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淮南市淮河行洪区行洪冲坑成因及对策

来源 :治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y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汛期,安徽省境内持续出现大范围强降雨过程,主要降雨带集中在沿淮淮北及江淮东部地区.淮河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淮河干流正阳关水位最高达26.7m(85国家基准),超保证水位0.3m.淮河干流先后启用了濛洼、城东湖两处蓄洪区,以及邱家湖、唐垛湖、上六坊堤、下六坊堤、石姚段、洛河洼、荆山湖等7处行洪区,并运用茨淮新河、怀洪新河分洪,以削减洪峰,辅助干流河道排洪,缓解干流洪水压力.
其他文献
水利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进入新世纪,随着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水利建设迎来新一轮大发展的热潮,这给水利档案工作提
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必须与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同步实施,以适应用电增长的需求。电力建设必须有超前意识,同时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不断提高城乡电网的供电能力,大力
1998年后,水利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新的治水方针,提出了新的治水思路,即实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水利现代化成为当今水利发展的目标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