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语文考试制度改革。翻阅各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卷,不难发现,对学生的习作能力方面的检测更加凸显了。就此,笔者所在学校语文教研组在本学年开展了习作指导课的研讨活动。老师们的习作指导课可谓是异彩纷呈。其中,有几位老师指导学生如何对习作进行点评修改,令人颇受启迪。现在,笔者结合自己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与大家交流。
教师做有效示范
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引导学生修改作文的初始阶段,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作用。有效的示范点评会使学生在习作上有收益,达“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教四年级学生点评一篇想象习作时,笔者引入一篇习作范文,先引导学生阅读习作,再教学生认真欣赏后面的评语,最后,再启发学生发现。评语可以先概括本篇习作的主要内容,如具体写了几件事或几方面内容,再抓住文中的写得出彩的词句段进行点评,也可以就谋篇布局效果进行评价。这样授之以渔,也就等于给学生一个画葫芦的瓢了。
在接下来的作文讲评课中,笔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改、互改习作。一篇作文,笔者采用以下步骤:一是指导学生观察文章的布局,如何开头结尾,中间如何写具体;二是教师出示修改好的学生草稿范文及评语,指导学生将好词好句好段,用波浪线画出,对错字或不当的地方,也可以用横线划出,写写自己的读后感(评语)。三是教师举出学生的优秀评语,用课件出示。得到表扬的学生提高了兴趣,并可以在小组里互相启发。学生在自改或修改别人的作文时,不仅了解别人创作背景和写作心态,也走进作品,走进作者的心灵,让学生感到学语文有用,并且会用。
指导从不同角度进行点评
一节作文点评课,根据侧重点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点评方式。
重点点评用词准确或描写具体等 这种方式适用小学中年级。教师可以就这一个“点”,拿多名同学的习作当成例子,如:用词准确,可以就一篇文字用学生A的习作当做例子点评,同时又可以用学生B、C的习作作例子进行点评。写评语时可以侧重这方面进行组织语言。
进行综合性评价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小学高年级。我们可以专就一篇习作进行词、句、篇的点评。也就是说,我们把这一篇习作当成“麻雀”进行全面、细致“解剖”,做到深、透、全,让学生通过具体、实在的习作点评,明白在这篇习作中,词该怎么用,句该怎么用,表述方式应该怎么用才符合要求,才是优秀的,而后通过练习,让学生将其所获正迁移到其他习作中去。教师示范评语时,可以抛砖引玉,引导学生模仿,写好评语。如: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笔者写过这样的评语:“这篇作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生动地再现了所给图片的内容,深刻地反映了动物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人类对动物的无限关爱。全文内容具体,想象合理,情感真切,主题鲜明,动作描写生动、精彩,是一篇不错的文章。”这是从整体上对习作的点评。 “作者具体的语言描绘了鸭妈妈沉着、冷静的神情及人们合力救助小鸭子的场面,突出表现了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之间友好、关爱的感情。想象合理,语言流畅,中心突出,主题鲜明。”这突出了重点进行点评。
这是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中,笔者的示范评语:“在这篇习作中,小作者重点描述自己练琴的艰苦,并且把‘学琴’的过程写得既生动又可信。他写出了自己练琴时脖子酸疼、僵硬的感觉,肩上磨出茧子的痛苦等,又以自己出汗、流血来表现学习过程中自己所付出的艰辛,非常真实感人。” “你很善于观察生活,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段落分明,过渡自然,启示写得较清楚明白。不足是缺乏心理描写。要知道,人物的心理描写作用,会使你的文章更加真实,生动。继续练笔,你会更出色!”这是从习作重点部分进行点评。
强调评语的指导性和艺术性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要求学生写评语时,一定要注意语言艺术性。要说到点上,又要达“润物细无声”之效。针对一篇写不具体的习作,笔者教学生要学会有话好说,鼓励同学下次写好。如“这篇作文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交代了原因,写明了结果,如果能把学艺过程再生动细致地进行描绘,表达再清晰些,将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无论是分项或专一,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笔者教学生点评都应做到精准、实在。即通过点、评,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并清楚地知道“怎么做”。笔者始终认为:这点评绝非是教师的专利,一定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进来,使点评课变成师生互动、相互交流甚至师生争执的课堂。在点评中,教师应像分析课文那样去分析学生的习作,可以词、句置换,删减,可以改变叙述方式,改变前后位置等,从而让学生从变化中去细细体味“为什么这样做”或“为什么不这样做”,从中学习习作的一些知识和技巧,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例如:谢土旺老师的“周报活动”就搞得很是精彩。他把班级学生在习作中的佳句进行赏析,病句进行解剖,相信他的学生在每周周报活动中肯定收益匪浅。
当然,点评课还有很多成功的途径,但无论怎样做,教师首先要做到引起学生的兴趣,再扎实有效地去进行。相信学生的习作水平会在互评中促进,在欣赏中提高。
教师做有效示范
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引导学生修改作文的初始阶段,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作用。有效的示范点评会使学生在习作上有收益,达“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教四年级学生点评一篇想象习作时,笔者引入一篇习作范文,先引导学生阅读习作,再教学生认真欣赏后面的评语,最后,再启发学生发现。评语可以先概括本篇习作的主要内容,如具体写了几件事或几方面内容,再抓住文中的写得出彩的词句段进行点评,也可以就谋篇布局效果进行评价。这样授之以渔,也就等于给学生一个画葫芦的瓢了。
在接下来的作文讲评课中,笔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改、互改习作。一篇作文,笔者采用以下步骤:一是指导学生观察文章的布局,如何开头结尾,中间如何写具体;二是教师出示修改好的学生草稿范文及评语,指导学生将好词好句好段,用波浪线画出,对错字或不当的地方,也可以用横线划出,写写自己的读后感(评语)。三是教师举出学生的优秀评语,用课件出示。得到表扬的学生提高了兴趣,并可以在小组里互相启发。学生在自改或修改别人的作文时,不仅了解别人创作背景和写作心态,也走进作品,走进作者的心灵,让学生感到学语文有用,并且会用。
指导从不同角度进行点评
一节作文点评课,根据侧重点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点评方式。
重点点评用词准确或描写具体等 这种方式适用小学中年级。教师可以就这一个“点”,拿多名同学的习作当成例子,如:用词准确,可以就一篇文字用学生A的习作当做例子点评,同时又可以用学生B、C的习作作例子进行点评。写评语时可以侧重这方面进行组织语言。
进行综合性评价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小学高年级。我们可以专就一篇习作进行词、句、篇的点评。也就是说,我们把这一篇习作当成“麻雀”进行全面、细致“解剖”,做到深、透、全,让学生通过具体、实在的习作点评,明白在这篇习作中,词该怎么用,句该怎么用,表述方式应该怎么用才符合要求,才是优秀的,而后通过练习,让学生将其所获正迁移到其他习作中去。教师示范评语时,可以抛砖引玉,引导学生模仿,写好评语。如: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笔者写过这样的评语:“这篇作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生动地再现了所给图片的内容,深刻地反映了动物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人类对动物的无限关爱。全文内容具体,想象合理,情感真切,主题鲜明,动作描写生动、精彩,是一篇不错的文章。”这是从整体上对习作的点评。 “作者具体的语言描绘了鸭妈妈沉着、冷静的神情及人们合力救助小鸭子的场面,突出表现了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之间友好、关爱的感情。想象合理,语言流畅,中心突出,主题鲜明。”这突出了重点进行点评。
这是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中,笔者的示范评语:“在这篇习作中,小作者重点描述自己练琴的艰苦,并且把‘学琴’的过程写得既生动又可信。他写出了自己练琴时脖子酸疼、僵硬的感觉,肩上磨出茧子的痛苦等,又以自己出汗、流血来表现学习过程中自己所付出的艰辛,非常真实感人。” “你很善于观察生活,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段落分明,过渡自然,启示写得较清楚明白。不足是缺乏心理描写。要知道,人物的心理描写作用,会使你的文章更加真实,生动。继续练笔,你会更出色!”这是从习作重点部分进行点评。
强调评语的指导性和艺术性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要求学生写评语时,一定要注意语言艺术性。要说到点上,又要达“润物细无声”之效。针对一篇写不具体的习作,笔者教学生要学会有话好说,鼓励同学下次写好。如“这篇作文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交代了原因,写明了结果,如果能把学艺过程再生动细致地进行描绘,表达再清晰些,将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无论是分项或专一,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笔者教学生点评都应做到精准、实在。即通过点、评,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并清楚地知道“怎么做”。笔者始终认为:这点评绝非是教师的专利,一定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进来,使点评课变成师生互动、相互交流甚至师生争执的课堂。在点评中,教师应像分析课文那样去分析学生的习作,可以词、句置换,删减,可以改变叙述方式,改变前后位置等,从而让学生从变化中去细细体味“为什么这样做”或“为什么不这样做”,从中学习习作的一些知识和技巧,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例如:谢土旺老师的“周报活动”就搞得很是精彩。他把班级学生在习作中的佳句进行赏析,病句进行解剖,相信他的学生在每周周报活动中肯定收益匪浅。
当然,点评课还有很多成功的途径,但无论怎样做,教师首先要做到引起学生的兴趣,再扎实有效地去进行。相信学生的习作水平会在互评中促进,在欣赏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