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广袤无边,推动着人类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加强想象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应抓住各种契机,采取各种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较好地具备了这种想象能力,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所学文章的内容及其表现方法,而且能够有效地培养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较强的创造能力。那怎么培养初中生语文学习的想象力呢?
阅读教学中,突破传统思维定势,营造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通过课内外文章的对比阅读,联系自身实际,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多向思维,积累文学知识与情感。例如《我的母亲》这篇课文里多次提到“母亲是慈母兼任严父”,考试题目中也问到“慈母和严父”从哪些事例可以看出,这时我就会告诉学生,假如你是文章的“我”,在小时候和母亲一起经历了这些事情,长大后回忆起来,你认为哪些是“慈爱”,哪些又是“严厉”呢?学生很快就能找到正确答案,同时还让学生阅读了其他描写母亲的文章,有老舍《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赵丽宏《母亲和书》等,最后让学生在自己的作文里写有关母亲的事例,学生就会畅所欲言有感而发了。
阅读材料以文字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老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想象,把文本进行组合创造,比较阅读,体会准确遣词造句的表现力量,在脑海里组成生活画面,产生欣赏乐趣,获得人生感悟。例如同样是描写月光,各篇文章中用的词语或修辞各不同。《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盖竹柏影也”;《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中“泻”生动传神地将那片清澈的月光展现出来,不用“流”(前文已有“流水”两字)或“淌”(有声音,而月光无声);巴金《月》中“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把月亮比喻成镜子;苏轼《水调歌头》中“转朱阁,低绮户”没有月亮出现,但是月亮却是这句话的主语,具有主动性特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明月”,夸张的想要把月亮摘取下来,诗人飘逸豪放的兴致让人感同身受。
同样是描写流水,可以让学生積累阅读和想象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碧水东流至此回”、“春来江水绿如蓝”、“黄河流水鸣溅溅”、“黄河远上白云间”、“桃花流水鳜鱼肥”等,从水的冷暖、大小、颜色、气势、速度等方面想象,从而理解作者表达的不同情感。
中学生的人生阅历不丰富(尤其是住校生),如果单纯的让他们进行无根据的想象不太切合实际情况,借助多媒体教学(幻灯片、音乐、朗诵片段、影音制品等),充分发挥直观视觉的激励作用。可以有效的对中学生想象力引导开发。如教《看云识天气》,用各种挂图帮助学生认识云的形状、种类等;教《望天门山》借助影像作品让学生真切感受“天门中断楚江开”的雄奇景象和“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壮丽景色;教《三峡》,让曾经去过三峡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同时展示学生自己游览时所拍照片,最后结合课文描述……;教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以让学生先朗读,然后全班一起唱这首歌,展开想象力,学生兴致高涨,觉得课文通过唱的方式学习很有趣很好听,在愉快的氛围中背诵的效果就好很多。
延伸课外,丰富想象力。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让中学生积累好词好句,懂得文章的谋篇布局,间接丰富生活阅历,为文本学习中的想象力打下基础。例如,小说类:《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散文类《朝花夕拾》;传记类《名人传》;戏剧类《威尼斯商人》;诗歌类《繁星·春水》等这些书籍都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想象力。在教学活动进行中,老师可不断提示和教材相关的作家作品,让学生课后阅读,或分享老师喜欢的作家作品,共同阅读说说体会。
没有想象的思维是枯萎的,没有超越的天空是狭窄的。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据教材,多方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不断训练,养成良好的想象习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单位:新疆新源县那拉提镇中学)
阅读教学中,突破传统思维定势,营造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通过课内外文章的对比阅读,联系自身实际,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多向思维,积累文学知识与情感。例如《我的母亲》这篇课文里多次提到“母亲是慈母兼任严父”,考试题目中也问到“慈母和严父”从哪些事例可以看出,这时我就会告诉学生,假如你是文章的“我”,在小时候和母亲一起经历了这些事情,长大后回忆起来,你认为哪些是“慈爱”,哪些又是“严厉”呢?学生很快就能找到正确答案,同时还让学生阅读了其他描写母亲的文章,有老舍《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赵丽宏《母亲和书》等,最后让学生在自己的作文里写有关母亲的事例,学生就会畅所欲言有感而发了。
阅读材料以文字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老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想象,把文本进行组合创造,比较阅读,体会准确遣词造句的表现力量,在脑海里组成生活画面,产生欣赏乐趣,获得人生感悟。例如同样是描写月光,各篇文章中用的词语或修辞各不同。《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盖竹柏影也”;《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中“泻”生动传神地将那片清澈的月光展现出来,不用“流”(前文已有“流水”两字)或“淌”(有声音,而月光无声);巴金《月》中“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把月亮比喻成镜子;苏轼《水调歌头》中“转朱阁,低绮户”没有月亮出现,但是月亮却是这句话的主语,具有主动性特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明月”,夸张的想要把月亮摘取下来,诗人飘逸豪放的兴致让人感同身受。
同样是描写流水,可以让学生積累阅读和想象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碧水东流至此回”、“春来江水绿如蓝”、“黄河流水鸣溅溅”、“黄河远上白云间”、“桃花流水鳜鱼肥”等,从水的冷暖、大小、颜色、气势、速度等方面想象,从而理解作者表达的不同情感。
中学生的人生阅历不丰富(尤其是住校生),如果单纯的让他们进行无根据的想象不太切合实际情况,借助多媒体教学(幻灯片、音乐、朗诵片段、影音制品等),充分发挥直观视觉的激励作用。可以有效的对中学生想象力引导开发。如教《看云识天气》,用各种挂图帮助学生认识云的形状、种类等;教《望天门山》借助影像作品让学生真切感受“天门中断楚江开”的雄奇景象和“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壮丽景色;教《三峡》,让曾经去过三峡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同时展示学生自己游览时所拍照片,最后结合课文描述……;教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以让学生先朗读,然后全班一起唱这首歌,展开想象力,学生兴致高涨,觉得课文通过唱的方式学习很有趣很好听,在愉快的氛围中背诵的效果就好很多。
延伸课外,丰富想象力。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让中学生积累好词好句,懂得文章的谋篇布局,间接丰富生活阅历,为文本学习中的想象力打下基础。例如,小说类:《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散文类《朝花夕拾》;传记类《名人传》;戏剧类《威尼斯商人》;诗歌类《繁星·春水》等这些书籍都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想象力。在教学活动进行中,老师可不断提示和教材相关的作家作品,让学生课后阅读,或分享老师喜欢的作家作品,共同阅读说说体会。
没有想象的思维是枯萎的,没有超越的天空是狭窄的。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据教材,多方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不断训练,养成良好的想象习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单位:新疆新源县那拉提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