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石

来源 :探索与争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天石,江苏人,1936年2月生。1955年毕业于无锡市第一中学。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长期研究中国文化史和中华民国史。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生院教授、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清华大学教授、浙江大学客痤教授、国家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华诗词研究院顾问、《中华书画家》杂志顾问、上海《世纪》杂志顾问、《炎黄春秋》编委、《同舟共进》编委。
其他文献
<正> 在国际贸易中,国际结算占有重要位置。正是通过国际结算业务,才使得跨越国界的世界性的商品交换成为可能。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结算本身也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从而使其在促进国际贸易乃至世界经济一体化方面都产生着有益的作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对外贸易蓬勃发展,从而刺激了国内银行业的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尤其在我国由过去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入市场经济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加快和各专业银行趋向商业银行发展之后,各家银
<正> 一、认清战略方向,以出口创汇效益好的大中型企业为龙头,支持企业集团的形成对此我们分为3步走: 1.深入调查,选出支持重点。1992年初,我们组织专门人员对全市51家出口创汇企业进行了普查,按照出口创汇额和效益给予分类。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将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定为支持重点,按照泰安市“八五”计划期间出口创汇以68.8%的速度增长的奋斗目标,我们定出支持计划:以宁阳魁星化工厂为龙头,形成化工产品企业集团;以泰安棉纺针
<正> 海南建省办特区五年来,随着特区经济的高速增长,海南金融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海南迎来了新一轮的开发高潮,为海南金融改革和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和契机。如何抓住时机真抓实干,把金融改革开放推向一个新阶段,发挥全国金融改革试验田的作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一、开放金融新机制的构造当今世界,已经到了必须通过对外开放来搞建设的时代,闭关自守只能越来越落后,只能走进死胡同。世界各国经济、金融的发展本来就不是孤立进行的,经济发展中
<正> 一、特区经济发展需要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换。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继续办好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要“加速广东、福建、海南、环渤海湾地区的开放和开发”。要加速经济特区的发展,首先就要建立和完善特区的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特区市场经济初具规模,存在着多元化的经济成份,即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外资企业、个体经济等多种成份并存,
<正> 推行资产负债管理是强化海南中国银行计划管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完善资金管理体制的需要,也是适应海南特区改革开放和特区金融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对于逐步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机制,增强中行自身调控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信贷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海南特区金融竞争态势分析经过5年的发展,海南特区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特区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合作竞争的特区金融体制模式,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的特区金融体系
<正> 海南中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条件一、处在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的特定环境之中。改革开放的超前试验,市场为主和小政府大社会的体制模式,不仅使海南的经济取得超常规发展,而且使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跨世纪的转变,各种市场正在发育,经济建设的软硬环境不断改善,已经成为国内外共同开发建设的重要前沿。在新的一年里,海南又提出在全省建立特别关税区的新体制,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目标。与此相对应,提出了专业银行要积极推进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逐步向商业银行过渡,
<正> ……一家渊源荷兰,投身于中国的国际银行荷兰商业银行是荷兰国际集团两大支柱之一。该集团是1991年通过在荷兰具有领导地位的银行集团NMB Postbank Group与荷兰最大保险公司Nationle-Nederlander合并而成,是荷兰最大的金融机构,总资产超过1700多亿美元,同时,本银行也是荷兰最大的零售银行,在荷兰本土拥有3000个分支机构,而且在全球39个国家拥有64家分行或代表处开展国际业务。本行网络遍布世界主要的贸易及金融中心,竭诚为全球客户提供多元化的综合的银行服务。鉴
<正> 任何经济活动都要讲求经济效果,这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银行也是企业组织(尽管在中国是带有宏观性的特殊企业),其经营应是以讲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围绕降低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扩大资金来源,提高银行盈利而进行。在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在我国,在注意社会效益的前提下,银行业应以尽可能大的利润为目标,一个精明成功的银行家在信贷资产的经营和管理中都会信守这样的原则:在考虑社会性的前提下,在充分保障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灵活掌握流动性,以周密稳健作风,来达到尽可能大的盈利。
<正> 日本的“泡沫经济”是指1986年至1989年因日本金融当局过度地放松银根,引起前所未有的资金过剩并大量投向房地产和股票市场,致使土地和股票价格成倍上涨,形成资产价值远远脱离实际经济状况的虚假繁荣现象。据统计,1985年至1988年,日本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从317.44兆日元(按现行汇率计算,1兆日元约合85亿美元。下同)增加到367.39兆日元,增长15.7%,而同期土地资产从1015.70兆日元增加到1842.38兆日
<正> 利率是调节金融活动及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杠杆,利率弹性是评价利率杠杆作用的主要尺度之一,但对利率弹性强度的确定,目前尚缺乏全面、准确、科学的方法。本文谨就利率弹性强度确定的方法及利率弹性特征进行初步探讨。一、利息分割系数不能作为衡量利率弹性强度的准确尺度所谓利息分割系数(α)是表示利息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