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神山崇拜与自然保护

来源 :青海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6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 ,探讨藏族传统文化中山崇拜所透视出的自然保护意识 ,这对我们构建人与自然平等、和谐自然观具有一定的启示、借鉴作用。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 ,走社会、自然和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发挥积极的作用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cology,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awareness of nature conservation in the worship of mountain culture in Tibetan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is of some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for us to construct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harmonious nature.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ing the western region, we should take an active part in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at is coordinated by society, nature and economy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交际能力是高中英语学习的重点,对于农村高中生来说,由于条件的限制,比对起城镇的高中生生英语交际能力来说较差。农村高中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及应用性,很大程度上都是根据课本的知识进行理论教授,没有一定的培养策略,故而他们难以通过口语进行英文交流,但却有着比较好的理解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哑巴英语”,学了但是不会讲。这对于农村高中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限制,本文将对农村高中生的英语交际
晏菲追求和谐古典的风格,所以她一直很喜欢邓丽君,特别是《几多愁》那种富有古典意境的作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同样,毛阿敏唱的那首《千古一爱》也成了她的最爱,“千古一爱,爱从何来?来自两小无猜,来自一身洁白。……千古一爱,心底深埋。惜只惜啊,哀只哀啊,那爱字到死,也没说出来。”其中氤氲着的无奈和嗔怨,穿越千年历史仍令她动容。    1994年,离开家乡岳阳的晏菲只身前往衡阳艺术学
父亲年近八十,是街坊年龄最长的老者,他耳聪目明,步履矫健,从不用拐杖。街坊邻居们常说父亲身体硬朗,肯定能活一百岁,父亲爽朗地说:“活一百岁算不了什么,如果有可能,我也要‘向天再借五百年’。”   父亲文化程度不高,爱好不广,积蓄不多,生活不富,更别提从事什么体育锻炼项目和享受什么高级营养了。他晚年认为最好的食物就是猪肉,不管是炖、烧、蒸、烹,他一律来者不拒,隔三岔五地吃上半斤,父亲间或也喝点小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