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施工企业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各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在市场上具备更多的竞争力,就需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项目成本,从而让企业在商业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成本控制,并非只是单纯的喊口号或通过降低质量以减少开支,而是在施工过程中,以科学合理的管理辅以对各施工环节的把控,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施工企业;施工过程;成本管理
  1、施工成本的概念及成本控制的内容
  施工成本是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总和,根据经济性质划分,可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在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或有助于工程实体形成的各项费用,被称作直接成本,例如人工费、材料费、施工器械使用费等;而间接成本则是在施工过程中非直接用于工程也无法计入工程核算,但又是工程施工所必要的费用,如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用等。
  成本控制则是在生产成本耗费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项影响成本的因素、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需要在初期对工程所需要的成本进行预测,根据预测制定成本控制方案,并将它切实的在预计的各个关键实施,随后针对结果进行成本核算,通过核算分析出在成本控制中成本的升降,从而得出降低成本的原因及其关键。最终,通过与成本指标的对比分析,全面审核与评价目标成本的实现情况和计划成本指标的完成成功。
  我们通过成本控制的内容,科学有效的分析出生产及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并将其进行优化改善,借此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2、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成本控制既不是通过喊口号,也不是通过在施工过程中降低工程质量,要实现工程施工中的成本控制,我们需要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在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优化改善,在具体的措施中,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根据划分,分别有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经济措施以及全面风险管理措施。
  2.1、技术措施: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工程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增加施工安全、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材料成本,减少在施工中的不必要损耗。其次,通过制定合理工期,选用物美价廉的新材料等技术方面改进,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2、组织措施:在施工建设期间,由上至下的管理组织结构优化。从项目经理开始,项目各部门和各班组通力协作,针对不同岗位人员提出成本耗费要求,在各级管理组织机构下,将责、权、利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施工期间,项目经理是工程施工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部环节的统筹兼顾,通过组织优化,协调好各级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采购部门担负将合格材料组织到现场的责任,协调施工设备,保障在施工现场的材料安全合格;施工部门作为施工现场人员,负责施工安全、保障工程在施工内的安全、质量与进度,协调施工班组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技术部门作为技术支持,负责施工中的技术确认与实施,减少工程中不必要的损耗;财务部门负责财务工作,负责成本预测与成本核算问题,合理调动施工中的资金流向,通过每期财务核算,开源节流。
  2.3、经济措施:是成本控制中最常被采用的措施,管理人员以主动控制为出发点,把握各环节的费用支出,主要控制对象为施工中的直接费用。直接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以及机械费。在施工期间,人工费用的控制有调整劳动组织分配,加强技术教育与人员培训,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同时施行合理有效的激励制度,带动人员积极性,达到降低损耗的目标;材料费用的控制通过合理有效的后勤管理,在采购过程中产生效益,以上限内的采购资金尽量购得物美价廉的施工材料,在材料运输及分配的过程中,以规范的章程减少不必要的运输途中的材料损耗,在材料到达施工现场后,施工中需合理操作,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浪费情况,最后定时盘点库存材料,审核材料在各项环节中的损耗情况,纠正章程偏差,达到控制目标;机械费用的控制则通过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施工器械,搞好机械设备的养护工作,保障器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率,从而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机械使用费用,同时制定合理的定额管理制度,将奖惩分明的考核办法切实在每组机械操作员身上,以保障机械作业成本的实效。
  2.4、全面风险管理措施:针对工程自身状况,评估施工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种风险,如设计变更、计划修改乃至工程索赔等情况,这些会导致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乃至施工项目失败的特殊情况,需要我们在初期便进行全面的风险测评。通过建立风险监控系统,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对风险采取积极的应激措施,减少项目支出,丰富企业经验,增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3、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当前的施工企业大多以中小企业为主,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快速发展中,企业管理人员无法兼顾企业发展与工作章程的规范,这直接导致在成本控制中存在许多缺陷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3.1、对成本控制存在误区。许多中小企业,对成本控制的概念存在误区,一味的将成本控制的责任落在财务人员身上。而实际上,成本控制是针对施工阶段的每个环节,环节中每个部门及班组都担负着成本控制的责任,需在各个薄弱环节把关,才能切实的落实成本控制,减少企业在施工阶段的人工、材料、设备等方面的损耗。
  3.2、成本控制体系不够完善。我国工程项目一般采取项目经理负责制,主要特征为项目经理负责制,在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管理组织机构中,通常会出现项目经理权力下放项目小组,责任分配不明确。在意识上,项目经理并无确切的成本控制概念,在没有具体的成本控制安排下,成本控制体系松散。应对这种情况,需提高项目经理的成本控制意识,在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管理体系中,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把控全局。
  3.3、质量与成本对立。在我们通常的概念里,提高工程质量必然是以成本增加为代价的,在这种思维下,成本与质量形成对立。项目经理在这种观念下,容易出现强调质量而增加施工成本、减少企业效益和为减少施工成本,片面的在材料等方面过分成本控制这两种情况。所以,企业要正确认识成本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在确保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达到双赢的局面。
  3.4、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当前,我国的许多企业,大部分在员工的绩效考核,特别是成本控制这一方面的绩效考核,很少有明确的规定。缺乏完善的激励制度,员工的积极性无法调动。因此,企业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不止应当明确项目经理的职权,同时也应该制定相关的激励制度,做到奖罚分明,促进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实施。
  3.5、对施工过程缺少有效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人工费用、材料费用以及器械使用费用是主要的费用支出,在这些环节中,很容易出现非直接生产人员比例过高、材料在采购运输过程中过分损耗、工程器械使用寿命减少和维修费用增多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相关人员缺乏科学合理的章程。因此,对于这样的问题,需规范施工章程和增加对各施工环节的管理力度。(作者单位: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雪青.工程项目成本规划与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0
  [2]潘喆.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21):240.
  [3]曹吉鸣.工程施工管理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1
  [4]马楠,张国兴,韩英爱.工程造价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货币替代:历史的实践与未来的展望》一文对货币替代的历史加以梳理,说明了货币替代起源于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介绍了早期货币替代的研究主要关注于汇率的波动和货币政策的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户对资金需求的增加,农信社、农村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体系难以满足农户多元化的资金需求,而更适应农户融资需求的农村非正规金融蓬勃发展起来,并成为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国家、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商品、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流动速度加快,社会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加.在日益复杂的信息化社会中,企业将面临更大
本文通过解析目前国际经济组织及经济交流方式,搞清目前国际经济状况,进而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为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进步及将来的经济进步方式做出参考.
滥用抗生素的自我判断rn1.您用抗生素治疗感冒、腹泻吗?抗生素不是治疗感冒、腹泻的灵丹妙药,但是您是否觉得,不吃抗生素,您的病就好不了.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40%,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除肺部炎症表现外,MPP的肺内、外并发症被广泛报道,其中MPP合并肺内、外脏器及肢体血栓形成的报道虽然少见,但
目的:应用寡聚核苷酸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鼻息肉(NP)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应用包含14500条人类全长基因的寡聚核苷酸芯片HG-U133A2.0检测6例NP组织,6例正常鼻黏膜组织的基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调整的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改革也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财务与基层管理工作随之出现一些新问题.在事业单位发展中经常遇到预算管理不严格,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始终,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包括工程的预期开支、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的投资费用,在控制成本、确保质量有着重要的地位.目前对于影响建筑
我国企业历经几十年发展和壮大,由于急于求成和缺少必要的战略目标,迫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盲目跟从市场的节拍,重点表现在主业不强,铺业也是很弱.由此阻碍了企业的的进一步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