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傲慢与偏见》中我所欣赏的人物对比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gr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鸿篇巨作,陪伴着万家中国人成长,经历了数代春秋,根植于其中的中国传统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华夏儿女。就它在中国文坛的地位而言,唯有《傲慢与偏见》这样一部生动反映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乡镇生活,风土人情以及当时社会的婚恋观的小说可以与之稍作比较。作为《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的忠实读者,在老师启发之前,从未想过将二者放在一起比较。经过老师的提示,突然发现,这不就是之前自己隐隐约约感觉到,但又抓不住的东西么。本文,笔者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贾宝玉与达西先生的对比,薛宝钗与伊丽莎白的对比,林黛玉与简的对比,以及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社会观念的影响下薛宝钗、林黛玉与伊丽莎白的对比。
  一、贾宝玉与达西先生
  作为两部作品中当之无愧的男主角,两位男士有很多的共同点,同样生存于众多女性人物包围之中,同样受文中女性人物的爱恋,同样拥有上层家族背景,同样绅士而有风度。然而,他们的性格又有各自鲜明的特征,达西先生是一位成熟,有魅力的男士,他的傲慢恰恰是他成熟稳重的表现,经历过世事风霜的男人,再遇到那么多怀有小心思的女孩的時候,心境上自然有一种了然于胸的轻蔑感。这也正是他初遇伊丽莎白时的态度。但成熟的男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也同样是可以依靠的臂膀,当伊丽莎白的小妹莉迪亚被军官骗走私奔的时候,一家人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也是达西先生挺生而出,找到军官,为一家人解决了心头大患。这也反映了成熟作为一种品质,有其两面性。
  贾宝玉,从小养在深闺大院里的世家公子,又及一家宠爱于一生,本该刁蛮霸道。但诚然,宝玉那般温润如水,谦谦君子的模样,跟刁蛮一点都不沾边,尤其是在面对贾府里一个个姐姐妹妹丽人的时候。宝玉不像达西先生,爱便是爱,不爱便离八千里远。宝玉从不忍心对哪一个美人这样做。爱便更亲近些,不爱也要关怀。这样丰富的情感也使他心爱的林妹妹伤心难过。有的人说,假如宝玉像达西先生一样,成熟一些,也许能佳偶天成。但是,宝玉的生长环境与达西先生大有不同,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孩子,怎能经得起风雨,这也是教育的缺失。更重要的是那就不是我们心中的宝玉了!
  二、薛宝钗与伊丽莎白
  对比薛宝钗与伊丽莎白是我在文章最初就冒出来的想法,若要在《红楼梦》里找一个与伊丽莎白基本对等的角色,那绝不是红楼主角林黛玉,一定是那位八面玲珑,情商极高的薛宝钗。
  从家庭背景设置来说,薛宝钗与伊丽莎白是相似的,比不上男主角那样显赫,却也是门第不凡。有人说,那不一样,伊丽莎白家的财产都是表哥继承的,姑娘一点都分不到,这样比较,薛家条件要相对好些。诚然,贝纳特家的财产不归女儿所有,这是作者在开篇便阐明的,作为姑娘们想要嫁入上流社会的理由之一,融入于社会背景设置之中的。但是,我想说的是,薛宝钗有那样一个挥金如土的恶霸哥哥,惹事生非才投奔于贾府,又处于中国古代社会的背景之下,又能分得几亩良田?这里不过是作者的手法有所差异,中国人的含蓄思维,不会将事事清楚明了的阐述,更深的无奈与喜悦,需要读者浸入其中,才能感受到人物心底的酸甜苦辣。
  她们俩之所以能够放在一起比较的原因还在于,两个积极的姑娘都会主动争取自己的爱情,唯一的区别便是直接与含蓄。伊丽莎白自不用说,面对来自达上层社会贵妇人,达西先生的姑妈的反对,伊丽莎白毅然决然的表明了自己的爱情由自己做主的态度,阐述了捍卫爱情的决心,顶住了来自家长方面的压力。薛宝钗虽然看似顺风顺水,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但是她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宝玉的不温不火。八面玲珑的宝钗战略性的展开了自己的计划,继续巩固同盟,也就是她的姨娘王夫人,拉拢中间势力——贾母,维护与情敌林黛玉的关系,略施小恩小惠,博得下人口中的美名。要知道,这一系列高情商的行为,可能连伊丽莎白也要自叹不如了。虽然有人会将以上一系列行为称之为心计,但是在我的眼里,宝钗依然是个勇敢的姑娘,她只是在争取自己的爱情。
  三、林黛玉与简
  黛玉聪慧敏捷,心思细腻,敏感自伤,她爱恋宝玉,却总是在被动等待,她心里欢喜,却也嘴上不饶人,她心里早已万千波澜,却得要宝玉来猜。这样一位佳人,最终香消玉殒也正是由于她心思抑郁,多愁善感。对待爱情的态度,她从来都是被动等待,猜忌与压抑,充斥着她全部的爱情生活。她这种被动,隐忍的态度,与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姐姐简,特别相似。简在面对爱情的时候,没有伊丽莎白那样勇敢,她内心波涛汹涌的爱着宾利先生,却要等着宾利先生来表白,为了宾利先生也忍让了很多来自于男方家庭的不公正的待遇。
  四、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社会观念的影响下看薛宝钗,林黛玉与伊丽莎白
  中国文化被认为是集体主义,这也确实表现在《红楼梦》中。还记得黛玉刚进贾府的时候,大家坐在一起用膳,黛玉并不知道第一盅茶是做什么用的,所以她小心翼翼的跟随大家的动作漱口。身为群体中的一份子,她遵守着这个群体的既定准则。
  薛宝钗的爱情被很多红学家讨论,有人认为,其实宝钗并不一定真的爱宝玉。只是在贾府这样的大背景下,家长的一致赞同下,金玉良缘的迷行思维怂恿下,她得到了这样一种身份认同,她与宝玉就应该是一对。
  而作为西方文化代表的伊丽莎白就有着显著的区别,起初,她受对达西先生的偏见所累,是绝不会与达西先生在一起的。这个时候,贝内特太太给了伊丽莎白很多压力,但爱情至上的伊丽莎白,生生的顶住了这些压力,这也与个人主义的社会观念分不开。
  【作者简介】刘凡,山西财经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当前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多的只是局限于对课本内容的教学,教学内容较为匮乏,因此也就会导致学生倍感单调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就要实现对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英语分级阅读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此阅读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摘要】德育教育目标是在情感、认知、行为、意志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当前英语教学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当前英语教学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随着英语在各个领域的普及,学者们已经认识到,学习英语将使学习者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幼师英语德育教学符合学校培养品德高尚、具备专业技能具有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本文主要探析幼师英语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关键词】幼师英语教学;德育教育;
【摘要】以认知诊断理论为基础,结合传统的中高职衔接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测试模式,将认知诊断融合进中高职衔接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测试评价中,探讨了认知诊断策略下的中高职衔接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测试模式,通过认知诊断评估学生测试中所反映的认知水平,给学生今后的英语阅读训练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依据,实现中高职衔接学生诊断个性化评价和个性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认知诊断理论;中高职衔接;个性化评价;个性化教学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育者们研究把“微课”应用到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教师应该通过了解本科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此种教学模式在应用中的优势及不足,并且以学生为主体重新构思本科英语教学流程和教学模型,验证本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以期解决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并进行推广。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知识内化;翻转课堂;微课程  如今在大学英语
【摘要】欣赏型教学主要侧重鉴赏和珍视,强调我们对于学生潜在积极因素的探究和赏识。英语学困生也有自己的优势和潜力,但他们因为学习习惯、学习意志、学习策略等因素导致学习障碍。重视对英语学困生进行赏识教育,少一些鄙视、冷落或嘲讽的教育冷暴力,可以激发出他们的学习潜力,提高英语学习成效。  【关键词】赏识教育;学困生;学习潜力  欣赏型探究是一种强调对积极因素的鉴赏、珍视,对优势资源的整合、设计及其价值的
【摘要】在大学课堂中,尤其是在大学英语的教育上,越来越多的高校把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作为了一个大学英语的重点进行改革发展,而如何做到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能够有效进行,落实大学英语拓展教育体系则对高校来说是一次挑战。我们的地方高校要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进行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改革发展,以摸索出适合自己本学校的大学英语拓展教育体系。  【关键词】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唐姗姗(1981.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人才,对现代的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格。现如今的高职英语教学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如今的高职英语教育结合了计算机与多媒体的信息化教育,完美的契合了互联网 这个时代的特性。在互联网 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教育关联越来越密切,培育互联网 的创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互联网 型的创新型人才,让高职英语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总体趋势。本文
兰州五十八中  【摘要】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能以丰富的内涵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本单元是学生在高中英语必修阶段接触的第一个剧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启发学生理解故事的思想内涵,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戏剧情节的发展,了解英语戏剧的特点和要素。然而,作为一名一线英语教师,本人发现在对高中英语戏剧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仍然关注的是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注重戏剧
【摘要】大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能力是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的基础,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英语能力已然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必需能力。但是,目前高校的英语教学仍然存在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模式僵化等问题,导致学生的英语能力欠缺。本文主要是针对基于能力培养的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改革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大学英语能力,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能力培养;高校英语;课程改革  【作
【摘要】大多数学生第一次全面而深入地学习英语应该是在初中。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但对于很多初中学习者来说,因为刚开始对英语进行深入的了解,还没有掌握到比较好的学习方法去学习英语,同时加上英语学习的难度逐渐增大,学习英语就成了学生惧怕的一件事。当然,对英语也就没有什么兴趣。再加上英语老师教学模式的模式化影响了教学氛围,也导致了许多学生兴趣的丧失。另外,加上老师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固化,也使得许多学生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