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虚拟实验系统研究

来源 :光学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sunn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MATLAB技术, 结合光学实验教学内容的特点, 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开发构建了光学虚拟实验系统。该系统具有操作简单、界面直观、实验快速实施等特点。以空间滤波实验和偏振光实验为例, 给出了设计思想和相应的仿真实现结果。学生通过对实验系统的操作, 可以很快地掌握实验原理、内容和实验特点。该系统作为传统光学实验教学的补充, 能够完成一般光学实验中难以实现的实验操作, 使复杂的实验操作变得直观生动, 提高了光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同时也为相关实验系统的设计研发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其他文献
We present a wave-front sensor-less adaptive optics (AO) system for a Nd:YAG Zigzag slab amplifier. A 39-element rectangular piezoelectric deformable mirror in combination with a stochastic parallel gradient descent (SPGD) algorithm is introduced for both
设计了一种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SBS)的新型多级慢光延时结构。该多级延时结构将两段慢光延时介质用两个环形器相连接,使经过一级延时后剩余的抽运光经过环形器进入到第二段慢光延时介质中作为二级延时的抽运。该结构与传统的多级慢光延时结构相比,不需要为每段延时介质提供独立的抽运系统,结构简单,抽运光利用率高,延时效果显著。实验选用两段12 km的单模光纤构成两级延时结构,在抽运光功率为5.0 mW下,50 ns的脉冲信号经过一级慢光延时介质获得40.68 dB的布里渊增益和46.163 ns的延时,经过二级慢光延时
建立了高功率光纤非相干合成光束在湍流大气中的传输模型。综合考虑了准直系统、对准误差、光束抖动和大气湍流的影响,分析了单模、多模光纤光束非相干合成系统的传输特性。理论计算表明,在准直系统设计为最佳值时,功率为10 kW的单模激光由准直系统导致的光束质量退化率约为10%,而光束质量M2因子为13、功率为30 kW的多模激光,其光束质量退化率约为1%。对于数目都为六束,总功率分别为60 kW、180 kW的单模、多模光纤光束组成的非相干合成系统,在倾斜误差没有校正时,单模光束阵列较多模光束的传输特性优势随湍流强
基于时空上下文(Spatial-Temporal Context,STC)的跟踪算法与大部分传统算法相比,在实时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实验发现,STC算法存在由变形和遮挡引起的跟踪精度下降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该方法在原STC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和遮挡检测机制,利用LBP特征来代替灰度特征,当跟踪器检测出目标发生遮挡时
期刊
针对非局部均值(NLM)算法度量邻域块相似度不够准确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异哈希算法与汉明距离的改进NLM算法。传统算法通过欧氏距离度量邻域块之间的相似度,保持边缘和细节的能力较弱,易导致滤波后的图像模糊失真。因此引入了包含梯度信息的差异哈希算法对欧氏距离进行改进,由邻域块生成差异哈希图像,并用其汉明距离衡量邻域块的相似度。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低噪图像,本方法在去噪的同时能较好地保持细节边缘,且相
Through the reversible isomerization of trans-cis-trans under the linear polarization light, the molecules of azo materials have the same tropism which is vertical to the polarization of light. This means that azo materials have photo-induced birefringenc
研究了有外腔的GaInPAs/InP半导体激光器,在1.3微米波段中连续可调谐振荡的条件。得到了输出功率为4亳瓦的可调谐窄带振荡条件。并指出:在最大振荡功率水平一半处,可调谐范围为24亳微米。
期刊
为解决卫星摆扫获得的遥感影像存在畸变和像质退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分辨率反演与深度卷积网络相结合的几何校正与图像增强方法。摆扫过程中,空间相机的摆扫角和单位视场角恒定,探测器像面的像素与相机光轴指向的地面景物一一对应,根据这两点,像面上畸变的景物可以被精确地反演恢复。其次,采用真实的遥感影像作为样本,训练了针对遥感影像的深度卷积网络框架,解决了反演恢复过程中的影像模糊问题,增强了校正后影像的视觉效果。
系统研究了照明光的波前曲率对PIE成像分辨力的影响,证明采用弯曲波前的照明光可以显著提升PIE对随机噪声和量化误差的抗干扰能力,从而能够使重建图像的分辨力提高3倍以上,为实际实验中照明光的选择提供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