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这篇论文主要讲述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方言中的一类特殊词,目前这类词还没有被划分到實词和虚词任何一类。笔者在文中暂时将这些词并且归入到语气词这个虚词小类。这类词有自己特殊性和用法。首先是对这类词的一个概述,例举出具体的常用词。本文主要依据“陈述、感叹、疑问、应答”四种语气对这类词进行分类,并且通过大量的举例来描写。笔者从现代汉语语气词入手,将当地方言中的这类语气词和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进行对比,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对《人间天堂》的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作者得出翻译策略是以目的论原则为最高原则的,不同的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所得出的翻译文本也是不同的。 关键词:《人间天堂》;目的论;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2--01 一、引言 《人间天堂》是由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所创作的一
摘 要:《比比·哈尔达的婚事》选自美籍印度裔女作家裘帕·拉希莉的短篇小说集《疾病解说者》,讲述了印度一个村子里患病的孤女比比·哈尔达极度渴求婚姻,但在堂兄堂嫂的剥削和村民们的虚伪帮助下,最终无果的故事。文章从堂兄的压榨、强奸者的迫害、比比婚姻观的前后变化三个方面,分析女主人公所遭遇的男性压迫,结合印度社会的女性生存现状,解读出作者期望男女平等、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关键词:男性压迫;男女平等;《
摘 要:超自然因素在戏剧中的运用并不罕见,它是作者将自己的幻想化为具体的舞台形象,直接参与舞台表演,给予观众以视觉、心灵的冲击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要素。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牡丹亭》和《窦娥冤》两部作品可以说是超自然因素运用的典型代表。而在印度文学作品中,迦梨陀娑的七幕剧《沙恭达罗》也十分典型,并与中国文学形成鲜明对比。 关键词:超自然因素;戏剧 作者简介:于静(1998-),女,汉族,山西大学
摘 要: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改编自刘震云的同名小说。小说本身具有冯小刚电影的特点,在夸张的幽默外表下,这是对现实社会的嘲弄。电影在运用艺术手法的基础上,对原著进行一定的改编,使得作品不违背原著的现实主义和人文关怀的同时,也具有典型冯氏电影的艺术特色。本文从电影的方框和镜头语言的应用出发,分析了“我不是潘金莲”的审美维度。 关键词:电影艺术;方圆画幅;镜头语言 作者简介:王路(1994-),男,
摘 要:《安提戈涅》是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之一,塑造了安提戈涅和伊斯墨涅两个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其中,伊斯墨涅具有典型的女性气质,与此相对,安提戈涅则展现出去女性化的一面,本文拟从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理论和福柯的规训理论出发分析安提戈涅的悲剧性。 关键词:安提戈涅;去女性化;规训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2--01
摘 要:西方学术界一贯主张将审美活动并入实践活动进而实现两者的互动前进,这一主张在汉语口语审美中同样适用。汉语口语是汉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历经运动演变而保留下来的语言载体,这是一个无法更改的事实,它遵循的审美规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也是其审美特征缤纷多样的主要原因。汉语口语具有附庸美、符号直接性、内在性、具象性等特征,本文中我们就对其特征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汉语;口语;美学;审美 [中图
摘 要: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团体,词汇作为语言中重要的建筑材料,最能展示改团体的文化。“婚礼”从词源上来说是指出婚礼的時间,wedding从词源上来说是表明婚礼的地点。在婚礼的流程我们也能看出中国更加重视家庭而英国更重视结婚的个人和宗教上的祝福作用。本文以婚礼为契机,来探究中英国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以期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词源;婚礼;差异;文化;原因 作者简介:陈晋玮(1993-
摘 要:社交指示语是一种语言表现,在传达一定社交指示信息的同时,还能够反映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面貌。社交指示语指那些能够反映交际双方不对等的社会身份和关系的词语和语法类别。社交指示语包含以下五个部分:谦辞、敬语、称谓语、通用称呼语、人称标记。本文拟从汉语社交指示语的定义和范围入手,探讨每种汉语指示语背后的文化因素。 关键词:汉语社交指示语;定义;范围;文化因素分析 作者简介:杜秋爽(1993-
摘 要: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友谊”本身属于普遍性的语文、文化概念,从不同层面出发,对“友谊”的理解也不相同。本文首先分析了观念是语言文化学的核心概念,同时阐述了语言文化学的“友谊”观念,最后总结了全文,仅供参考。 关键词:“友谊”观念;俄语;语言文化学 作者简介:比力克·赛买提(1989.7-),维吾尔族,新疆人,硕士研究生,新疆财经大学助教,研究方向:俄罗斯语言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