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 治病救人显神通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i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黄属于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寒、味苦,有泻火解毒、攻积导滞、行瘀通经之功效。由于本品药力较大,尤其生用药力更大,一向被喻为“峻利猛烈,长驱直捣,斩关守门”的药品,故又有“将军”的称号。此药使用得当,又往往能发挥“将军”的神威,把患者从危急的状态中解救出来。
   袁枚是清朝著名诗人。有一年,他患了痢疾,医生用人参、黄芪等补药为其治疗。不料病情恶化,袁枚腹痛不止,大便极少,排出的几乎是脓血,脉搏很快,命已垂危。当医生束手无策,家人已开始暗中料理后事时,袁枚的一位深明医道的老朋友张止原闻讯前来为其诊治。
   张止原认为袁枚患的是实证,主张停止补药,改用制大黄(生大黄经蒸制而成,药力稍小,主要用于清湿热、祛瘀血)。医生们听了大惊,纷纷说这种“虎狼之药”绝对用不得,否则将大破元气,后果不堪设想。但是,袁枚考虑以后说:“我的病是服了补药以后才明显加重的,可见不是虚证。张先生是我的好朋友,他详细观察以后才提出用大黄,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他既然有此胆识,我如何不敢用?”于是,袁枚大胆地服下了张止原的方药。仅服了3剂,病就霍然而愈。为此,袁枚赋诗一首:“药可通神信不诬,将军竟救白云夫。医无成见心才活,病到垂危胆亦粗。岂有鸩人羊叔子,欣逢圣手谢夷吾。全家感谢回生力,料理花间酒百壶。”
   无独有偶,清代名医徐大椿也用大黄治过一位74岁的患者。患者因外感挟食滞,曾经请过好几位医生治疗,均采用补中益气法,以期中气旺盛后食滞消除。不料患者的病反而日见沉重,连续一个多月不吃少睡,呼吸粗而急促,甚至一闻到饮食气味就恶心、呕吐,只能靠喝人参汤维持生命。徐大椿为其诊断后说:“这个病非用生大黄消导不可。”果然,患者才服了一次,当晚就呼吸平稳,一直安睡到天明。第二天继续服药,排出了少量极臭的宿便。第三天清晨,睡了一天一夜后患者竟然能够起床扫地了。之后,患者食欲逐渐增加,精神也慢慢恢复了。有人向徐大椿请教个中原因,他说:“伤于饮食的人厌恶饮食,只有把滞留在腹中的食物消掉,食欲才能恢复,疾病才能治愈。所以,我用大黄来直捣病源。”
   大黄的妙用还有很多。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十一月,蒙古成吉思汗攻占灵武县,各兵将争着抢掠财物,只有大臣耶律楚材取了许多大黄。不久,军中发生瘟疫,药物奇缺,耶律楚材取出大黄治疗,终于控制了疫情,救活了几万人的生命。当时,军中盛传耶律楚材能未卜先知,连成吉思汗也视他为神仙。其实,《黃帝内经》中早就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和“劳倦伤脾”的说法。士兵战斗频繁,自然疲劳;多食酒肉,又伤了肠胃,疫情正是由病邪与人体的这种情况引起的。现在用大黄泻去实邪,釜底抽薪,立见成效。
   大黄内服可疗疾祛痛,外用亦是一味良药。如研末可治黄水疮、湿疹等皮肤病;与陈石灰同炒至桃红色,研细后撒于伤口,可止创伤出血。配地榆研末油调后外敷,治疗烫火伤颇效。唐朝王焘的《外台秘要》中有以大黄为主药的“九物大黄薄贴”,专门外用治疗痈疽发背。南宋洪迈的《夷坚志·甲志》也载:“捣生大黄,调以美醋,敷疮上,非唯愈痛,亦且灭瘢。”说明用大黄治疗疮疖疔毒,既能止痛消肿又不留瘢痕。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文言文教学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把课文肢解,使语文课成为文言知识梳理的讲堂。其实细心的教师往往能够从文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开创更符合语文学科教学的方法,如《五人墓碑记》这篇课文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开展有效的文言文教学。  关键词:教学角度;文言教学;主题解读  在校内公开课上,不少教师喜欢执教《五人墓碑記》一课。在个别访谈时,不少教师认为这篇课文涉及不少重要的文言
【摘 要】 以我国退市制度变更为分析视角,考察了退市制度变更背景下不同时期各类盈余管理方式对ST类上市公司“摘星摘帽”的影响。研究发现,单一退市标准制度下,自“戴星戴帽”至“摘星摘帽”期间,同真实盈余管理相比,ST类上市公司管理层偏向于通过应计盈余管理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实现“摘星摘帽”。多元化退市标准制度下,自“戴星戴帽”至“摘星摘帽”期间,同应计盈余管理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相比,ST类上市公司管理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用来表示停顿、语气等重要作用,因而在阅读教学中,特别是文言文及诗词翻译中,更不容忽视,必须要考虑到语气语调的问题,否则往往会造成曲解文意。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选取了《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其中有这样一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句中没有什么疑难词语,故各种选本对其注释都很少。相当一部分人是这样理解的:“还记得吗,我们到江中游泳,奋力击水,激起的浪
60多岁的刘先生五六年前在其右侧面颊近鼻部发现一个黄豆大小淡褐色的斑块,刘先生自以为是老年斑,一直未治疗。近来皮损稍有扩大,出现浅表糜烂,到医院求治。经详细询问病史,并行皮损活组织切片,确诊为基底细胞瘤。   基底细胞瘤是侵犯皮肤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在皮肤癌中很常见,好发于50岁以上的人,多发于面部,主要在眼眦、鼻部、鼻唇沟和颊部。常为单发,偶有多发。早期为表面光亮具有珍珠样隆起边缘的圆形斑片,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传播中的“把关人”,在教学活动中占有主导地位,对教学工作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然而探究现今文言文词汇教学的现状,发现不少教师存在以下一些错误的观点。  一、完全信任注解  常有教师认为:教材中对文言文的注解十分详细,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凭借工具书和注解阅读记忆,教师的讲解属于复制注解,是完全多余的。  学生对课本中注解的记忆是非常机械化的,加之课本的注解有时不全面,很多词语对于高中生而言
摘要:结合教学实践经历,探索把中学作文教学中的得失与教材解析相结合,构建网络环境下的作文训练。通过用课文教学分析来指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写作, 引导学生多向经典课文学习,学会联系日常生活实践,培养学生从现实中获取写作素材的能力,激起学生写作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例探;网络资源平台;写作训练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各种
摘要:《羚羊木雕》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所选的一篇散文,文章最大的特点便是人物多、对话多,而且始终围绕羚羊木雕这个核心展开,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来进行教学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角色扮演法;羚羊木雕;语文教学  一、文本角度的必要性  1.文体特点——众多的人物与丰富的对话  首先,不同的教学文本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设计。《羚羊木雕》是一篇阅读型课文
摘要:诗歌创作极为凝练、含蓄,诗人并不直截了当表达情感,或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物”成为情感输出的媒介,诗人以物的口吻进行感情升华的长跑。而这里的“物”便是我们所说的“象”,象是搭起诗歌巢穴的枝。高中诗歌阅读鉴赏课堂中,意象的解读是学生开启诗歌语言的钥匙,教师要使每一位学生拥有这把钥匙,有效地对诗歌进行审美。  关键词:高中诗歌;阅读鉴赏;意象解读;诗歌语言钥匙  诗歌的意象有时候是生活中真实存
摘要:教师对“提问时机”的有效把握前提是要对学生的具体需求和已有基础进行分析,追求变“式”,把握好提问的恰当时机。一名优秀教师要学会掌控课堂,面对教学氛围的低谷与尴尬,善于变“则”,改变规则化的思维定势。语文课堂要讲究韵律和节奏,调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让语文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关键词:变“式”;变“则”;变“奏”  一、提问设计上:把握时机,追求变“式”  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真实状态
詩人海子写道:“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劈柴,喂马,周游世界……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我特别喜欢这句“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这是诗人特有的语言,写出这样诗句的人心中一定有着对生活的热爱。  而我真心觉得,我的母亲,是一位生活艺术家。母亲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诗人,因为她会给每道菜取个温暖的名字。母亲把粮食和蔬菜当素材,创作出一首首生活的诗歌!  其实,母亲文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