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池塘主养黄颡鱼细菌性并发症的诊治

来源 :河北渔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mist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颡鱼,俗称黄鼓鱼、昂嘶等,属鲿科黄颡鱼属,在我國内陆水域广泛分布,该鱼肌间刺少、肉质细嫩,深受消费者和养殖户的青睐。近年来,在江苏省水产三新项目(PJ2011-40、Y2012-16)等的支持下,扬州地区实现了黄颡鱼批量化人工繁苗及规模化养殖,但随着池塘主养密度的增高,鱼病频发,对鱼病的准确诊断与及时处置直接影响生产成败。以下是我们对一例黄颡鱼细菌性并发症的诊治与思考,供同行参考。
  1养殖情况
  1.1池塘及配套设施
  池塘位于高邮市甘垛镇,是扬州市董氏特种水产公司养殖基地9号塘,面积0.97 hm2,最大水深2.5 m,池底淤泥5~10 cm;水源为高邮横泾第三沟的运河水;配备叶轮式增氧机四台(功率:2台3 kW/台、2台1.5 kW/台)。
  1.2放养及饲养管理
  2015年10月中旬放养公司自繁自育的全雄黄颡鱼种22万尾(平均规格:320尾/kg);12月混养鲢鳙鱼200尾(1.5~2.0 kg /尾,鲢∶鳙4∶1);2016年6月放养翘嘴鳜鱼种100尾(80尾/kg)。2016年6月下旬以前投喂黄颡鱼0#和1#浮性饲料(蛋白含量42%),6月下旬至8月中旬、8月下旬后分别投喂2#、3#浮性饲料(蛋白含量40%)。日均投饲两次,春秋季时间:8:00-9:00、16:00-17:00,夏季时间:6:00-6:30、19:00-20:00;每次投饲量以八九成的鱼吃饱为度。水质管理每10~15 d套换一次池水,每次20~30 cm。
  2疾病发生及临床症状
  2016年8月17日至19日(气温27~36 ℃、水温29~31 ℃),黄颡鱼食欲不旺,摄食量呈现下降,集群于水面漫游、缓慢无力、时浮时沉、有的静止随水流飘动,有少量死亡(每天30~50尾),8月20日开始出现大批死鱼,当日捞除死鱼约300多尾。
  取濒死病鱼进行临床检查。病鱼体表颜色变浅、背部灰暗,眼球微突、上下颌部出血、颌下及鳃盖两侧下缘泛红,体表两侧以及鳍根出血,肛门红肿略外翻。鳃丝多数充血、少数失血变浅,多黏液,并附有絮状污物,镜检未发现寄生虫。解剖观察:体腔少量积水、淡黄色或淡红色、不黏稠,消化道内无食物,胃鼓气胃壁充血,肠道内有淡黄色积液、部分肠道内壁黏膜充血、溃烂。其中有约10%~15%的病鱼头顶还呈红点溃疡症状。初步诊断其为出血性败血症和“红头病”并发症,判断其主要病原极可能为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
  3处置方案及效果
  针对病鱼和养殖环境分别进行应急处置,具体过程如下。
  3.1药物治疗
  水体消毒和内服药物同时进行。水体消毒选用商品渔药“暴雪停”(主要成分为二硫氰基甲烷)全池泼洒,用药量5 250 g/hm2米,每天上午使用,连续两天;内服药物为中西药组合:每100 kg饲料添加 500 g 商品渔药“三黄散”(主要成分为大黄、黄芩、黄柏)、恩诺沙星30~50 g、饲料级VC100 g、VK3100 g,用饲料搅拌机自制药饵,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连喂5天。
  3.2改善池塘环境
  及时捞除死鱼,于养殖区外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在治疗的第四天,施用“底改”(主要成分为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每米水深用量3 000 g/hm2。第五至六天,缓缓套换池水30 cm。
  3.3处置的效果
  治疗三天后,病鱼死亡数量明显下降(100尾/d以内),第六天基本停止死亡,黄颡鱼摄食恢复正常。
  4讨论分析
  本例鱼病虽然得到较满意的处置,但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和过程仍具意义。经调查了解和对养殖日志进一步的回溯,笔者认为:
  客观方面:密度太大是最主要的原因,黄颡鱼单位放养量达 22.8万尾/hm2,已远远高于本地正常的放养密度(12~15万尾/hm2),且一直未分塘,随着鱼类的生长,鱼池载塘量越来越大。疾病发生的系统性风险逐步加剧。
  ①就黄颡鱼个体而言,生存空间长期互相挤占的胁迫作用使其一直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其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下降,对各种病原侵袭的抵抗力降低。
  ②就黄颡鱼的生活环境而言,由于养殖密度大,投饲量相应增大,鱼类的排泄物数量也大,这些代谢物溶于池水和沉积于底泥,产生大量如亚硝酸盐、氨氮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恶化,对鱼类的呼吸、消化、循环以及神经系统都形成伤害,使鱼常常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同时,这样的池水和池底条件也为各种病原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滋生繁衍环境。
  ③就病原微生物而言,只要水温及其营养物适合,它便能在封闭的池水和体弱的鱼体内迅速繁殖达到一定的浓度,引发病症。
  主观方面:除了有片面追求高产思想以外,就是没有能严格执行《黄颡鱼养殖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对主养池塘疾病的预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能落实定期预防措施,即使在8月上旬已出现过发病苗头的情况下(临床症状类似),仍只进行了两次水体消毒,因自制药饵繁琐未进行内服药物预防。虽然本例疾病的诊断及时、处置得当、效果也好,但毕竟还是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教训深刻,生产者和技术指导人员都应引以为鉴。
其他文献
通常大多数寄生虫在自然水体中并不对鱼类产生明显的威胁,在稳定的水生态系统中,宿主和寄生虫种群之间常处于平衡状态。然而当环境与生态急剧改变时,就会引起寄生虫大量侵入
水温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更好地预测水温的变化趋势,为水质管理及渔业生产提供科 学依据,本文以太湖梅梁湾湖区为例,选取梅梁湾1995年1月-2005年12月的水温数据,构
在日前南京大学百年校庆期间,作为庆祝活动重头戏之一的高层次的"跨国经营国际研讨会",因聚集了一批世界知名的经营大师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而格外引人注目,不仅国内的企
近年来,以片面追求高产为目的的集约化水产养殖模式造成鱼虾应激日益严重。主要体现在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饲料营养的配比不当,养殖用药的混乱无序等,使鱼虾机体内部
摘 要:为把握池塘水体各水质因子的昼夜变化和上下层水体的差别,2016年6月2日~3日,对渤海湾南部海水养殖池塘的温度、溶解氧、pH和氧化还原电位进行了24 h连续监测,监测从2日9:00开始,每隔1 h测量一次。结果表明池塘水体上层的各水质因子数值高于下层水,各水质因子之间显著相关,一起跟随太陽辐射的变化而变化。上层水的温度、DO和pH都有一个缓慢升高的过程,达到最高值以后逐渐降低,温度在14:
在饵料构成完全相同,培育水温在适宜范围,日常管理方法完全一致的前提下,不同温度变化和密度对细鳞鲑苗种培育成活率存在差异。结果显示:在水温每天趋于恒定,放养密度为上浮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