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农村英语教学实践,我发现农村的孩子相对于城里的孩子们更惧怕说英语。尤其是高段的学生,他们对自己的英语没有把握和信心,怕出错,长此以往,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被消磨殆尽。由于教育领域内部各方面软硬件较落后、家庭经济能力有限、家长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综合素质较差等。这些现状致使农村学生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于城市学生。这些客观条件不是由人的主观就可以改变的,因此我们很难去用我们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当前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备等客观不利因素。但我们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关键词:英语;自尊心;信心
一、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形象
我认为要在英语教学中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首先要让学生对老师有信心,教师本身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良好的素质和创新的精神,才能对学生言传身教,对学生提出来的各种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小学生是最崇拜老师的,如果一位英语老师自身英语好,这就是学生的一种信心和兴趣, 他们会更乐于学习这门课程! 在刚踏上岗位时, 我曾听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说出这样一句话,“我爷爷说了,以前学校的英语都是用录音机放的!”这明显反映出学生和家长对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满及无信心。因此,英语教师首先要注意提高自己在本领域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呵护童心,树立信心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幽默地说过:大狗要叫,小狗也要叫,凭上帝赋予的嗓子“叫”,而儿童在课堂上的“叫”,却往往“叫”出了他们的潜能,“叫”出了一个纯洁、美好的世界。
在pep5 unit5 My New Room 这个单元的第四课时中,学生要学习 over, in front of , in , on, under, near, behind 等方位介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词汇,我特地将它们分组搭配,利于比较。例如,over和on是一组,我在教授时用动作示意,先拿粉笔擦放在手上,教学生念on, on, on; 然后把粉笔擦向上平移,不再接触手,教学生念over, over, over;最后问学生虽然on和over都有在……上的意思,但这两个单词有什么区别呢。有的学生说,on比较短,over比较长,有的说他们的发音不一样,终于有个学生说到了,on是挨着手掌, over离手比较远,我很认同最后一位学生的说法,正打算给出最后答案时,一个男生忽然大喊,“我知道啦,on贴肉啊,over不。”顿时全班哄堂大笑,所有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这个男生平时英语成绩不好,同学们并不看好他给出的答案。但我觉得他的答案很富有想象力,我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并鼓掌表扬了他。他在热烈的掌声中带着成就感坐了下去。孩子们的语言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心灵和个性,当孩子们在课堂上展现了自我,他们就渴望得到老师的欣赏和呵护。只有不断对他们的创作加以肯定,呵护那幼小的心灵,才能使他们对自己更有信心。
三、培养兴趣,提高信心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佳途径是从兴趣入手。兴趣使学习事半功倍,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越有兴趣,学起来就越有信心。
1.由爱出发,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农村小学生的生活圈比较小,可以说学校就是他们最大的乐园。在这乐园中,师生感情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如果学生喜欢我,就会喜欢我的课,学这一科目兴趣也高,所以情感投资是很有必要的。我常深入学生当中,以朋友、大姐的身份,而不是单纯的教师身份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时刻给予关怀、帮助,与他们谈心、聊天,增强师生感情。在我任教的班级里,有很多学会生是留守儿童。 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在家里跟着年迈的老人。老人们连普通话都不懂,更别说是英语。这种学生往往学习的信心更少, 因为他们没有良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自己不受父母关爱,内心的不平衡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的兴趣,打击到学习的信心。 因此,面对这些孩子, 我们教师应该更多主动找他们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爱上学习。例如, 班级里的一个男生经常在课堂上唱反调,甚至曾经当着同学的面撕毁老师发给他的荣誉小奖状。我当时很生气指出这是对老师的不尊敬,但并没有骂他。 我尽可能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或许他心里有什么不满意。于是在课后,我找时间与他单独谈话。谈话时,我避免指责他,而是问他是否在家里或学校里碰到不开心不满意的事情。如果对老师的某些做法有所不满也可以大胆地提出来。虽然那次他并没有说明原因,但从那以后,他的态度有所改变,课上不再唱反调,而且乐于完成英语作业。这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从孩子内心出发,从爱出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何等重要,只有当孩子们意识到老师和家长是重视自己的,他们才会学得更有动力更有信心。
2.运用学具操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城里的孩子有多媒体,享受在生动且极富个性的学习中。农村的小学受条件限制,很难像城市同龄人一样接受多媒体教育,但我们也是尽可能地想办法多为孩子提供一些新鲜灵巧的直观学具,让学生能够思维漫游,激发他们的兴趣。
3.巧设情景,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的运用离不开情境。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情境教学是近年来一直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将培养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看作是语言学习的最重要目标之一。缺少语言环境,一直是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一大障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巧妙设计,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亲身体验,感知语言,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例如,在教授pep8 unit2 What’s the matter, mike? 里的相关对话时,我将教室的一角布置成一个小诊所,并准备了玩具听筒.这样,学生参与表演的积极性更高。
总之,培养孩子们学好英语的信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更不是几点反思,几篇案例论文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研究坚持。
关键词:英语;自尊心;信心
一、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形象
我认为要在英语教学中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首先要让学生对老师有信心,教师本身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良好的素质和创新的精神,才能对学生言传身教,对学生提出来的各种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小学生是最崇拜老师的,如果一位英语老师自身英语好,这就是学生的一种信心和兴趣, 他们会更乐于学习这门课程! 在刚踏上岗位时, 我曾听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说出这样一句话,“我爷爷说了,以前学校的英语都是用录音机放的!”这明显反映出学生和家长对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满及无信心。因此,英语教师首先要注意提高自己在本领域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呵护童心,树立信心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幽默地说过:大狗要叫,小狗也要叫,凭上帝赋予的嗓子“叫”,而儿童在课堂上的“叫”,却往往“叫”出了他们的潜能,“叫”出了一个纯洁、美好的世界。
在pep5 unit5 My New Room 这个单元的第四课时中,学生要学习 over, in front of , in , on, under, near, behind 等方位介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词汇,我特地将它们分组搭配,利于比较。例如,over和on是一组,我在教授时用动作示意,先拿粉笔擦放在手上,教学生念on, on, on; 然后把粉笔擦向上平移,不再接触手,教学生念over, over, over;最后问学生虽然on和over都有在……上的意思,但这两个单词有什么区别呢。有的学生说,on比较短,over比较长,有的说他们的发音不一样,终于有个学生说到了,on是挨着手掌, over离手比较远,我很认同最后一位学生的说法,正打算给出最后答案时,一个男生忽然大喊,“我知道啦,on贴肉啊,over不。”顿时全班哄堂大笑,所有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这个男生平时英语成绩不好,同学们并不看好他给出的答案。但我觉得他的答案很富有想象力,我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并鼓掌表扬了他。他在热烈的掌声中带着成就感坐了下去。孩子们的语言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心灵和个性,当孩子们在课堂上展现了自我,他们就渴望得到老师的欣赏和呵护。只有不断对他们的创作加以肯定,呵护那幼小的心灵,才能使他们对自己更有信心。
三、培养兴趣,提高信心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佳途径是从兴趣入手。兴趣使学习事半功倍,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越有兴趣,学起来就越有信心。
1.由爱出发,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农村小学生的生活圈比较小,可以说学校就是他们最大的乐园。在这乐园中,师生感情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如果学生喜欢我,就会喜欢我的课,学这一科目兴趣也高,所以情感投资是很有必要的。我常深入学生当中,以朋友、大姐的身份,而不是单纯的教师身份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时刻给予关怀、帮助,与他们谈心、聊天,增强师生感情。在我任教的班级里,有很多学会生是留守儿童。 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在家里跟着年迈的老人。老人们连普通话都不懂,更别说是英语。这种学生往往学习的信心更少, 因为他们没有良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自己不受父母关爱,内心的不平衡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的兴趣,打击到学习的信心。 因此,面对这些孩子, 我们教师应该更多主动找他们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爱上学习。例如, 班级里的一个男生经常在课堂上唱反调,甚至曾经当着同学的面撕毁老师发给他的荣誉小奖状。我当时很生气指出这是对老师的不尊敬,但并没有骂他。 我尽可能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或许他心里有什么不满意。于是在课后,我找时间与他单独谈话。谈话时,我避免指责他,而是问他是否在家里或学校里碰到不开心不满意的事情。如果对老师的某些做法有所不满也可以大胆地提出来。虽然那次他并没有说明原因,但从那以后,他的态度有所改变,课上不再唱反调,而且乐于完成英语作业。这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从孩子内心出发,从爱出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何等重要,只有当孩子们意识到老师和家长是重视自己的,他们才会学得更有动力更有信心。
2.运用学具操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城里的孩子有多媒体,享受在生动且极富个性的学习中。农村的小学受条件限制,很难像城市同龄人一样接受多媒体教育,但我们也是尽可能地想办法多为孩子提供一些新鲜灵巧的直观学具,让学生能够思维漫游,激发他们的兴趣。
3.巧设情景,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的运用离不开情境。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情境教学是近年来一直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将培养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看作是语言学习的最重要目标之一。缺少语言环境,一直是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一大障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巧妙设计,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亲身体验,感知语言,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例如,在教授pep8 unit2 What’s the matter, mike? 里的相关对话时,我将教室的一角布置成一个小诊所,并准备了玩具听筒.这样,学生参与表演的积极性更高。
总之,培养孩子们学好英语的信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更不是几点反思,几篇案例论文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研究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