经济社会的发展,新闻事业也在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民生新闻逐渐走近人们的生活,本着为百姓服务的宗旨,贴近市民生活,在其发展过程中,更是从诸多方面深入人心。
“在线访谈”将网络的互动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它采用了MPEG4等技术,可支持多人实时参与网络互动访谈。在访谈中,受众在观看网络视频直播节目的同时,不但可以通过文字进行互动交流,
乘着信息时代的翅膀,在媒体商业化的飓风中飞翔,在市场利润和观众挑剔的眼睛中,电视新闻褪掉昔日的简朴,换上华丽的婚纱嫁到千家万户。娱乐化新闻因其趣味性和刺激性逐渐被人
一.研究背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把社会和谐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和谐社会关键的内容是协调利益关系,遏制贫富分化的进一步加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