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语文脉搏,掌握读写能力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yy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逐渐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在语文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想要提升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实效,应该从读写之间的关系入手,落实到读写的训练中。通过对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核心素养提出了小学语文读写训练的具体策略,以提高读写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读写训练;策略研究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往往结合在一起,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的培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过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往往将阅读与写作分开,当成两个单独的内容来教学,导致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要想提升读写结合的实效,可以从寻找读写结合点、训练读写思维、深化文本认知以及拓展读写结合面四个方面入手。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读写训练已经逐渐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不过因为教师缺乏相关的经验,运用尚且不够熟练,不知道从何入手,始终无法实现读写深度结合。读写难以实现深度结合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内容。
   1.读写结合的形式化
   大部分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时候,难以寻找到读写结合的切入点,找不到二者结合的切入点,教师自然无法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深度契合,读写结合教学流于形式是必然的,这是语文教师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时急需解决的问题。
   2.缺乏行之有效的指导
   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扮演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一些可行的指导策略。但是学生知识接受效率低或者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存在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准确掌握相应的知识点以及方法,读写结合教学难以高效展开,常常会出现学生表述不清自己的想法,或者表达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等问题。
   3.无法掌握读写结合的契机
   采用读写结合方法的契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很多教师难以准确把握到读写结合的最佳契机,导致此种教学方法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很多教师都是在强行使用这种方法,导致学生内心产生一定的抗拒感。
   通过上面的问题汇总可以发现,小学语文教师对读写结合教学方法是给予足够重视的,且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融入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但是部分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导致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需要对欠佳的手段进行优化,来推进读写结合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具体策略
   1.寻找读写结合点,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习语文的首要任务便是阅读文章。利用阅读的便利,可以让学生将其他作者的优秀文章作为自己写作的资料,整合写作资源,提高自己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情感剖析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选取优质的阅读教材,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作者的思想,从而激发出自己的写作灵感。小学语文教材是编撰者智慧的结晶,里面的文章均是他们精挑细选的结果,可以作为学生阅读材料的不二之选。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语文教材的时候,应该尝试寻找写作的切入点以及灵感,从而开展相关的训练,并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古语有云:厚积薄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相应的感悟,这正是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重要媒介。在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阅读、讨论以及写作的情境,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这一篇课文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找到读写训练的结合点,我着重引导学生对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句子进行分析:“大家能找出课文里哪些句子描写了爬山虎的脚吗?”学生在通读课文之后,分别找出了下面的语句:“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蛟龙的爪子。”等等。大家找得十分仔细。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描写得十分细致,并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此时我让学生仔细思考一下自己家中有哪些动植物,他们有什么特点,可以按照文章给出的生长顺序尝试描写一下。这样一来,学生找到了写作的思路,解决了他们写作难的问题,同时还帮助他们养成了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2.发挥仿写优势,训练读写思维
   仿写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前往自主写作道路上十分重要的一步。仿写可以帮助学生迈出写作的第一步,打好写作的基础。但是仿写也存在一个问题,即仿写不利于读写思维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将仿写与写作结合在一起,实现学生由仿写到自主写作的有效过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先是仿写,然后逐渐加入自己的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主观思想逐渐占据主导,此时仿写就变成了自主创作。当然想要实现这一步,仿写就不能是机械性地写作,而是要适当地激发学生思考,利用有效的训练来强化学生的写作思维。其实仿写更像是一个阅读的过程,学生加深自己的阅读感悟,并将在仿写文章中收获的感悟融入自己创作的内容里,从而让学生写好文章。实际上,在仿写到自主创作这个过渡阶段中,学生会在脑海中逐渐构建出文章的整体框架,这对于写作的个性化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如果将仿写比作基础,那么自主创作就是一种升华。例如,在学习课文《猫》的时候,里面有一段对小猫的人性化描写,让读者读起来倍感亲切,即“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給它挠痒……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吭”。在讲解到这一段的时候,我问道:“同学们,这个段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学生思考了一会儿后说道:“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我紧接着问道:“同学们的家里有哪些小动物呢?”大家争先恐后地回答:有小狗、小猫、小松鼠等。我给大家布置了一个简单的任务:“能不能按照这篇课文中的形式,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具体描写一下同学们各自家中的小动物呢?”首先,我让学生明白了此段落写作的特殊之处,然后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之后,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入手,进行仿写。学生纷纷展开了写作。受到原文的影响,大家写作的内容纷纷都是小动物的行为习惯以及特点,但是在语言以及内容上实现了创新,加入了个性化的思考。    3.情感写作,深化文本认知
   在写作过程中,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自己文章的主题以及素材进行深入的分析,来深化自身的文本认知。现阶段,教师往往更重视学生的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大多数以背诵范文的形式为主,这样一来,学生对写作逐渐产生了一种畏惧心理,认为写作就是背诵,阻碍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的文章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当然这需要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情感的运用方法,不仅要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提升学生写作的能力,从而实现读写结合的双向提升功能。
   例如,在单元主题写作中,要求以“亲情”为主题进行写作。学生感觉到这个主题很难,不知道如何将情感融入其中。很多学生认为是直接阐述对父母的爱,运用“爸爸,我爱你。”“妈妈,我爱你。”这类较为明显的词汇。考虑到学生现在的状况,我决定先让学生品读一下有关描写亲情的文章。其中《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等课文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带领他们学习以细节衬托情感的片段,教导他们想要表达对亲人的爱不一定要在语言上有多么强烈的表示,而是可以通过亲子之间的一些细节来衬托出情感。学生在我的指引下,逐渐了解了写作的方法,纷纷从细节、从小事切入。如“我生病,爸妈是非常着急的,冒着雨将我送到了医院。”“我为了让生病的妈妈开心,努力学习,最终拿到了三好学生的奖状放在了躺在病床上妈妈的手里,妈妈欣慰地笑了。”甚至还有一名学生,从反面的小事来体现亲情:“我偷了邻居家一个苹果,结果被邻居告诉了妈妈,妈妈狠下心来,拿笤帚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通,一边打我,一边训斥我不学好。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妈妈见到我白天被打的伤痕,偷偷地在床边抹眼泪。从那刻起,我白天积累的怒火一扫而空,妈妈都是为我好,我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做个品学兼优的人。”这些都是在学生阅读完相关文章的细节之后,掌握了相关的写作方法,例如从语言描写、写作布局、感情抒发等角度入手,有效地提升了写作的质量。
   4.课程整合,拓展读写结合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完整的教学资源体系。一般来讲,课程资源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内容,分别是课内训练、课外训练以及生活训练。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整合课内外的读写训练素材,充分发挥出读写结合训练的作用,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个人是非常重视资源整合的,尤其是在读写结合的训练中,我会为学生搜集很多课外的资源来辅助他们,丰富他们的情感。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外国列强的放纵行径,我从网络上搜集了很多课外的阅读资料以及影视资料,如《眼泪含铁》《还我敦煌瑰宝》等这些资料。在带领学生阅读以及观看之后,我让他们就中华传统文物的破坏谈谈自己的感受,以此来达到读写结合训练的目的。
   三、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小学语文读写训练是比较重要的内容,这不仅是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渠道。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教师要利用多元化的方式来促进读写结合训练的开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參考文献:
   [1]孙建胜.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9).
   [2]张爱苹.小学语文读写训练的几点做法[J].现代农村科技,2017(8).
   [3]张丽铭.对症下药 强化实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训练的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12).
其他文献
“用一根线条去散步”,这是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的一句名言。这句话清楚地道出了幼儿线描画的特点:随意性、游戏性,同时, 也告诉我们它会带给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那么,在大班线描画的实践教学中,怎么让幼儿感受到这一点?怎么激发幼儿对线描画创作的热情呢?我觉得幼儿的自由表现和灵活创造最为重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
阿叮,你帮我钉钉子盖房子好吗?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镜头里初识老君山美景,确实让人惊叹:大雪过后,银装素裹的山岭点缀着金碧辉煌的楼阁,绝美景色恍如天宫。然而,一句“远赴人间惊鸿宴,老君山顶吃泡面”,竟然引来众多“网红”奔赴老君山顶直播吃泡面,终使这人间仙境垃圾满地,难以清理。  直播完吃泡面,将泡面盒随手一扔,“网红”当然知道这是错的。何以见得?因为在他们的镜头里,永远只有妆容精致的个人形象,永远只展示热气腾腾吃泡面的场景,却屏蔽了自己随手扔泡面
山  黄 洁    用绿树青草做衣裙  用朵朵白云做头巾  用流淌的泉水洗脸  用和煦的清风梳头  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像要去参加盛大的宴会    秋天的声音  施天宇    秋雨——滴滴答答  豆角——噼噼啪啪  小鸟——叽叽喳喳  孩子们——嘻嘻哈哈  那都是秋天的声音呀  秋天的傍晚  倪管金    秋天的傍晚在哪里?  它在五彩缤纷的花园里。  秋天的傍晚在哪里?  它在生机勃勃
综上所述:许多英语课堂上存在着形同虚设,明知顾问的问题,课堂提问往往流于形式,表面上师生一问一答,实际上缺乏实用价值。由于课堂提问的不得法,很大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一、课程实施的背景  (一)文化与资源  养蚕活动本是小学四年级科学课中的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由于场地、时间跨度、材料设施等原因使得活动常陷于一种“夭折”的状态,但是这样的养殖活动对于孩子来说意义却是非凡的,它可以让每个孩子在亲历的过程中认识生物的生命周期,了解到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从而强烈的感受到“养育”对于生命成长的意义,在活动的体验中感受到酸甜苦辣的人生真谛。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自然灾害,造成数万人死亡,数十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无家可归……泪飞顿作倾盆雨,全国人民都在为四川、为汶川而哭泣。但是,在那一片废墟当中,我们却听到了一首熟悉的儿歌——  在这次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北川县,在县委大院下游100米远处,有一处建筑和人口最为密集的地方,现在这里已成为北川最大的废墟:一座座大楼被震裂,直
第一个暑假即将到来,我有点兴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西米鹿有一把心爱的伞,伞是水红色的,小巧又漂亮,西米鹿很喜欢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功能、多因素的复杂系统。也就是说,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很多,如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结构、过程、方法、评价以及课堂教学技能等。课堂教学又是一种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英语教师应该首要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