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瞩目的大国工程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girl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6月17日上午,神舟十二號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本次发射,3名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是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接连在推特上发来祝贺,并且都使用了专指中国航天员的“taikonauts”一词。
  载人航天是当今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从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回望,背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
  从零起步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从晚清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从一个东方文明大国逐步衰落,沦为任由列强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济现代化道路迷茫而遥远。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是百废待兴的困难局面。在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党领导各族人民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使中国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因此,党中央作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要求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这些对于后来中国经济建设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953年,党中央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其中的重点任务就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由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自近代以来,中国工业化的历史上还从没有过这样迅速、这样集中、这样全面、这样系统的行动,在短时间里就进行了如此门类齐全的工业基础建设,完成了以大工业为基础的国民经济体系的根本性改组。一五计划的实施,特别是156项工程的竣工投产,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国民经济的技术面貌和部门结构,过去所没有的一些重要工业部门,包括飞机、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械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和有色金属冶炼等,都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了。中国科技人员也在项目援建的过程中,学习、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尽管苏联政府在1960年撤走了全部在华专家,但是中国仍然独立自主完成余下的项目。到了1969年,在156项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完成后,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工业国,而且是有着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的大国。而经过艰苦奋斗,中国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也是从“一五”计划开始,一个五年接着一个五年,十三个五年规划和计划,折射出一个国家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长河里,一项项令世界瞩目的重大工程项目在中华大地上屹立,既记录下一个经济大国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实力的跃升。
  飞天圆梦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尽管伴随着嘈杂的电波声,但一曲悠扬的《东方红》乐曲仍然让世界为之震惊。中国由此迈出了探索浩瀚太空的第一步。
  5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探索宇宙的步伐愈发坚定豪迈。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从北斗服务全球到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发展到壮大,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对于中国航天来说,2021年注定不平凡。这一年,天问落火、空间站核心舱在轨开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稳靠太空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一系列重大突破让国人和世界真切感受到中国航天正迎来由大向强的飞速发展期。
  “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同正在天和核心舱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进行天地通话给予中国航天人莫大的鼓舞。下一步,中国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将充分用于开展各类科学技术研究,进一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作为21世纪人类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实施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一大步。中国探月工程如期完成“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在月球探测领域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一个个中国探测器成功到访月球不断留下探索的印迹,实现一个又一个“星际跨越”。“我们飞向月球的大门一经打开,深空探测的脚步就不会停止。”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说。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提前半年完成了全球星座部署,彰显了中国速度。谈起北斗经验,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北斗高效组网的经验是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工程中,400多家单位、30余万科技人员集智攻关,攻克星间链路、高精度原子钟等16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500余种器部件国产化研制,实现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
  如今,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通,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享受北斗系统开放、免费、高质量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北斗相关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向亿级以上用户提供服务,基于北斗的国土测绘、精准农业、数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成功应用。
  “空间技术领域是高技术集中的领域,空间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十四五”规划蓝图中,中国航天将谱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三峡工程大国重器
  2020年11月1日,中国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根据验收结论,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全面发挥。
  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从提出设想到科学论证,再到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和建成运行,已经走过了百年岁月。   项目启动之初曾立下10%的国产化率目标,而今,C919大型客机整机的国产化率已近60%。而最终实现全部国产化,才是大飞机奋斗的目标。
  C919的总设计师吴光辉表示,大飞机项目长期以来制约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从2008年起中国商飞成立专门从事于大飞机的研发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懂到能够掌握大飞机的研制规律,从没有自主的产品,到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飞机,我们已经初步走过了一个大飞机的研制过程。
  目前,C919大型客机只有尽快取到适航证,才能实现尽快打入国际市场的终极目标。吴光辉表示,目前已投入了6架飞机进行大强度的适航取证试飞,C919预计将在2021年完成测试并获得适航证。有了适航证,C919就可以真正的商业飞行,也意味着中国国产大飞机,终于进入了全球飞机制造的竞争中。
  中国天眼敢问苍穹
  古往今来,人类对于浩瀚宇宙的追问和探索从未停止。
  “中国天眼”学名叫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天眼”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观天巨目、国之重器,实现了中国在前沿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原创突破,以南仁东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工作者为此默默工作,无私奉献,令人感动。
  1993年,中国科学家南仁东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在祖国的土地上建造一个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此后,他以总工程师的身份负责项目研发、推进。这个项目,光是选址就花费了12年。南仁东和团队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跋涉在中国西南的大山里,在391个备选洼地里选中了条件最适宜的大窝凼。从选址、论证到设计、建设,身为项目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的南仁东,事事亲力亲为,一干就是22年。
  历经20多年,设想变为现实。2016年9月25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这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中国天眼”还向世界贡献了大科学工程的中国经验和创新实践: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的索网结构;4450个反射单元构成的反射面;6根钢索控制的30吨馈源舱;500米的尺度上测量角度精确到8角秒……
  一项项自主创新,铸就了独一无二、世界领先的超级工程—“中国天眼”。
  而在遥远深邃的宇宙中,有一颗星星叫“南仁东星”,这是为了纪念“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而命名的。2017年9月15日,72岁的南仁东因病逝世,他生命中近三分之一的时光都奉献给了“中国天眼”。2017年11月,中宣部追授南仁东“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南仁东“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2019年9月25日,南仁东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中国天眼”落成之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的希望。
  被寄予厚望的“中国天眼”不负所托,在调试阶段就系统发现新脉冲星,截至目前,共发现300多颗脉冲星,成为国际瞩目的宇宙观测“利器”。科学家们将借助“中国天眼”进一步进行各项基础研究,发现更多未知星体、未知宇宙现象、未知宇宙规律,让全世界分享中国的创新成就。
  “中国深度”
  2020年11月28日,“奋斗者”号完成万米深潜海试任务并顺利返航。自启航以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13次下潜,其中8次突破万米,创造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这也标志着中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说:“过去20年参与了许多前期研制工作,我觉得非常幸运,也为我们的团队感到骄傲!”
  作为众人眼中的“中国载人深潜第一人”,他的目标其实不仅仅是向万米深海进发,而是要挑战地球海洋的最深处,不断突破“中国深度”!2003年,叶聪负责“蛟龙号”的总布置设计工作时,才刚满24岁。回忆起那段经历,叶聪说:“刚开始因为可供参考的资料很少,工作过程非常艰难。
  国内很少有人见过潜水器,国外又对我们实行技术封锁,因此只能在相关纪录片里找资料,连出国考察带回来的潜水器画报,都被我当成宝贝来研究。”
  2005年,叶聪参加了中美两国首次联合开展的深潜科考。作为参与美国“Alvin”(阿尔文)号载人潜水器下潜的第一位中国工程师,他完成了两次2200米深度的下潜任务,为中国进行更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和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开展“蛟龙号”研制的同时,2009年,叶聪所在的载人深潜团队又开始了“深海勇士”号的研制。历经八年艰苦攻关,2017年“深海勇士”号顺利完成海试工作并交付验收。
  在叶聪心里,挑战地球海洋最深处,让中国的载人深潜技术领跑世界,是他的终极目标。他说:“奋斗者”号的研制团队,实际上是“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2个研究团队的延续。通过20年的发展,他和团队积累了很多的设计、试验的经验,所以在这次海试中表现出来的,就是他们长期积累的经验和优势。
  叶聪说:“我们实际在海上试验一共下潜了30次,包括第一阶段的17次,和第二阶段的13次,非常顺利地完成了整个测试工作。我相信‘奋斗者’号,将来会提供一个非常完美的科考平台。”
  港珠澳大桥一桥连三地
  2018年10月23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举行了开通仪式。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公里,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大桥在设计理念、建造技术、施工组织、管理模式等方面创下多项世界之最,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标志着中国隧岛桥设计施工管理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
  作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预制厂的副厂长,陈聪见证了这座世界最顶尖桥梁的诞生。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在没有参考沒有借鉴的情况下,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了“深埋大回淤节段式沉管”技术。陈聪介绍,当时项目部通过自己的智囊团队日夜钻研,330多种钢筋半成品,加工偏差都要控制在两毫米以内,150多道工序,每一道都要做到零失误、零缺陷。
  “大桥一共有33个沉管,安装到第15个沉管的时候,每安装一节都在刷新我们自己的纪录。”不仅仅是沉管个数,还有5.6公里的隧道长度、超过45米的埋深、8万吨的体量、双向六车道的实现,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他们无数次的失败与再尝试。
  截至大桥通车,港珠澳大桥项目创新工法31项、创新软件13项、创新装备31项、创新产品3项,申请专利454项等。创新成果获得省部级特等奖4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3项,形成专著18本、技术标准60册。对中国大型海通道工程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一座大桥,连接三地。大桥建成后,让珠海、澳门与香港首次实现直接陆路连接,为粤港澳三地的百姓提供了极大便利。陆路交通时间从3小时缩短到40分钟,真正开启了“1小时生活圈”。这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大桥,更是一条沟通三地情感的纽带。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通过对具体问题案例进行详细讲解,阐述了汽车制造过程中外观尺寸配合出现问题时,该如何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和跟踪验证,优化尺寸配合,使汽车外观感知质量达到要求,同时减少售后客户抱怨。
论证能力是学生在地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关键能力,同时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四项重要能力之一。“论证”是指由“资料”推论而产生“主张”,同时说明推论过程与理由,并且在“主张”受到质疑时能够对自己的理由和依据做出合理性的辩护的一种活动。由此可见,论证能力是一种高阶能力,学生必须经过系统的学习、训练才能逐步掌握。
百年风云,中华文化在曲折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展露勃勃生机。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熔铸一体,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现代形态,成为引领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蓬勃生机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的一百年,是中国文化巨变的一百年。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文化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文化。为救亡图存,《青年杂志》应运而生。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
中医本科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课程是个繁复的教学体系,实践性强,强调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医学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这就给医学教学带来了不同于其他专业的难度。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混合式教学被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文章从中医药院校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理论课与临床实践脱轨三个方面分析了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具体实施步骤,以期为中医药院校教育提供助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生长期这个概念,有时这个概念会让我们犯迷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案例是东北地区生长期到底是长还是短,一种讲法是东北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东北地区水稻生长期短,另一种讲法是东北地区气温低,水稻生长慢,所以东北地区水稻的生长期长。在各地出现的模拟试卷上,生长期的概念也是层出不穷,由于对概念理解不足,让高中老师在解释这类问题时显得非常困难。
雕塑、壁画是艺术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存在,为世人所喜爱。中国作为绵延数千年的文明古国,雕塑、壁画的发展更是文化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朝代,雕塑和壁画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格特点,映射着当时的社会文明。因此,这些遗存就成为今天我们了解中国文化,欣赏古典艺术的重要实物。在山西这方土地上,散落着非常多的塑像、壁画遗存,其中堪称国宝级的就数量惊人。山西现存唐、五代塑像72尊,宋、辽、金彩塑376尊,元代彩塑286尊,明代彩塑9108尊;现存唐、五代、辽宋的佛寺壁画的总面积约为640平方米,金元明
“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这是中国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先生在其著名的文章《青春》中的一段话,一百余年来,几代青年人都以此立志,砥砺前行。但是,对于李大钊先生为什么会写出这样具有生命力的文章,如何得出这样的结论,却很少有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