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蟹塘投饵船三叶螺旋桨设计及水动力仿真分析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虾蟹塘投饵船投饵精确率,降低工作能耗,增加工作稳定性及可靠性,提出一种针对虾蟹塘投饵船的三叶螺旋桨设计方法.根据船体尺寸和整体功耗上限确定3种适宜虾蟹塘投饵船搭载的螺旋桨,直径尺寸分别为0.05、0.06和0.07m,并以船舶螺旋桨射流理论方程和叶片边缘点坐标方程为基础,通过叶片边缘三维坐标生成三维叶片曲线,从而建立螺旋桨三维模型.应用Ansys CFD软件,采用雷诺平均纳维叶-斯托克斯(RANS)方程以及SST k-ω湍流模型构建水动力仿真实验,分析螺旋桨最大轴向射流速度与平均轴向射流速度之间的误差,通过分析各螺旋桨叶片截面压力、转速以及平均轴向射流速度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具有较好敞水性能的螺旋桨.通过虾蟹塘实地试验,分析实际船速与最大轴向射流速度之间的误差,验证螺旋桨设计的可靠性,同时在满足虾蟹塘投饵船船速、船体推力以及整体功耗的情况下,以螺旋桨工作效率为试验指标,对比在不同转速下各直径螺旋桨的实际工作效率.结果 表明:针对虾蟹塘投饵船螺旋桨的设计方法是可行的,实际船速与最大轴向射流速度之间的误差小于10%,同时,虾蟹塘投饵船在搭载直径0.07 m螺旋桨、转速3500 r/min时,螺旋桨工作能耗为135 W,最高平均船速为1.46 m/s,工作效率达70.9%.
其他文献
为解决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单一品种的池塘养殖瓶颈问题,开发和建立多物种、多营养层次的生态立体种养池塘生态系统,于2019年研究了暗纹东方鲀(1.2万尾/hm2)、凡纳滨对虾(Litopeneaus vannamei)(24万尾/hm2)和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的立体种养模式与暗纹东方鲀传统单养模式(1.5万尾/hm2)的水质变化及养殖能效差异.结果 显示:暗纹东方鲀立体种养模式和传统单养模式池塘水体的pH、总氨氮(TAN)、亚硝酸氮(NO2-N)和
为研究山西省地区规模化种植且具有代表性的马铃薯品种晋薯16号、冀张薯12号、并薯6号、克新1号、费乌瑞它、大西洋的抗寒性差异,以筛选出耐寒性强的品种,利用低温培养箱对生长28 d左右的马铃薯脱毒组培苗进行4℃和-4℃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其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4个与耐寒性相关的生理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6个不同品种马铃薯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6个品种马铃薯的脯氨酸含量整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
为了进一步探明长江口南支刀鲚(Coilia nasus)仔稚鱼的分布和丰度变化,2018年6-10月在该水域设置8个站点,采用大型仔稚鱼网(口径1.3m,网目0.5 mm)在每月的大潮期间按月进行表层水平拖网调查,并与2014和2015年在相同水域和相同时期的研究结果作比较.共拖网58网次,采集刀鲚仔稚鱼4611尾,平均密度0.123尾/m3,体长范围3.10~61.74 mm.发育阶段从前弯曲期到稚鱼期,其中:以前弯曲期仔鱼(3.10~ 18.12 mm)最多,占总数的86.18%;其次是弯曲期仔鱼(4
根据2014-2016年春夏季浙江沿岸海域拖网调查捕获的剑尖枪乌贼样本数据,结合提升回归树方法(boosted regression tree,BRT),确定不同的环境因子权重,利用算术平均法(arithmetic mean model,AMM)和几何平均法(geometric mean model,GMM)构建基于多因子的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春季剑尖枪乌贼栖息海域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基于线粒体Cytb和COI基因联合对白洋淀流域沙河和拒马河宽鳍鱲种群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历史动态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141个样本中检测出45个单倍型,种群间共享单倍型有2个.拒马河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与核苷酸多样性(h =0.7120,π=0.01182)均高于沙河种群(h=0.4514,π=0.00313).AMOVA分子方差分析、种群间遗传分化指数(FsT)及系统发育树均表明2个种群间未出现明显分化,种群内变异(96.43%)大于种群间变异,种群之间存在较大的基因流(6.745).中性检验、错配分析显示沙
为探索帆张网不同网囊网目尺寸对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的选择性,于2018年10月在大沙渔场用套网法对5种不同网目尺寸(35、45、55、60和65 mm)网囊进行了选择性对比试验,应用Logistic选择性模型对带鱼选择性曲线进行拟合,采用极大似然法估算模型参数.结果 表明:(1)试验期间测量带鱼4265尾,肛长为76~ 305 mm,平均肛长(167±43) mm;(2)网目尺寸为35 mm时,对带鱼无选择性;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加(45~60 mm),网囊中带鱼优势肛长总体上大于套
南方蓝鳍金枪鱼(Thunnus maccoyii)属高度洄游鱼类,主要分布在南半球30°S~50°S水域,是金枪鱼类中经济价值最高的种类之一,南方蓝鳍金枪鱼养护委员会(Commiss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Southern Bluefin Tuna,CCSBT)是当前管理该鱼种的唯一区域渔业管理组织.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也是CCSBT面临的挑战.结合南方蓝鳍金枪鱼种群分布、资源开发状况以及CCSBT现行养护和管理措施,探讨了南方蓝鳍金枪鱼渔业可持续利用
以西北太平洋5个大海洋生态系(large marine ecosystem,LME,包括西白令海、鄂霍茨克海、黑潮、亲潮以及日本海)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为研究对象,分析SST随时空变化趋势及其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和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关系.研究发现,除了西白令海外,其他4个大海洋生态系的SST都在1987年左右发生了急剧的上升,呈现出2个变化模态;将SST的长期变化趋势去除后可以发现,5个L
冷冻贮藏是水产品的保藏方法之一,相比于其他保藏手段,冻藏的低温条件能对水产品的品质起到较好的保护,因而成为目前最常使用的一种保藏方法.但由于温度的变化以及低温下水产品自身组织结构的破坏,冻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水产品品质的一系列变化,如脂质氧化、蛋白质冷冻变性、质构变化等.综述冷冻贮藏对水产品肌原纤维蛋白特性的影响,包括蛋白质冷冻变性的影响因素、冻藏条件下肌原纤维蛋白理化性质的变化、蛋白质冷冻变性的机理,并总结一些控制蛋白质冷冻变性的方法和措施,旨在为水产品中冻藏技术的应用以及低温对肌原纤维蛋白特性影响
随着人工智能与科技手段的逐步发展与提升,鱼类形态特征的研究与鱼类游动减阻机制对于仿生机器鱼设计与复杂游动行为至关重要.以茎柔鱼(Dosidicus gigas)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茎柔鱼样本进行视觉图像采集,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提取生物样本形态特征,根据生物特征长度建立生物形态外轮廓方程与三维简化模型,采用数值模拟与四面体非结构网格的方法,计算分析仿生鱿鱼在高速游动过程中的流场特性.分析表明:基于轮廓方程的仿生鱿鱼简化模型在高速游动时具有较低的游行阻力,速度达13.89 m/s且俯仰角度在±30°内,其阻力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