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信息化教学时代的到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也要求广大英语教师要“学会开发与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等,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那么在探索信息技术支撑下,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就已成为必然。
今年我有幸与高校专家们一起探讨了一节网络与数字化环境下的初中英语写作课教学,主要尝试了移动网络环境下,平板电脑的三个功能:播放ppt、截屏板演和电子作业。
情景描述
本节课选自牛津英语教材8B Unit3的Task,这是一节写作课,其目标是向学生输入一篇介绍英国的范文,之后再让学生输出一篇介绍中国的习作。
首先是输入背景知识。为此,我设计了七个关于英国的填空题,例如:它的组成、地理位置、首都、国王王后的住所、货币和最好的参观时间等。在平板电脑上,我向学生播放了预先做好的幻灯片,展示了这几个填空题和范文中提到的几幅图片,如白金汉宫、大英博物馆和湖区等,让学生填空和回答问题。
其次是学习范文。先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chart, 然后再利用平板电脑截屏板演的功能,给学生分析范文:让学生说出每一段的main idea,并在平板上展示出来,与学生一起学习范文中的生词,并划出useful expressions, 英汉交替展示,强化学生记忆。
最后是发送作业。将提前设计好的一份关于China的chart发送给学生,让学生模仿范文并当堂完成一篇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的作文,选择已提交的作文向全班演示批改。在批改了一份之后,整节课也即将结束。
反思讨论
播放幻灯片
本节课投到教室屏幕上的光亮区域偏小,不能覆盖全部屏幕,且无法调整,导致文字和图片都相对较小。究其原因,是教室投影仪的分辨率和平板电脑的分辨率完全不一致造成的,前者分辨率太大而后者分辨率又太小。解决办法是要有技术和设备上的支持,将二者的分辨率调为一致即可。
其次,我认为如果仅仅是为了播放幻灯片,那就不一定非用平板电脑不可,就用教室里原有的那套多媒体播放,其效果或许会更好,操作起来更加娴熟、快捷。用平板电脑播放,还有一个麻烦就是每播放一步,都要点击一下平板上的那个图标。如果哪一步忘了点击,学生的板子上就收不到那一步的内容,还是要抬起头来看教室屏幕上的投影,与其这样,还不如用原来的多媒体播放。诚然并不是整堂课从头到尾都必须要用平板电脑,教师要学会选择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工具最恰当,只有把平板电脑用在教学中最需要的时候和最恰当的地方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在这一点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
截屏板演
本节课在分析范文这个环节,我使用了这个功能,效果很好。因为提前把范文打成了电子版,做在了幻灯片上,这样就可以把全篇文章拿在手上,展示在学生的每一块平板上。教师在范文上任意地勾画圈点、写文字、画图画,都可以展示给学生,学生在自己的平板上看了教师的展示后,就会很快地在书上的原文原句中找到自己该记的、该划的内容,迅速找到重点、难点和考点,做好课堂笔记,直观便捷,省时高效,这一功能是目前其他的教育技术无法取代的。它省去了原来使用ppt的许多麻烦,不需要插入很多文本框,也不需要做很多自定义动画,更不需要为课前漏做了哪个内容而慌乱不安,教师随时都可以调整、补救,可以说是“随心所欲”,就像在黑板上板演一样。但它又是一块可以随意移动的黑板,也是一块每个人都拥有的黑板。
这里必须要提到的是,传统的黑板板书可以保留,而平板电脑上的截屏板演却不能保留,随着教学内容进入到下一个界面,它也就自动消失。
电子作业
平板电脑上的电子作业,教师可以提前发送给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适时发送。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做好提交,也可以在课后做好提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演示批改,也可以在课后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批改,不受时空限制。谁的作业没有按时上交,教师会一目了然,而不需要像传统作业那样,翻着作业本一个一个地查找。
课堂管理
这节课上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对学生平板电脑的管理问题。尽管教师课前一再强调做好各种准备,但还是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如有的学生平板电脑坏了,有的配套的笔丢了,还有的没电了等等,这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学习效果。所以,方方面面的管理一定要到位。(2)网络掉线。这种情况在其他老师类似的公开课上也曾耳闻目睹,看来有些技术、设备还有待于进一步成熟和完善。(3)教师的操作不太熟练。因为那几天时间紧、事务多,教师课前的操练预演没有到位,导致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小失误,这一点可以通过后续的训练补救。
教学内容
当然,在教学内容方面,如果再要求高一些,本节课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增加一些关于英国文化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多了解一些英国文化,与学生形成互动,那样更加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也更加多彩。
总之,平板电脑是一个有着强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其强大的功能还有待人们进一步发掘,在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上,其效果值得期待。
今年我有幸与高校专家们一起探讨了一节网络与数字化环境下的初中英语写作课教学,主要尝试了移动网络环境下,平板电脑的三个功能:播放ppt、截屏板演和电子作业。
情景描述
本节课选自牛津英语教材8B Unit3的Task,这是一节写作课,其目标是向学生输入一篇介绍英国的范文,之后再让学生输出一篇介绍中国的习作。
首先是输入背景知识。为此,我设计了七个关于英国的填空题,例如:它的组成、地理位置、首都、国王王后的住所、货币和最好的参观时间等。在平板电脑上,我向学生播放了预先做好的幻灯片,展示了这几个填空题和范文中提到的几幅图片,如白金汉宫、大英博物馆和湖区等,让学生填空和回答问题。
其次是学习范文。先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chart, 然后再利用平板电脑截屏板演的功能,给学生分析范文:让学生说出每一段的main idea,并在平板上展示出来,与学生一起学习范文中的生词,并划出useful expressions, 英汉交替展示,强化学生记忆。
最后是发送作业。将提前设计好的一份关于China的chart发送给学生,让学生模仿范文并当堂完成一篇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的作文,选择已提交的作文向全班演示批改。在批改了一份之后,整节课也即将结束。
反思讨论
播放幻灯片
本节课投到教室屏幕上的光亮区域偏小,不能覆盖全部屏幕,且无法调整,导致文字和图片都相对较小。究其原因,是教室投影仪的分辨率和平板电脑的分辨率完全不一致造成的,前者分辨率太大而后者分辨率又太小。解决办法是要有技术和设备上的支持,将二者的分辨率调为一致即可。
其次,我认为如果仅仅是为了播放幻灯片,那就不一定非用平板电脑不可,就用教室里原有的那套多媒体播放,其效果或许会更好,操作起来更加娴熟、快捷。用平板电脑播放,还有一个麻烦就是每播放一步,都要点击一下平板上的那个图标。如果哪一步忘了点击,学生的板子上就收不到那一步的内容,还是要抬起头来看教室屏幕上的投影,与其这样,还不如用原来的多媒体播放。诚然并不是整堂课从头到尾都必须要用平板电脑,教师要学会选择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工具最恰当,只有把平板电脑用在教学中最需要的时候和最恰当的地方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在这一点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
截屏板演
本节课在分析范文这个环节,我使用了这个功能,效果很好。因为提前把范文打成了电子版,做在了幻灯片上,这样就可以把全篇文章拿在手上,展示在学生的每一块平板上。教师在范文上任意地勾画圈点、写文字、画图画,都可以展示给学生,学生在自己的平板上看了教师的展示后,就会很快地在书上的原文原句中找到自己该记的、该划的内容,迅速找到重点、难点和考点,做好课堂笔记,直观便捷,省时高效,这一功能是目前其他的教育技术无法取代的。它省去了原来使用ppt的许多麻烦,不需要插入很多文本框,也不需要做很多自定义动画,更不需要为课前漏做了哪个内容而慌乱不安,教师随时都可以调整、补救,可以说是“随心所欲”,就像在黑板上板演一样。但它又是一块可以随意移动的黑板,也是一块每个人都拥有的黑板。
这里必须要提到的是,传统的黑板板书可以保留,而平板电脑上的截屏板演却不能保留,随着教学内容进入到下一个界面,它也就自动消失。
电子作业
平板电脑上的电子作业,教师可以提前发送给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适时发送。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做好提交,也可以在课后做好提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演示批改,也可以在课后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批改,不受时空限制。谁的作业没有按时上交,教师会一目了然,而不需要像传统作业那样,翻着作业本一个一个地查找。
课堂管理
这节课上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对学生平板电脑的管理问题。尽管教师课前一再强调做好各种准备,但还是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如有的学生平板电脑坏了,有的配套的笔丢了,还有的没电了等等,这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学习效果。所以,方方面面的管理一定要到位。(2)网络掉线。这种情况在其他老师类似的公开课上也曾耳闻目睹,看来有些技术、设备还有待于进一步成熟和完善。(3)教师的操作不太熟练。因为那几天时间紧、事务多,教师课前的操练预演没有到位,导致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小失误,这一点可以通过后续的训练补救。
教学内容
当然,在教学内容方面,如果再要求高一些,本节课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增加一些关于英国文化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多了解一些英国文化,与学生形成互动,那样更加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也更加多彩。
总之,平板电脑是一个有着强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其强大的功能还有待人们进一步发掘,在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上,其效果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