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地下工程施工复杂﹑ 不可预见风险因素多和社会影响大, 具有高危险性的特点。 近几年来, 全国地下工程的施工安全事故节节攀升, 地下工程的施工安全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通过论述地下工程安全现状和安全管理实践中的问题, 剖析地下工程事故频发的原因, 阐述地下工程安全管理要从设计本质安全入手, 采取技术措施降低风险, 从制度上规范承包商的行为, 用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手段来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 以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不断完善地下工程施工的安全应急体系的观点, 推动地下工程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管理缺陷;措施建议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omplex, unpredictable risk factors and social impact, has the features of high risk.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accidents i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is climbing, saf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safety status and safety management problems in practice, analyzes the causes of frequent accidents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to start from the design of intrinsically safe, take technical measures to reduce the risk, the behavior specification from the system, the unsafe factors unsafe behaviors and safety inspection and safety education correct people in education, to enhance the safety awareness of workers,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safety emergency system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oint of view,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Keywords:Underground engineering; safety management;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L3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地下工程的高速建设, 全国地下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频发, 这与地下工程复杂的地质﹑施工技术复杂﹑不可见的因素多和对社会环境影响大等特点有关。 地下工程容易引发人员伤亡﹑地面建筑物倒塌﹑经济损失巨大的安全事故倍受瞩目。 成为继矿山﹑ 交通之后的“杀手”当务之急要完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制度, 推行项目工程精细化的安全管理, 以减少地下工程事故的机率。
地下工程施工特点及安全管理的现状
地下工程安全事故频发与其工程特点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密不可分。地下工程建设周期长施工队伍流动大,大量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民工参与建设; 工程施工受地层和地面环境影响大作业环境差, 再加上建设工程管理不规范,管理薄弱,安全投入不足等现状, 导致地下工程事故频发。
1.1地下工程的施工特点
1.1.1 工程环境对安全影响大
地下工程施工受岩土环境和地面环境影响极大。含水丰富的地层, 自稳差的淤泥层﹑沙层, 坚硬的花岗岩层﹑软硬不均的岩土交界地层﹑溶土洞﹑暗流﹑液化沙层﹑有毒气体等不良地层对地下工程施工的安全都极其不利。再加上地面上的建筑物﹑构造物,使工程增加了更大的安全风险。
1.1.2 地下工程施工作业环境差
地下工程一般都存在空气差供气不足粉尘大. 工作潮湿昏暗, 尤其在矿山法隧道内作业, 环境就更加恶劣。自90年代以来, 国内引进很多先进设备如盾构法隧道施工,顶管施工对作业环境有很大的改善但仍有很多工种劳动强度非常高如矿山法中钻孔﹑注浆﹑喷锚和结构施工中的模板﹑钢筋及浇筑混凝土的劳动强度都非常大。劳动繁重,体力消耗大,再加上作业环境差工人注意力不集中或心情烦躁,技术管理人员监管不到位, 违章作业非常普遍。
1.2 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1.2.1 地下工程施工管理不规范
受整个建设市场环境影响, 地下工程施工也面临层层分包的问题。总包到各层分包的公司﹑老板层层抽取管理费﹑税金﹑利润, 约占60 % 一70 % 直接成本最終被各层瓜分和压缩, 最后的实施层仅能通过降低措施﹑偷工减料来获得报酬, 带来的就是工程质量和安全风险。同时在层层的分包中, 工程指令很难或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落实, 最终使安全隐患演变为安全事故。
1.2.2 地下工程管理薄弱
地下工程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有设计缺陷, 施工不慎﹑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安全因素, 间接原因是管理缺失。管理得当, 可以弥补技术方面的瑕庇。因此, 事故发生的主因有时是管理缺失所致。 目前国内地下工程管理缺失最突
出的问题有如下两方面:一方面总承包商不诚信允许挂靠﹑工程直接转包﹑层层分包使工程管理不到包, 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无法落实;另一方面,赶工忽略安全和质量。很多大型的地下工程是“政治工程﹑明星工程及民心工程”。近年很多大工程都受阻于前期工作,征地﹑拆迁往往落后节点时间一两年, 但工程最后验收运行的时间不变要在施工中挖掘潜力进行赶工。因此, 工程中出现违背事物客观规律进行施工, 如明挖基坑开挖, 不及时架设支撑或优化少一道支撑: 暗挖隧道开挖不进行超前钻孔注浆;上一道结构混凝土没凝结,已安排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甚至明知交叉作业非常危险,迫于工期压力,强行增加工作面进行危险作业。赶进度诱发了很多工程事故的发生。
1.2.3 工程安全资金投入不足
国家为加强安全管理, 明确规定每个建设工程都专列的安全措施费。往往很多总承包商以一纸合同把很多安全责任强加于各分包单位, 安全措施费成为公司的利润增长点, 而各个队伍只能想方设法节约安全投入资金。除安全措施费很难落实到实处外, 承包商还通过“优化方案” 来降低成本,地下工程有如下普遍的现象: 如地层改良或加固, 把冷冻法改为旋喷或搅拌加固, 把三管旋喷桩改为两管或单管旋喷桩, 把三轴搅拌加固改为双轴或单轴加固;又如围护结构把连续墙支护改为钻孔桩+止水桩支护形式等等以上方案的改变, 承包商都以承担风险为代价来获取利润。 与现代的管理背道而行。
2. 加强地下工程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的对策及措施建议
针对地下工程施工的特点和安全管理的现状,我们要从本质安全的技术措施降低风险,从制度上规范承包商的行为, 用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手段来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 同时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識和完善应急体系的措施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1 强化地下工程的设计本质的安全管理, 以技术手段降低风险
地下工程在初步设计阶段, 设计人员要进行工程风险识别和评价,识别出工程施工风险。从设计手段入手降低工程风险。 尤其要结合地下工程特点。 有针对性措施进行地下水控制﹑改良不良地层﹑选用可靠的支撑体系要保证工程安全。地下水控制和地质加固措施是密不可分的。 设计要选用连续墙﹑三管旋喷桩﹑三轴搅拌桩和冷冻加固等施工领域较先进行的工法,来保证止水帷幕的整体性和加固体质量的可靠性, 以达到本质安全的目的。
2.2 强化企业诚信管理, 以促使企业重视安全, 从经济投入方面保证安全
目前国家正完善制度, 加强建筑企业的诚信管理。通过发生安全事故停止承包商的投标资格﹑停办资质升级,甚至降低企业资质等手段都行之有效,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建筑企业加强安全管理。 但是现行的制度和手段仍然不够, 转包和层层分包的违法行为没有根本解决, 仍需有更严厉的制度使施工企业规范施工,自觉投入,以确保建设工程的安全。就施工投入而言, 现行国家的安全措施费管理条例中, 安全措施费用侧重于个人防护﹑临边防护及施工设备防护﹑仅能预防一般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要预防重大安全事故发生,需更深层次是在施工前制订可靠程度更高的方案及投入来预防。因此, 安全投入更应反映在重大方案中措施费用的投入更能有效保证安全。
2.3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和保证工程安全
地下工程施工风险较大, 深基坑﹑暗挖及高大支模等分部工程, 要从根本上保证施工安全,必须加强过程施工质量控制。深基坑要重点抓围护结构和支撑体系的施工质量, 尤其是钢支撑体系,要从支撑材料至支撑架的全过程控制其质量, 要确保基坑支撑可靠。暗挖工程要重点按图进行锚杆﹑管棚﹑注浆及格栅喷锚支护等的工序施工质量, 略有疏忽,就有可能发生涌水﹑塌方事故。高大支模工程,要严格按方案计算结果进行脚手架设和模板安装,不能忽略钢管﹑扣件及模板原材的质量控制做地基﹑拉杆斜撑﹑扣件连接的等细节的质量,方能保证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稳定和安全。
2.4 法规与管理维护越来越完善
不仅有完备的法规、政策及管理措施和先进的维护技术水平,还将形成一整套推动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实体和管理部门。
2.5 环境要求与环境控制将被更加重视,相应技术工艺日益成熟
无人的城市地下空间设施会更加安全、高效,有人的城市地下空间设施会更加舒适、美观,地下空间内环境中的造景、幻境及地面环境模拟等技术会大大发展。同时,将更多地从环境保护、城市景观保护和历史文物保护的角度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3.结语:
地下工程管理要本着以人为本,重点研究本质安全理念,从设计和方案入手,提高工程设计的安全系数,制定可靠的措施,有可靠的投入使措施得以落实,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钱七虎,戎晓力.地下工程安全管理现状﹑问题及相关建议[J]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
(2)竺维斌,鞠世健.地铁盾构施工风险源及典型事故的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 地下工程;安全管理; 管理缺陷;措施建议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omplex, unpredictable risk factors and social impact, has the features of high risk.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accidents i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is climbing, saf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safety status and safety management problems in practice, analyzes the causes of frequent accidents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to start from the design of intrinsically safe, take technical measures to reduce the risk, the behavior specification from the system, the unsafe factors unsafe behaviors and safety inspection and safety education correct people in education, to enhance the safety awareness of workers,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safety emergency system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oint of view,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Keywords:Underground engineering; safety management;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L3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地下工程的高速建设, 全国地下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频发, 这与地下工程复杂的地质﹑施工技术复杂﹑不可见的因素多和对社会环境影响大等特点有关。 地下工程容易引发人员伤亡﹑地面建筑物倒塌﹑经济损失巨大的安全事故倍受瞩目。 成为继矿山﹑ 交通之后的“杀手”当务之急要完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制度, 推行项目工程精细化的安全管理, 以减少地下工程事故的机率。
地下工程施工特点及安全管理的现状
地下工程安全事故频发与其工程特点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密不可分。地下工程建设周期长施工队伍流动大,大量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民工参与建设; 工程施工受地层和地面环境影响大作业环境差, 再加上建设工程管理不规范,管理薄弱,安全投入不足等现状, 导致地下工程事故频发。
1.1地下工程的施工特点
1.1.1 工程环境对安全影响大
地下工程施工受岩土环境和地面环境影响极大。含水丰富的地层, 自稳差的淤泥层﹑沙层, 坚硬的花岗岩层﹑软硬不均的岩土交界地层﹑溶土洞﹑暗流﹑液化沙层﹑有毒气体等不良地层对地下工程施工的安全都极其不利。再加上地面上的建筑物﹑构造物,使工程增加了更大的安全风险。
1.1.2 地下工程施工作业环境差
地下工程一般都存在空气差供气不足粉尘大. 工作潮湿昏暗, 尤其在矿山法隧道内作业, 环境就更加恶劣。自90年代以来, 国内引进很多先进设备如盾构法隧道施工,顶管施工对作业环境有很大的改善但仍有很多工种劳动强度非常高如矿山法中钻孔﹑注浆﹑喷锚和结构施工中的模板﹑钢筋及浇筑混凝土的劳动强度都非常大。劳动繁重,体力消耗大,再加上作业环境差工人注意力不集中或心情烦躁,技术管理人员监管不到位, 违章作业非常普遍。
1.2 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1.2.1 地下工程施工管理不规范
受整个建设市场环境影响, 地下工程施工也面临层层分包的问题。总包到各层分包的公司﹑老板层层抽取管理费﹑税金﹑利润, 约占60 % 一70 % 直接成本最終被各层瓜分和压缩, 最后的实施层仅能通过降低措施﹑偷工减料来获得报酬, 带来的就是工程质量和安全风险。同时在层层的分包中, 工程指令很难或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落实, 最终使安全隐患演变为安全事故。
1.2.2 地下工程管理薄弱
地下工程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有设计缺陷, 施工不慎﹑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安全因素, 间接原因是管理缺失。管理得当, 可以弥补技术方面的瑕庇。因此, 事故发生的主因有时是管理缺失所致。 目前国内地下工程管理缺失最突
出的问题有如下两方面:一方面总承包商不诚信允许挂靠﹑工程直接转包﹑层层分包使工程管理不到包, 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无法落实;另一方面,赶工忽略安全和质量。很多大型的地下工程是“政治工程﹑明星工程及民心工程”。近年很多大工程都受阻于前期工作,征地﹑拆迁往往落后节点时间一两年, 但工程最后验收运行的时间不变要在施工中挖掘潜力进行赶工。因此, 工程中出现违背事物客观规律进行施工, 如明挖基坑开挖, 不及时架设支撑或优化少一道支撑: 暗挖隧道开挖不进行超前钻孔注浆;上一道结构混凝土没凝结,已安排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甚至明知交叉作业非常危险,迫于工期压力,强行增加工作面进行危险作业。赶进度诱发了很多工程事故的发生。
1.2.3 工程安全资金投入不足
国家为加强安全管理, 明确规定每个建设工程都专列的安全措施费。往往很多总承包商以一纸合同把很多安全责任强加于各分包单位, 安全措施费成为公司的利润增长点, 而各个队伍只能想方设法节约安全投入资金。除安全措施费很难落实到实处外, 承包商还通过“优化方案” 来降低成本,地下工程有如下普遍的现象: 如地层改良或加固, 把冷冻法改为旋喷或搅拌加固, 把三管旋喷桩改为两管或单管旋喷桩, 把三轴搅拌加固改为双轴或单轴加固;又如围护结构把连续墙支护改为钻孔桩+止水桩支护形式等等以上方案的改变, 承包商都以承担风险为代价来获取利润。 与现代的管理背道而行。
2. 加强地下工程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的对策及措施建议
针对地下工程施工的特点和安全管理的现状,我们要从本质安全的技术措施降低风险,从制度上规范承包商的行为, 用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手段来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 同时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識和完善应急体系的措施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1 强化地下工程的设计本质的安全管理, 以技术手段降低风险
地下工程在初步设计阶段, 设计人员要进行工程风险识别和评价,识别出工程施工风险。从设计手段入手降低工程风险。 尤其要结合地下工程特点。 有针对性措施进行地下水控制﹑改良不良地层﹑选用可靠的支撑体系要保证工程安全。地下水控制和地质加固措施是密不可分的。 设计要选用连续墙﹑三管旋喷桩﹑三轴搅拌桩和冷冻加固等施工领域较先进行的工法,来保证止水帷幕的整体性和加固体质量的可靠性, 以达到本质安全的目的。
2.2 强化企业诚信管理, 以促使企业重视安全, 从经济投入方面保证安全
目前国家正完善制度, 加强建筑企业的诚信管理。通过发生安全事故停止承包商的投标资格﹑停办资质升级,甚至降低企业资质等手段都行之有效,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建筑企业加强安全管理。 但是现行的制度和手段仍然不够, 转包和层层分包的违法行为没有根本解决, 仍需有更严厉的制度使施工企业规范施工,自觉投入,以确保建设工程的安全。就施工投入而言, 现行国家的安全措施费管理条例中, 安全措施费用侧重于个人防护﹑临边防护及施工设备防护﹑仅能预防一般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要预防重大安全事故发生,需更深层次是在施工前制订可靠程度更高的方案及投入来预防。因此, 安全投入更应反映在重大方案中措施费用的投入更能有效保证安全。
2.3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和保证工程安全
地下工程施工风险较大, 深基坑﹑暗挖及高大支模等分部工程, 要从根本上保证施工安全,必须加强过程施工质量控制。深基坑要重点抓围护结构和支撑体系的施工质量, 尤其是钢支撑体系,要从支撑材料至支撑架的全过程控制其质量, 要确保基坑支撑可靠。暗挖工程要重点按图进行锚杆﹑管棚﹑注浆及格栅喷锚支护等的工序施工质量, 略有疏忽,就有可能发生涌水﹑塌方事故。高大支模工程,要严格按方案计算结果进行脚手架设和模板安装,不能忽略钢管﹑扣件及模板原材的质量控制做地基﹑拉杆斜撑﹑扣件连接的等细节的质量,方能保证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稳定和安全。
2.4 法规与管理维护越来越完善
不仅有完备的法规、政策及管理措施和先进的维护技术水平,还将形成一整套推动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实体和管理部门。
2.5 环境要求与环境控制将被更加重视,相应技术工艺日益成熟
无人的城市地下空间设施会更加安全、高效,有人的城市地下空间设施会更加舒适、美观,地下空间内环境中的造景、幻境及地面环境模拟等技术会大大发展。同时,将更多地从环境保护、城市景观保护和历史文物保护的角度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3.结语:
地下工程管理要本着以人为本,重点研究本质安全理念,从设计和方案入手,提高工程设计的安全系数,制定可靠的措施,有可靠的投入使措施得以落实,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钱七虎,戎晓力.地下工程安全管理现状﹑问题及相关建议[J]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
(2)竺维斌,鞠世健.地铁盾构施工风险源及典型事故的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