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CandleCalm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与推进,我国各个小学对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素质教育愈发关注。语文课程是小学的必修课程,而阅读则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构成部分。故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便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提出培养学生兴趣以及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两项具体方案,以便为小学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具体措施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而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必修科目之一,而阅读则是小学语文的关键课程之一,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谓阅读能力,指的是学生针对书面语言的阅读以及理解能力,属于语文发展所必要的能力之一。故而,阅读教学活动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构成部分之一,其考核成绩一定程度反映了学生的语文水平。故而,教师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加强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以及热情,以便为其之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便于学生理解课堂内容与所学知识
  教师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不仅为学生理解语文课堂教学中内容与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提供了方便。针对小学生而言,其关于知识的理解依旧是将认读文字作为基础,教师结合其目前词汇储备量,把课堂之中所学习的文字、词汇等有关知识予以总结以及分析,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其中的含义,从而实现知识的巩固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针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训练,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
  (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对其语言表达能力而言具有积极意义。小学语文教学期间,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擅于寻找机会,引导学生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储备针对词汇或是与语句予以合理的解释,并总结阅读材料或是某一段落的基本内容。或是通过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令学生能够于课堂之中更为自由且充分地表达自身观点。而只有当学生具备的优秀的阅读能力,才能满足教师提出的要求,利用合理的语言表达,向教师表述自身思考结果。
  二、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具体方案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阅读教学首要工作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当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便会从被动地学习状态转化为主动的学习,产生阅读的欲望以及动力。就目前而言,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言,小学生整体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以确保其长期自发性的参加阅读训练工作。当学生产生阅读鹅兴趣和欲望,其会逐渐养成主动阅读的意识,进而形成阅读积极性以及主动性,阅读能力也会随着学生阅读量的提高而相应提高。
  教师可采用如下三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讲故事。小学生本身掌握的词汇与句型相对较少,且没有构建相对健全的认知体系。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考虑学生接受能力,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课程内容或是阅读材料内容,以引发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好奇,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其次,设计情景。小学生理性思维发展较慢,往往是依靠感性思维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景,以令学生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并引发学生阅读材料的兴趣。最后,开展课外活动。教师可以尝试开展同阅读材料或是教材文章有关的课外活动,以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一颗为例,教师便可以在课程教学结束之后,于课后开办主题讨论活动,要求学生对比自身生活水平同卖火柴小女孩之间的差异,同时引导学生表达自身所思所想,并要求学生以此为基础写作读后感,之后于班级内评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同样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热情与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收集大量同课程内容有关的报刊供学生集体阅读,并要求学生在阅读之后发表自身关于文章的理解与认知。同时,教师也需要为学生适合阅读的环境与氛围。以课程《十里长街送总理》一颗为例,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朗诵比赛,主要针对“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教师要求学生理解课文之中含有的感情,并有感情的大声朗读出来,同时教师可以寻找一些较为哀伤的乐曲,为学生朗诵配乐。及时还可邀请不同学生对该节内容进行朗诵,以便学生能够对文章之中含有总理逝世之后的悲痛之情有更深的感悟。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有感周总理的资料以及当时的情景,引起学生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使得学生更为能够感悟当时十里长街中人民的心情。如此一来,学生自然愿意主动阅读该篇课文,并揣摩朗誦时应采用的情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关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也极为重要。阅读能力不仅反映了学生语文素养,还同学生写作能力、理解能力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教师不应忽视阅读能力的培养。故而,作为语文教师,应明确针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等具体方案与措施,提高阅读教学工作的效率,以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文霞.试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中国新通信,2018,20(17):198.
  [2]宋晓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教育科学(引文版):00299-00299.
  [3]陈巧艳.把握关键词句是阅读的重点——试论如何培养小学生挖掘语文阅读关键词句的能力[J].考试周刊,2015(104):47-47.
其他文献
◆摘 要:独立思考能力是解决数学问题之基础,是学生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标对小学数学课改的具体目标。数学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小学教育中占重要地位。因此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数学培养起来是必要的。本文将主要围绕如何在通过小学数学教育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对策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小学生自己通过所学的
◆摘 要: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其教学质量如何直接会影响整体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但从目前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之深入分析,提出有效的优化之策,促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的同时,为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奠基。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问题;优化之策  新时期教育改革越来越注重小学教育的发展,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提升小学生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严谨性,这一学科特点对学习者的逻辑思维提出了较高水平的要求,很多小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也有部分学生由于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而逐渐对数学产生厌倦抵触的心理,这对他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本文主要围绕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習心理特征进行分析,以寻找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找到有效学习数学的方法。  
教育工作是立国之根本。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与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对相关教育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小学英语语音教学越发重视。作为小学教育阶段重要组成部分的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其高效课堂课程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受传统方式影响,一直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采取灌输式教学,导致小学英语语音教学课堂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课堂无趣乏味、缺少建设性、老师素质不高、小学生参与较少、课
期刊
◆摘 要:随着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一步提升授课的有效性,整体提高的授课质量,是每一个教师需要探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践探究中,营造趣味性的教学氛围、引入多元性教学手段、合理性的教学拓展等教学尝试,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探究分析  在以往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多考点分数,
◆摘 要: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诸多“留白”情况,而语文教材中存在的此种“留白”现象,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室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教师通过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内容,可以丰富自身的教学资源,并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通过“留白”、“补白”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大幅度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本文立足小学语文教学课堂,通过
◆摘 要:当今时代,人们愈发认识到文学素养的重要意义。小学是一个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好时期,也是培养一个人的优良品德的阶段。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有效的问题,就会更加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问题;技巧  当今时代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人文素养的认识也愈发深刻
◆摘 要: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形成了思维定势,课堂上跟着教师的思维节奏,认为教师所讲的知识就是权威。实际上数学是利用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不同的学习主体对问题的思考方式也不同,所以在题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题型设置为开放性题目,引导学生打开思维,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开放题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除了要求学生实现双基目标,还要求对学生
◆摘 要:读写结合教学是目前广大小学语文老师都在深入研究的课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误区,局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为此,本文先对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策略,仅供相关教育研究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小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奠基阶段,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都要在这个阶段打好基础。
◆摘 要: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教师不僅需要做好课堂教学工作,还应该加强课外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对自身掌握的语文知识进行灵活使用,强化实践教学工作。本文结合相关概念,就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核心素养;提升策略  小学语文以基础知识的教学为主,内容相对简单,如果教师将目光单纯的局限在课本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