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县革命斗争史略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820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朱德率领的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对毗邻江西省的连平产生了广泛影响,革命思想开始在连平迅速传播。
  连平县位于九连山区,粤东北最高峰——九连山的主峰就在该县。1945年10月,东纵第三支队挺进九连山,点燃九连地区武装斗争的熊熊烈火,留下了中共九连山临时工作委员会旧址、粤赣边支队电台和粤赣报社旧址等革命旧址、遗址。
  为了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成立,连平人民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先后有150多位革命先烈英勇捐躯。
  1924年7月,孙中山命令张民达为师长、叶剑英为参谋长的建国粤军第二师配合友军进攻惠州,开拔连平,攻打叛军李易标、麦胜芳部。7月24日拂晓,叶剑英率建国粤军第二师进攻连平城之战打响,此战击毙叛军师长麦胜芳,守城叛军大乱,死亡百余人,缴械无数。此次战斗,震慑了叛军,极大地鼓舞了连平人民反对封建割据和军阀统治的革命热情。
  一
  1926年,和平县进步青年张觉青、朱梦觉先后来到大湖镇盘石村的弘毅小学教书。一面以教师的公开合法身份从事教学,一面通过教学在青年学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秘密地在师生中传阅《共产党宣言》、《新青年》、《向导》、《孙中山论三民主义》等进步书刊。同时,开办平民夜校,向农民宣传海陆丰、井冈山各地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的形势,传播革命真理。
  1926年底,进步青年邱汉雄来到大湖镇湖东小学开展革命思想的传播,在湖东小学向群众宣传“人人有地耕,人人有饭吃”的共产党政治主张,传播革命言论,播撒革命种子。
  革命的火种开始在连平点燃,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唤醒了沉睡的九连山。革命志士的革命宣传活动,启发了连平人民革命觉悟,激发了连平人民起来革命的热情,引发了连平人民的斗争。
  1927年5月,大湖10多个村庄的300多家佃户在湖东小学进步教师曾碧光、曾树萱的组织领导下,在大湖寨上门“曾氏昭先公祠堂”内集会,声讨地主罪行,要求减租减息,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1933年金斗龙等地的农民在黄叶保、曾石旺、曾宪喜等人带领下发动农民1000多人集会抗议地主逼迫农民高额交租,迫使地主答应农民减租的要求。
  1935年四五月间,虫害特别严重,大片禾苗枯萎,韦屋地墩120多户佃户开会要求折成交租,斗争又一次取得了胜利。
  1935年五六月间大湖盘石的10个村发生了严重虫害,进步农民组织了近200多个佃户在盘石的墩下集会,要求地主减免租谷,迫使地主答应了农民的要求。
  在革命思想的鼓舞下,农民的革命斗争,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民众,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的反动统治。
  二
  1937年7月,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些革命团体和进步青年纷纷来到连平,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进一步唤起了连平人的民族觉悟,激发了抗日救亡热情。
  1938年夏,在广州中山大学读书的连平大湖籍学生曾振伦毅然放弃学业,回到家乡大湖,与进步教师曾方如(曾卓华)等共同组织了“青年抗敌后援会”,有会员200多人,在大湖、三角、忠信一带开展了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38年秋,和平县进步人士黄惊白、张觉青共同组织了“抗日自卫团同志委员会”,并在大湖分别组织起歌咏队、演剧队、舞狮队,在大湖、三角、忠信一带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宣传活动。
  1939年12月下旬,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龙和队20多人从老隆出发进驻忠信、大湖,将队部设在油溪茶壶耳屋,队长颜硕民、队员黄敏、交通员黄克平。
  “龙和队”在油溪、忠信、大湖一带通过办民众夜校、妇女识字班、儿童识字班,采用出墙报、教唱革命歌曲、演街头小戏剧等多种形式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并帮助连平发展中共党员,建立中共党组织。
  在这个时期,连平掀开了革命斗争历史的新篇章,中共连平县党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在连平的开展积蓄了力量,奠定了基础。
  1940年4月,忠信大塘小学的校长吴泓生在铁锤镰刀的党旗下庄严宣誓,成为连平县第一个党员;6月连平县第一个中共党小组在大湖湖东小学成立;9月,连平县第一个中共大湖湖东小学党支部诞生。
  1941年2月下旬的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几个精英聚集在大湖湖西回龙庵小学召开连平划时代的一个会议,研究成立中国共产党连平县工作委员会,庄严宣布“中共连平县工作委员会”成立。由张仁安任县工委书记,曾方如任组织委员,李新民任宣传委员,黄华明任青年委员。工委就如何加强连平的党组织建设、壮大党的队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部署。
  此后,中共党组织在连平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救亡,人民解放运动在九连山下风起云涌。
  “粤北事件”后,连平党组织按照中共南方局指示,执行“隐蔽精干,积蓄力量,长期埋伏,以待时机”的方针,党员执行“勤学、勤职、勤交友”的方针,以各种身份分散隐蔽在各个地方。这个时期连平县党组织和地下党员没有放弃斗争,继续从事隐蔽时期的革命活动。
  1943年3月间,后东特委派五华地下党员邓基到忠信柘陂华南小学以教师为掩护,进行地下革命活动,开办农民识字夜校和青年救亡读书会,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激发群众的革命热情。在华南小学健全了党组织,成立了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小组。教师支部书记张增珠,学生党小组长吴建昌,共有党员10余人。党组织在黑暗中得到进一步壮大。
  1943年春,反动地主强行到马屋背后的山上开采煤矿,煤浆流入马屋农田,造成污染,土地无法耕种。马屋民众联名到县府控告,反动地主不但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派兵镇压马屋民众。马屋民众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与反动地主开展了坚决斗争,组成“马刀队”,奋起抗击敌人袭击,杀死地主反动武装40多人,伤五、六十人,奏响了隐蔽时期我党坚持斗争的凯歌。   1944年10月,党组织恢复组织活动后,连平大地迅速掀起了革命斗争和抗日救亡的高潮。
  1945年4月24日,我党领导的“新丰人民抗日游击队”成立,连平县的溪山镇叶少雄以及隆街等地进步青年10余人参加了这支抗日队伍。成立了叶少雄中队,又称连南队、飞虎队,一直活动在新、连、河、龙边境,直到全国解放。
  在我党的领导下,九连山下,连平大地开展了抗击日寇入侵的如火如荼的斗争。
  1945年6月,日寇分三路分别从新丰、河源、翁源县入侵连平。当地军民英勇抗击日寇入侵。新丰人民游击队和连平人民武装在隆街百叟打伤日军7人。
  1945年6月9日,一场抗击日寇入侵陂头的战斗在普安村激烈展开。
  6月9日拂晓,一股日军100多人从翁源乌泥坳经树子坪,取道梯子岭进入陂头的普安村。村中青年谢泮飘闻讯,立即指挥村民搬来木头顶实大门,然后登上楼阁,举起“七九”步枪,打死了3名正往大门冲来的日军,吓得敌人缩回山上,用机关枪、步枪一齐向瓦楼开火,楼顶上的瓦面被打得支离破碎。村中其他枪手分头守在四个楼阁,拿起枪支,利用枪眼、窗户和各种有利地形,机智勇敢地打击来犯之敌,他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日军晕头转向,稍一抬头,或略一近屋,就中弹毙命。战斗一直从早上打到傍晚7时多,村民越战越勇,枪声时起时伏,战斗场面非常壮烈。这次战斗,普安村民共打死打伤日军30多人,仅谢泮飘一人就打死打伤了20余名鬼子。
  此战大捷,极大地鼓舞了连平人民抗日信心。
  三
  抗战胜利后,为了建立新中国,广东全面恢复武装斗争。中共连平县地方组织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组织人民武装,参加游击战争,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进攻,不断开辟游击根据地,解放斗争和人民解放运动在九连山下,连平大地蓬勃开展。
  1945年10月3日,东江纵队第三支队从惠阳镇隆起程,挺进九连山,行军20多天,冲破了敌人的层层阻击,于11月3日,三个大队共600余人,到达预定集结的地点—和平热水新洞,建立九连山武装斗争根据地,点燃武装斗争的熊熊烈火。
  为了扩大部队,连平地下党组织积极发动青年党员、进步学生参加部队,协助部队在地方开展武装斗争,这时期,连平参加部队的有曾坤宜、曾荣资、曾坤延、曾宗、曾崇道、曾娘建、曾坤宏、曾建初、曾宜恩、曾勤义、曾雅芳、曾坤成、麦惠娜、曾光奎等14人。
  为了实现和平,东江纵队第三支队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以及“双十协定”的精神,奉命于1946年夏北撤到山东烟台。连平县参加北撤的人员有曾方如、曾娘建、曾坤成、曾雅芳、曾勤义、曾宜恩、麦惠娜、曾光奎、曾坤宏九人。其余的留下地方坚持斗争,或通过关系到外地读书或经商作为掩护,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东江纵队第三支队北撤后,连平县党组织继续开展革命斗争。邓基任连平县特派员,曾献章任连平县副特派员。1946年9月成立“中共大湖总支委员会”,曾献章任总支书记,曾辉寰任组织委员,曾方如任宣传委员,坚持开展地方革命斗争。
  部队北撤后,留下58人,组成了“连(平)和(平)人民自卫大队”,大队长王彪,政委吴毅,副大队长陈实棠,政治处主任林镜秋。并成立了中共九连区临时工作委员会,由吴毅任书记,王彪任副书记,陈实棠、林镜秋为委员。留下的58名革命战士在九连深山密林中隐蔽,住茅房,吃野菜,风餐露宿,在莽莽九连山区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这是58颗播撒在九连山中的革命种子,这是58面飘扬在九连山上不倒的红旗。
  1946年10月初,分散隐蔽的三支小分队到和平县东水乡的大山赵公庙集中,召开“中共九连山区临时工委”的扩大会议,高举“连和人民自卫大队”战旗,开展游击战。
  1947年初开始,根据广东区委制定的“实行小搞,准备大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稳步前进”的战略方针,连平党组织恢复了武装斗争,在九连山下开展了反抗“三征”,不断扩大武装队伍的斗争,掀开了解放战争的壮丽篇章。
  1948年8月,广东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成立,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成立,1949年12月,东江第二支队第五团改编为连平县武装大队。
  在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中,连平大地处处留下了战斗足迹:曲塘坳伏击战、岑告山反击战,大湖、三角、田源、隆街、陂头、贵东等地破“围剿”,反“扫荡”战斗;鏖战塔岭山,大田夺机枪,激战狮脑山,攻打“阳隆和”、智取忠信镇、迫降白云楼,解放连平城……,一场场战斗,一串串足迹,一曲曲赞歌,连平人民诠释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人民解放斗争画卷,谱写了气吞山河、英勇悲壮的壮丽诗篇。
  1948年11月15日广东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第三团,由严尚民、郑群、曾志云等率队以诱敌深入、包围聚歼的战术,在大湖绣缎狮脑山伏击国民党保安一团加强连,战士们士气高涨,组织敢死队,尖刀班,开展火线入党,写血书等立功创模活动。战斗异常激烈,此役敌军全连覆没。毙敌80余人,俘敌40余人,缴获轻机枪4挺,长短枪50多支,掷弹筒5支,手榴弹数十颗,子弹2000多发及军用物资一批。在战斗中,粤赣边支队朱振汉等7人光荣牺牲。大湖狮脑山战斗是九连地区扭转战局的一次重大胜利,是震撼岭南的九连地区五战五捷其中的一场大捷,载入了广东人民革命史册。
  随着人民武装斗争蓬勃开展,连平境内的解放斗争节节胜利。1949年1月,连和县人民政府成立。6月2日中共连平县委、连平县人民政府成立。从此,连平人民迈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
  革命人物
  曾献章
  (1911-1991),连平县大湖镇五禾村人,广东老隆师范毕业。1940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平县副特派员、连和县分工委委员等。解放后先后任中共连平县县委委员、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广东省交通厅科长、海南师范校长等职,1972年退休后回原籍定居,1991年病故。
  吴泓生
  (1913-1976),又名连芃,连平县油溪镇大塘村人。1940年在本村小学任校长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连平县第一个中共党员,后任大塘小学党支部书记。解放后历任连平县工商科副科长、公安局秘书股股长。1952年土改整队被“清洗”回家。1953年后多次含冤入狱,1976年在狱中病故。1983年获平反昭雪。
  叶少雄
  (1921-1948),连平县溪山镇百高村人。194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以教师职业掩护,从事革命宣传活动。1943年4月因叛徒告密被捕,先后关押于韶关、衡阳。1944年9月,从衡阳监狱迁往贵州途中趁乱逃回家乡。1946年创立革命武装江北人民自卫总队连南队(后称飞虎队),任队长。1948年6月3日在田原水西战斗中为掩护战友英勇牺牲。
  吴建昌
  (1924-1948),连平县忠信镇柘陂村人,学生时代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4年参与创办《火花报》。1947年参与创立大湖、忠信地区人民武装追击队,任指导员。1948年9月15日在九连护送部队报社、电台人员转移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欧阳珍
  (1923-1949),连平县三角镇人。1947年参加革命,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民兵班长,大湖、忠信地区人民武装鸿雁队小队长、排长,广东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第三团桂林大队第三中队副中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第三团机炮连副连长、连长等职。参加了多次战斗,战斗中表现英勇,曾三次立功,被所在支队评为“模范连副”、“战斗模范”、“战斗英雄”。1949年7月26日在龙川龙母战斗中英勇牺牲。
  叶连鸣
  (1923-1948),连平县田源镇田东村人,1945年冬在连平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秋至1947年5月在田源中心小学任教并暗中开展地下革命工作。1948年成立田源游击队,任游击队指导员。同年4月22日不幸被国民党军逮捕,受尽酷刑,视死如归,几天后在新丰马头英勇就义。牺牲前昂首高唱《国际歌》,充分表现了共产党员的崇高革命气节。
其他文献
摘 要: 任务型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变英语课程过于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形成积极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任务型教学遵循新课标理念和方法,营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厚型双向拉伸聚酯薄膜也越来越被整个市场所青睐,但是由于这种技术在我国刚刚起步,尽管受到了市场的青睐,但是相比国际上来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
当前我国职业高校在教学中都强调能力本位的重要性。英语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也是职业院校的基础学科,在英语教学中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是职教英语必然的趋势。探讨一下
以扎实高效的作风抓好宁波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年计划,对于加快经济社会转型,促进宁波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好落实好“三年行动计划”的任务,必须
《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九年级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五级要求,对词汇的要求则是:“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面对这么大的词汇量,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攻克词汇难关呢?下面,笔者介绍几种有效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一、 利用直观法教词汇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实物介绍新词汇。如
基本案情李某,中共党员,某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刘某的司机。2008年9月,该市花园酒店因违法用地被市国土资源局行政处罚,罚款100万余元。酒店副总经理邓某为减少罚款,经人介绍认
创伤是非产科性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由于围产期生理特点的特殊和对腹中胎儿的顾及,使此期间创伤的处理变得棘手。然而,孕母的生命征稳定直接关系到胎儿的安危,故紧急的评
文章中作者结合自己参与中医药行业垂直搜索引擎“博睿搜索”的开发与实现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从中医药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出发,结合搜索引擎的基本原理,介绍了中医药行业搜
对于未接受药物治疗的Ⅰ期高血压患者而言,当血压水平高于理想血压值时,改变生活方式即可有效地控制血压。通过降低体重、限制食盐摄入、运动锻炼配合DASH 饮食(阻止高血压
针对于低孔、低渗储层,通过实验室评价岩心实验分析成果,常规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并用,提出DMR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并采用致密含气砂岩储层的测井解释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