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井智能化联控综采技术

来源 :现代矿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c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某煤矿井下综采设备协同作业能力差,液压支架无法满足自动跟机运行等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矿井智能化联控综采技术,通过建立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三机联动控制系统,实现了综采面核心综采设备的跟机自动综采。应用表明,新的智能化联控综采技术能够将井下综采面作业人员数量降低70%,将综采效率提升23.6%,为实现“无人化”综采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月季的生物学特性、栽培历史及方法,分析了其观赏和应用价值,并以巢湖市为例,阐述了近年来其在园林绿化中的主要应用形式,以期为月季的栽培与应用提供参考。
本研究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番茄中甲霜灵残留的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并对检测过程中的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分析,得出番茄中甲霜灵残留量为(0.084±0.004) mg/kg(P=95%,k=2)。结果表明,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标准溶液配制和样品前处理过程。
随着地下金属矿山采深的逐渐增加,开采沉陷问题越来越突出。为预测大红山铁矿地表沉降位移,根据1125 m台阶监测点所收集的地表沉降位移数据,建立了残差灰色预测模型。并采用方差比和小概率误差检验方式对预测结果与实际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该预测方法的工程适用性。为金属矿山地下开采诱发的地表变形和岩体移动预测提供了借鉴。
为优化类椭球体放矿理论,在建立类椭球体放矿理论移动过渡方程的基础上,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导出理想散体的移动过渡方程;进一步分析实际散体放出过程中的质量平衡状态,建立
本研究从香蕉枯萎病重病地块仅存的健康香蕉植株根际采集土样,分离得到一株对枯萎病病原菌Foc4具有很强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经分子鉴定及进化树分析,将其命名为贝莱斯芽孢杆菌ZC16,并通过平板对峙和盆栽试验对其进行生防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ZC16对枯萎病病原菌Foc4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平板对峙抑菌率为65.1%;盆栽试验病情指数为31.43,防效为64.51%,较贝莱斯芽孢杆菌FZB42防效高25%,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
北蕉石灰石矿山开采重点考虑降低爆破振速及噪音,需确保周边村民民房的安全、爆破产生噪音控制在可接受范围。矿山最大开采高度为210 m,终了台阶坡面角60°,同时要保证边坡稳定。该矿山爆破开采过程中使用高精度非电雷管组成起爆网络,靠近边坡段采取预裂爆破进行施工。为了最大限度地方便施工和减少爆破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决定采取预裂爆破但不使用导爆索进行施工,其线密度为1.0 kg/m,经过一些列的试验研究,基本达到预期目的,对类似矿山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本研究通过对肉鸡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分析,基于Java Web技术建立了一个使用简单且开放的肉鸡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计算管理系统,并对系统碳足迹算法、系统架构以及功能设计进行了详细叙述,有很好的准确性、便捷性、操作性和可靠性。该系统为准确高效地计算肉鸡的碳足迹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可以为减少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提供参考。
为确定合理的最小切顶厚度这个切顶房柱法的重要技术参数,以贵州猫场地下铝土矿的切顶房柱法为例,提出一种基于人机工程学理论的最小切顶厚度计算方法,计算确定了最小切顶厚度为1811.5 mm。该方法确定的最小切顶厚度在矿山实际开采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为我国地下铝土矿安全、高效开采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指导。
为了指导云霄县枇杷果园及混栽果园桔小实蝇的防治工作,2017—2018年对该地区枇杷果园及混栽果园桔小实蝇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观测,研究了气温、降雨量和寄主等因素对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云霄县周年温度条件总体上适宜桔小实蝇生存繁殖,枇杷果园桔小实蝇周年发生,种群数量消长曲线为双峰型,即在一年中有2个种群高峰期(5月和9月),在月平均低温在15℃以下的冬季(12月至来年2月)、早春(3月)和月平均高温在33℃以上的夏季(7—8月)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减少;云霄县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较多的降雨导致桔
喀拉通克铜镍矿一号矿床矿岩结构差,一直采用小断面尺寸的下向进路充填法回采,回采效率低,成本高。基于此,首先优化底部配筋和回采顺序,然后用数值模拟采场的力学变化情况,根据模拟结果优化断面参数,推荐了(4.0~4.5)m×4.0 m断面尺寸为一号矿床贫矿体下向进路法的采场参数,成果的应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升,生产综合成本明显降低,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