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语文课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uh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精到的评课,应该让执教者从“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困境中走出,从而重识课堂教学之真谛。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新课程不是看你“吐”出了多少东西,而是看你引导学生“悟”到了多少有用的东西。
  【关键词】评课;课堂;效果;角色
  
  当老师少不了要听课、评课,说到语文课,仿佛谁都可以品头论足一番。老师们每次评课似乎都是那些“套路”,没什么创意,更谈不上什么实际意义。评课必须讲究质量,实事求是,切忌随心所欲,华而不实,让执教者如雾里看花,不得要领。精到的评课,应该让执教者从“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困境中走出,从而重识课堂教学之真谛。那么。如何来评课呢?
  首先:我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堂常态下的平实的课。公开课中的“做”课已经十分普遍,这种以展示表演为主的课因为过分“做”,语文课堂里是热闹非凡,就多了很多演戏的成分。一堂实实在在的课,不仅现在可以上,什么时候都可以上。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一堂实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真实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存在一些问题是正常的。针对这些问题来思考、研究、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正是公开课的意义所在。
  其次:我认为:对一堂好课的评价,不是看教师教得多么精彩,而是要看学生是否是课堂的主人,学习是否主动、生动、快乐。即,看学生是不是语文课堂的真正的主人,看课堂里的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是否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对现成的问题是否并不全盘接受,而且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有位教师上《社戏》一文。设计了“社戏探美”活动,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说,能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也是一个孩子心灵美的表现。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很美的地方并概括这种美。课堂上每一个同学都在找美,找到相关描写的句子,品读分析,并概括,一共概括了8种美:社戏的景美、情美;看戏朦胧美;偷豆美;农家兄弟情感美;童趣美;行文构思美;意境美;语言美。这些美几乎囊括了全文的所有内容。有很多同学在品读为何这些东西能给人以美感的时候,都说到了修辞、句式与形成这种美感的关系。整堂课就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而且所有同学都在找。如果要用几句话来归纳一种良好的课堂状态的话,我想借用这么几句:1 课堂里要有学生发问的声音;2 课堂里要有学生讨论的声音;3 课堂里要有学生思想的声音;4 课堂里要有学生研究的声音。
  第三:要重视“读”和“悟”。语文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之一是“读”,有范读、散读、猜读、齐读、默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配乐读等,据我观察和实践检验——最有实效的读是默读,最容易有口无心滥竽充数的读是齐读。温总理听《芦花荡》后说:这是我过去上学时没有过的,就是老师让学生用4分钟的时间把33D0字的文章默读完,我觉得这是对学生速读的训练,是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她不仅要求学生专心,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我们常讲人要多读一点书,有些书是要精读的,也就是说不止读一遍,而要两遍、三遍、四遍、五遍地经常读。但有些书是可以快速翻阅的。默读是我听语文课第一次见到的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有时间要求的。我以为语文教学朗诵非常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口才的一条重要渠道。语文课上重视了“读”,表面看是在朗读指导,实质上是一个解读文章、品味语言、培养语感的过程。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语言熏陶,获得人文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新课程不是看你“吐”出了多少东西,而是看你引导学生“悟”到了多少有用的东西;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成功的攀登到知识的顶峰,更要让他们体验到跋涉过程的艰难,欣赏到沿途美丽迷人的风景!
  第四:“看成效”,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达成与否和教学效果好坏,要看“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否已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是否都有进步,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是否活跃。语文课堂信息量是否适度,学生负担是否合理。温家宝总理听八年级上册课文《芦花荡》后说:老师特别重视人物的描写,因为孙犁这篇东西用非常质朴的语言写了一个性格鲜明的抗日老人,其中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四个字:自尊自信,这是他人格的魅力。因为他能够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表现出镇定,当他认为这件事情做得不好时又十分懊丧。如果我们引申开来,由逻辑思维到渊博的知识到一种声情并茂的朗诵就是一篇很好的演讲,需要从小锻炼。老师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讲到课文的高潮时,她讲这位老人智勇双全,爱憎分明,老当益壮,点出老人的爱国情怀,然后概括出老头子最大的特点是抗战英雄,人民抗战必胜,伟大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讲到这堂课的中心思想是要热爱祖国。这样,就把课文的内容升华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在教学中得到培养,态度价值观也得到提升。
  考察课堂效果,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因素,就是教师。教师在课堂上究竟是什么角色?怎样才能确保课堂的效率与生命力?教师要心甘情愿地从传授主角退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与帮助者。具体来说,教师要在课堂上做到五个善于:一是善于倾听,谛听课堂里方方面面的声音,决定推进的速度;二是善于煽情;三是善于点评;四是善于把握问题解决的差异度;五是善于把握本节课的目标,一定不要忘了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这两个目标。
  总之,评课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评课时,我们要说够优点、说透缺点:这样才能让执教者明白自己需要提高什么;才会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样的评课才能发挥“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之功效。语文课堂才能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怪圈!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八年级语文课本
  [3]《人民日报》一温家宝总理到北京35中听课评课
其他文献
“今后再也不当班主任了!”说实话,这是我多年的梦想,当班主任的感觉就一个字“累”。真的,感觉心里好累好累,如果每个班级是一部活动的机器,那班主任就是其中的指挥中枢,为了机器的正常运转,这中枢可是一刻也不能懈怠。更关键的是,底下的“零件”可是一个个灵活得不能再灵活的活体,随时都可能找点什么状况来考验你的耐心和能力。于是乎,你得整天的把脑子里的那根弦绷得紧紧地,能不累吗?  说实话,我的班主任责任心源
我们常会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听话”,总喜欢“唱反调”。班级管理中我们总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而我们的学生却在反问我们,为什么班主任眼里只有制度、规范、章程、条例、准则、细则,为什么班主任总是强调我们统一、整齐、规范。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一届届的变换,一届学生有一届学生独特的特点,而我们用几年、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观念去看学生,自然与学生的关注点不一致,自然与学生的成长不合拍。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生难管
【摘要】化学实验是探索化学奥秘的有效途径之一,适当、灵活的运用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到活用、巧用化学实验,并结合实际改进化学实验使学生直观、快乐的学习化学,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实验创新思维探索精神综合素质    中学化学教学作为一门具体学科教学,它既遵循《教学论》所揭示的教学规律,同时由于该学科的特殊性又必然产生其特有的教学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具有高素质的一代新人。因此,“减负”已成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给学生“减负”实际上是给教师“增负”工作的粗浅尝试。  一.努力建立起民主.平等  和谐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做学生的严师,课下与学生一起下棋,做游戏,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教学工作开展。  二.
“激情文,热写法”就是提倡学生在情绪激动、心潮起伏时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姚竹青老师说,趁热快写,有感而发,这是写好作文的一大要诀。在激情难抑、热血奔腾之时提毫奋笔,纵情挥洒,通过写作来抒发一腔激情。这样学生会有一种如鲠在喉一吐为快的感觉。“以热写法作文,犹如江河流水,一泻千里;又似山泉石潭,喷涌而出。这样子写出来的激情文章,往往有一种感动人征服人的力量。即便是一向害怕作文
吕叔湘先生说过:“在各科教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作‘活’”。  课堂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老专家的独到见解,深深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一个“活”字深深概括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途径,也是我们语文教育者需要创造性地潜心研究的一大课题。  课堂教学需要“活”,是由以下特点决定的:  首先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语文教材中80﹪以上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不仅积淀着中华五千年文化
到基层学校进行常规教学检查和调研,是县级教研室的一项常规工作,本学期,我们小教组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对我县二十所小学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检查,走进了几十位语文老师的课堂,并针对他们的教学进行了一番梳理、思考。我认为,目前我县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经过分析探讨,并提出几点改进意见,希望对基层老师能有所启示。  一、教学中存在问题  (一)教教材,而非用教材教。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学普遍存在
《窦娥冤》是我国元代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的名作,而剧中第三折窦娥临刑前在刑场上发下的三桩誓愿,则把剧情推向了高潮。这三桩誓愿是:“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并且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三桩誓愿都一一得到了验证。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血溅白练”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而“六月飞雪”和“亢旱三年”则是气候反常的表现,发生的几率也是微乎其微,因此,“三桩誓愿”简直有点荒诞不经。然而,自从《窦娥冤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一直是每位语文教育者在积极思考和探寻解决的问题之一。经过长期的课堂实践,我们慢慢发现,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受教育的主体——学生。那么如何通过学生来提高课堂效率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关键,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主要动因之一就来源于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信。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积累自信,才能有更大的动力去更好的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得到极大地发挥,课堂效率自然而然也
新课程的数学教学设计中,应当以系统的眼光和动态的观念看待教学活动,注意处理好各科之间的整合,从而使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学中,大胆创新,把数学和语文知识巧妙的结合起来教学,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慧和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引导学生生动活泼的自主学习。现将教学中的经验介绍给大家。  一、巧把语文课文与数学知识整合  有的语文课文具有较强的生动性、趣味性,知识性,善于去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