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cangl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9-0065-02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玉米营养成分较高,有助于人体消化,香甜可口,在销售市场中占有重要位置,受到大多数消费者喜爱。玉米也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产量与质量对种植经济效益影响较大。首先,广大农民要在玉米不同生长时间段选取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来提升玉米种植的产量与质量。其次,还要因地制宜选取病虫害防治技术,对扩大种植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玉米种植;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玉米种植对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植株生长较高,茎秆强壮,单产量通常较高,增产发展潜力较大,在日常种植过程中要依照自然条件、气候要素、地质条件等进行分析,从选种、播种、管理、收获等各个环节采用科学化方法调控,这样才能保障玉米种植产量与质量的全面提升。
  1   合理选取玉米种植地
  玉米根部发达,对种植土壤及种植环境具有较大适应力,适宜在红壤、黄壤等各类土壤中种植。玉米生长过程中植株较大,其根部分枝较多,在生长过程中所需养分与水分要充足[1]。所以,要优先选取土地综合肥力与灌溉条件较好的土壤来种植。若种植区域土壤质地较为干旱,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适宜全面覆土,对种植土壤进行翻耕松动,以维持土壤的透气状态,保障土壤内外环境空气能有效交换,为玉米种子萌芽提供稳定的土质生长环境[2]。在玉米种植之前,要选用精耕操作,这样能保障种植土壤中含有充足水分,土层湿润度较高,还能保障土质具有良好疏松性。
  2   科学应用玉米种子
  在玉米种植中对种子合理选取至关重要,种子选取过程要精细化,筛除病虫害以及受损的种子。种子质量对玉米后续种植产量与质量影响较大,在种子选取中要严格控制选种质量。通常进行穗选与粒选,采用穗选时,要去除含有质量受损以及病虫害问题的玉米穗,保留优质玉米穗。采用粒选时,依照玉米粒颗粒大小以及饱满度进行控制,逐层筛选,优选质量较高的饱满种子进行种植[3]。此类种子在种植过程中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在生长期能有效抵御病虫害,种子出苗率较高,对提升玉米生长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种子选取后应当选取晴好天气进行自然晒种,通过适度照晒,能提升玉米种子的吸水性,提升出苗速度,以保障玉米种子稳定生长。在幼苗阶段生长速率较快,能对生长发病率进行控制。在种子处理中除了晒种,还要进行溫汤浸种操作,以提升种子发芽率,促进种子出苗之后稳定生长。浸泡之后的种子在保存管理中要注重通风,避免种子发霉、烂种。
  3   播种环节操作控制
  在玉米播种过程中,要对播种量进行控制,在重庆地区适宜以老百姓俗称的玉米“汤圆”形式播种,每窝栽种量适宜保持在2~4粒状态,为后续壮苗提供重要基础[4]。在播种密度控制中,要对各类影响要素进行控制,比如自然天气条件、玉米品种、播种操作等。比如有部分玉米品种种植成熟期较早,此类玉米在完整生长周期中消耗时间较短,针对早熟玉米品种,在种植过程中要对种植密集度进行控制。灌水条件差异性较大对玉米种植密度影响较大。在种植过程中土壤含水量不足,要适度降低种植密度,及时补充玉米种植水分,为玉米种子生长创设良好的出苗条件。在玉米播种操作中,要对种植土壤以及播种深度进行控制,促使各类肥料与种子之间能保持最佳距离[5]。
  4   重视田间管理,及时收获
  首先,在玉米生长阶段中,耕种阶段初期要注重查苗补苗,当发现缺苗时要及时进行补苗。在补苗过程中要以“汤圆”形式带土移栽,这样能有效提升玉米“汤圆”种植存活率,在玉米全面移植之后,要对玉米及时补水与浇水,确保玉米根部水分充足。其次,在田间管理过程中对玉米进行合理施肥也至关重要,通过高效化施肥能保障玉米在幼苗时期快速生长。在此期间,种植管理人员要搭配松土和浇水措施,为玉米的稳定生长提供充足水分与良好的生长空间。还要优化玉米种植除草工作,防止玉米在生长过程中较多杂草争夺养分,对玉米稳定生长产生较大影响。在施肥过程中要对玉米实际生长现状进行分析,正常情况下可以施钾肥、磷肥5 kg/667 m2以及10 kg/667 m2复合肥。在玉米穗期灌溉与施肥操作较为重要,要采取科学化处理措施保障其全面生长,提升玉米种植结实率。
  当玉米成熟之后,要及时进行收获,能保障玉米实现高产的目标。玉米全面成熟之后,表面会显露出白色,并伴有细小裂纹[6]。分析此现状能得出,玉米早已全面成熟,要及时进行收获,在收获结束之后要将其充分晾晒,这样能避免玉米产生霉变问题。如果玉米尚未全面成熟,处于即将成熟阶段,此时期是玉米乳化期。在乳熟期对玉米进行收获,会导致玉米减产,对玉米品质也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5   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
  5.1   病害
  大斑病是玉米种植生长阶段常见病害,此类病害主要对玉米叶片产生危害,病害对玉米叶梢以及苞叶会产生较大危害。大斑病在发病初期阶段从玉米叶片观测中能探查到灰色斑点,此斑点沿着叶脉逐步扩散,在叶片中间位置大致表现为黄褐色,边缘位置为褐色[7]。此类病害会受到空气湿度影响,当玉米种植区域空气湿度值较大,病斑会大面积扩散,导致叶片逐渐枯黄,最后传染至穗部。在大斑病防治过程中,在种植初期阶段要优先选取抗病性较强的种植品种,在种植之前进行倒翻土壤操作,对病害病菌数量进行控制[8]。在种植过程中发现病害后要及时进行处理,可以选取81%的甲基托布津配合801~1001倍液进行综合防治,间隔8~10 d进行喷药。
  在各类常见病害病中,矮花叶病也是常见病害之一,正常情况下在玉米出苗至生长到7叶期中容易发生感染。感染之后在玉米叶片中会产生绿色的点,在叶片大面积扩散过程中斑点逐步变为黄色,矮花叶病植株生长高度与常见植株之间具在较大差异[9]。对此类病害进行综合防治,要提前通过药物进行防控。在蚜虫以及灰飞虱全面转移之前进行综合防控。目前可以选用抗蚜可湿性粉剂与氧化乐果进行稀释喷雾,可以有效降低玉米病害感染概率。   5.2   虫害
  玉米螟是玉米种植中的重要虫害,其幼虫会对花丝和苞叶进行吸食,导致生長完善的籽粒受到侵害,对玉米种植产量负面影响较大[10]。玉米螟对玉米颈部位置产生侵害后,当自然风力较大时,植株会被吹断,导致部分植株没有籽粒,对玉米种植质量与产量造成负面影响。在玉米螟防控中,要掌握种植区域玉米螟活动现状,在害虫越冬前进行灭杀,可在种植区域引入此类害虫天敌赤眼蜂进行防治。玉米黏虫在种植过程中也会大范围暴发,对玉米叶进行吞食。在防治过程中,选用适宜浓度的敌百虫粉、马拉硫磷粉剂进行喷施防治。
  6   结语
  首先,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要结合玉米种植区域自然条件、气候现状、人员技术等要素对栽培技术进行调控,在种植过程中拟定规范化种植栽培技术。其次,要强化种植管理,时刻观察玉米生长现状,发现病虫害之后要及时进行防治,提升玉米种植的质量与产量。
  参考文献:
  [ 1 ] 闫先明.试论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8,38(24):115.
  [ 2 ] 仲晓惠.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家致富顾问,2017(14):24.
  [ 3 ] 杨化民.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要点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4):33,61.
  [ 4 ] 赵吉红.玉米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与病虫害防范思考[J].商品与质量,2017(30):280.
  [ 5 ] 刘军.浅谈甜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6,36(7):95-96.
  [ 6 ] 王杨,沈菱菱,李晓伟,等.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析[J].山西农经,2019(10):117.
  [ 7 ] 刘宁.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分析[J].种子科技,2019,37(5):72,76.
  [ 8 ] 杨春燕.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J].种子科技,2019,37(3):39.
  [ 9 ] 朱庆杰.新时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9(7):20.
  [ 10 ] 石景东.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吉林农业,2018(24):25.
  (收稿日期:2019-07-10)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沁水县特殊情况制定播期和播量,介绍了小麦高产的技术,包括选择优良品种、整理土地、实施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均衡施肥方案、因期按量播种小麦、加强田间管理、浇冬水以及地下害虫防治方法。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2-0061-01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志码: B  关键词: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隶属于晋城市,位
摘 要:针对马铃薯不同生长时期滴灌施肥技术展开概述,探讨了滴灌施肥技术在马铃薯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不足之处进行改良,找出相应解决措施,为马铃薯的良好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滴灌施肥技术;马铃薯生产;应用;效果  河北坝上及内蒙的马铃薯产区都处在干旱区域,马铃薯的生长需要大量水分。合理的水肥管理是马铃薯获得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保证,滴灌施肥技术又称水肥一体化技术、灌溉施肥技术、管道施肥技术等,作为
摘 要:种子是种植最基本的材料,种子的质量不仅决定着农作物的生长,还影响农作物的整体产量与种植户的收入水平。因此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进一步提高种子质量是关键。从我国农作物种子检验技术发展现状出发,探讨了如何将种子检验技术高效应用,期待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农作物;种子;检验技术;应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大局。近年来,党和政府对于现代农
摘 要:分别介绍了头茬覆膜马铃薯种植技术和鲜食玉米种植技术要点,以提高种植效益,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2-0062-01 中图分类号: S513; S532 文献标志码: B  关键词:覆膜马铃薯;鲜食玉米;高效种植模式  凤城市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人多地少,常年种植大田玉米,经济效益较低。在国家提出种植业结构调整后,玉米价格更是一落再落,
摘 要:野香优676系福建兴禾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福建禾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用野香A与福恢676配组育成的中籼三系杂交稻品种。201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稻20170009)。该组合在松溪县作中稻种植,具有高产、生育期适中、省肥、穗大粒多、米质优等特点。总结了其种植表现及机插栽培技术。  关键词:野香优676;种
摘 要:深入剖析了现代林业造林手段,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方案,希望能够提高我国林业的覆盖率。  关键词:现代林业;造林方法;营林生产管理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1-0061-02 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志码: A  我国在近年来开始重视森林保护,并且尽可能地提高木材的利用率。伴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各个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在有关政策的引导下,营林工作也得
摘 要:优良的种子检疫和栽培技术可以真正发挥良种的优势,实现高产、高质的作物生产目标。因此,加强种子检疫力度、落实部门工作职责是确保种子生产质量的关键,对维护公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种子检疫;农业经济效益;意义   近年来,为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推出了许多政策,加大了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作物种子出现了较大的问题。为了保证农业的进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2-0046-01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要注重利用科学的方式进行种植和栽培,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针对玉米的田间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帮助农户在种植过程中及时地解决所遇到的种植问题,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使农户在种植时更加具有便捷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
摘 要:大豆也称黄豆,是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植物,原产地在中国,人们对它的需求量巨大。虽然大豆在植物营养与应用方面占据优势,但我国传统的大豆种植技术和方法生产出的大豆产量普遍过低,不足以满足国内市场的大豆需求,导致生产进入瓶颈期。而大豆密植技术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为在短时间内显著提升大豆产量、减少进口量提供了重要价值。结合大豆生长规律,介绍了大豆密植技术的概况、操作内容与注意事项,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