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其不意,走出精彩人生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s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28年,王韬出生于江苏某县的一个教师家中,母亲对他极为严格,四五岁时,王韬就会背《三字经》《千家诗》了。可以说,王韬从小接受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受的是旧式教育,按说他应该可以在科举之路上有所成就。
  可惜,王韬17岁参加高考时,因发挥失常而名落孙山,再加上家道中落,父亲没有能力挣钱养家。于是,王韬办了一个学习班,靠为其他学生补习功课补贴家用。父亲希望他可以边办补习班,边复习功课,争取来年继续参加高考,王韬却坚决不考了。
  后来,王韬到上海寻求发展,以他的才华谋个抄写文书之类的稳定工作应该不是难事,他却总往洋人堆里混——他被当时传播进来的西方文化及科学技术深深吸引了。恰好,英国著名汉学家理雅各准备将中国的《四书》
  《五经》翻译成英文介绍到外国去,正缺一位精通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才,王韬应聘并被录取。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王韬不顾父母反对,干脆脱掉长袍,剪掉小辫子,不仅穿得西装革履,而且满嘴吐洋文。当然,他在此领域混得也不错,后来更是和理雅各共同合作,将中国的《左传》《易经》等翻译出版问世,让外国人认识并了解到了中国悠久的文化。
  因为接触西方文化,他骨子里对当时的清朝统治便有所不满,于是上书献计献策,却触怒清廷,遭到了通缉。王韬不得不为自己的一时冲动买单,开始了漫长的流亡生涯。
  在海外流亡的日子里,王韬先后去过新加坡、苏门答腊等地,其间,他考察当地民俗,写出了让国人了解世界的书籍《扶桑游记》。
  虽然是被自己国家扫地出门的,可王韬还是心系故土,时刻准备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国家不给机会,就自己创造机会。王韬常常去英国议院参观,有时还去旁听人家开会,研究外国发展史,并为此写下《法国志略》《普法战纪》等书籍。一个中国培养出来的旧式文人却以开阔的眼界,写出了让世人惊讶的文史巨著,实在了不起。
  后来,王韬干脆冒着风险,辗转回到香港。為了进一步宣传新思想,王韬认为必须具有独立自由的传播途径,为此,他花大钱买下中华印务总局,并在此基础上正式创办了《循环日报》。然后,他就开始在自己创办的报纸上搞宣传了,一发而不可收。
  1887年,经过李鸿章默许,王韬终于回到故乡。彼时,他已经是一位60岁的老人,在外颠沛流离这么多年,应该好好歇歇了,可王韬却不肯,上海某学院缺一位德高望重的校长,对方发来邀请函,王韬就立刻走马上任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王韬首先废除了旧式教学方案,重新制定了教学内容,不再单纯地让学生了解西方,而是真正地去学习西方文化。此举遭到守旧人士反对,王韬却顶着骂名强制实行。王韬还在学院开设小学课程,并招收小学生——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是他教育改革的宗旨。于是,一大批新式知识分子从这里成长起来,王韬也因此被人广为熟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之一。
  从私塾启蒙成长为学贯中西的学者;从满嘴“亡乎者也”华丽转身为英文翻译;从一介布衣书生成为爱国志士,王韬每一步都走得出其不意,不知不觉竞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路。
  编辑/夏涵
其他文献
婉容的表妹王敏彤出生时,大清已经风雨飘摇,但她依然是那个时代尊荣无限的格格。她漂亮、温婉,举手投足间,皆是大家闺秀的风范,自幼又深得父母宠爱,她像一颗耀眼的明珠,闪着熠熠光芒。  若不是遇到溥仪,她的人生应该会是另外一番美好光景,可命运有时候就是喜欢在不恰当的时候,把不恰当的人推到你面前。  1922年,王敏彤的表姐婉容嫁给了溥仪,成为清朝最后一位皇后。那一年,王敏彤还是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她站在热
个人简介:爱说、爱笑、爱看书,最喜欢把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变成美妙的文字。这就是我,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积极向上、多才多艺的女孩。  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  从花园墙角开始,向前走三步,再向左走六步,最后向后走五步,你会发现一棵小小的青色植物,这就是猫界的圣物——圣藤。在猫界盒子月小鱼干日,所有的猫都会向圣藤许愿,如果心灵够纯净,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礼物。  圣藤节前一夜。  “卡琳达奶奶,”
很久很久以前,千里苗岭年年干旱少雨,热得像个蒸笼,闷得人透不过气来。苗岭有山,山上长不出树木花草;苗岭有田,田里种不了五谷杂粮……人们盼啊盼啊,盼望哪一天能天降甘露,浇灌这片被烈日炙烤得冒热气的土地。  叭都苗寨有一个名叫石龙的少年,身强力壮,英俊漂亮。他有一副好心肠,乐于为父老乡亲排忧解难。眼看着凶恶的旱魔在苗岭肆虐逞威,多少苗家儿女被活活饿死,石龙决心要找到清泉水,让苗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爸爸说  作业就是怪兽  于是  我想了很多招数  要打败它  躲呀,藏呀,拖呀,故意忘记呀……  统统都没用  有一天  终于被我发现了  它的小秘密  原来  作业怪兽  最怕我认真时的樣子
脂砚斋在《红楼梦》第二十一回的批语透露:湘云小时候是和宝玉一起跟着贾母住的,自打黛玉进贾府后,湘云再来贾府,就和黛玉一起住了。从这里看,湘云应该和黛玉的关系很好。但是很多读者都对湘云和黛玉拌嘴、湘云最服气宝钗等情节记忆颇深,那么,湘云为何会突然疏黛玉、亲宝钗呢?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第一次侧面表现了湘云和宝钗的关系:湘云在贾府住了两日,要回去,贾母说“等过了你宝姐姐的生日,看了戏再回去”,湘云“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红五军团是全军的后卫,而红五军团的第三十四师则又奉命作为红五军团的后卫,因此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肩上的责任十分重大。  陈树湘是长沙人,家中以种菜、宰猪、帮厨为生。因为他每天要去一岭之隔的清水塘挑水送菜,因此认识了住在那里的毛泽东及其妻杨开慧等人,并深受其革命思想的影响。20岁时,他终于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生涯,并以善战善守誉满红军。  长征开始后,
一  德国人想造战列舰,但是英国、法国不准。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被迫签了《凡尔赛和约》,不被允许造战列舰——事实上别说战列舰了,1935年之前德国连潜艇都不准有。  郁闷的德国人只好把1910年以前的几艘老船开着玩。《凡尔赛和约》还要求,就算老船报废,你新造的替代船也不能超过1万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280毫米。  德国人于是发了狠——用1万吨的船安上279毫米的炮,把装甲搞得厚厚的,续航能
清末,清军在打白刃战时,常常将辫子缠于脖项,借以躲避刀砍。所以军人的辫子较粗,如发少则搭以假发,或加黑丝线,以“壮其形态”。不过,留辫子也有留辫子的坏处,一旦被人抓住了,挣不脱、跑不掉,只能听命于对方。  有形的辫子被人抓住了,只能乖乖就范,若是无形的辫子被人抓住了,结局也八九不离十,只能向对方俯首称臣。嘉庆就是一个善抓无形辫子的高手。  嘉庆处理和坤一案时,仅要了和珅一人的脑袋,其他同党基本被免
释迦牟尼在波罗奈城郊外首次说法后,其雄辩的说辞、精深的妙理,特别是其博爱的精神吸引了许多劳苦大众。转眼间,僧团的数量就达到了数千人。众多的外道(其他宗教)无法阻止信众的流失,只好将舌头当作毒剑,向释迦展开了疯狂的攻击。当时最流行的谣言是“释迦是印度教守护神的化身,每日说法为的是将恶人引入万劫不复的轮回!”然而,这种奇谈并没有吓住大众的皈依之心,反倒给释迦增添了额外的神性光辉。  见释迦的地位绝难动
迪士尼动画片《疯狂动物城》一上映,就有以绝佳口碑横扫全球之势。这部电影中有非常多的彩蛋,如果观众不细心或不懂某些经典梗的话,恐怕很难发现。  彩蛋一西装革履的仓鼠职员们工作的地方叫“雷明兄弟银行”——显然,这里恶搞了2008年在金融风暴中倒闭的雷曼兄弟公司。  彩蛋二为什么树懒管车呢?它们所在的车管所在美国的办事速度被很多人吐槽慢得不能再慢。  彩蛋三致敬部分來了。黑帮老大Mr.Big的做派,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