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助力梦想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WU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的课内教读和课外泛读是同等重要的,二者衔接得当,可以丰富学生生活,拓展学生认识世界的途径,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间的联系进行创新学习。课内外阅读的相互结合和衔接,突破了课堂语文教学的时间限制,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一段时间以来,学生独立阅读的状况现状令人担忧,封闭的课堂教学环境阻碍了学生在开放的社会生活中进行自由实践,学生直接接触的语文材料较少,很多知识都是道听途说而来,人云亦云,毫不思考地接受教师的观点,缺少了自主阅读和搜集资料的过程。这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阻碍忽略了语文阅读过程中独立性的实现。因此,教师只有把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使学生受益。
  一、小学课内外阅读衔接容易产生的问题
  1.教师认识有偏差,对学生指导不足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不注重通过课外阅读来帮助学生理解课内阅读材料,认为只要把教材上的课文教好就可以了,课外阅读只是学生打发课外时间的一种娱乐方式,因此在课堂上也并没有为学生独立阅读提供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变得杂乱无章,无时间保障、无书目推荐、无方法指导,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漫无目的使学生浪费了很多获得真知灼见的机会。
  2.课外阅读推荐不当
  很多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并没有找到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衔接起来的衔接点,学生无法建立起对课外阅读材料的兴趣,对在课堂上进行的课外材料阅读只是浅尝辄止,或是装装样。
  3.家庭环境对课外阅读不够支持
  很多家长认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不务正业,并不认同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学习行为也是百般阻挠,因此在课外擅自给学生安排很多课业练习、报名各种补习班等,导致学生缺少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致使课外阅读形同虚设。
  4.学生自制力较差
  有的课外阅读材料并不是实质的书本,而是电脑或手机等媒体上的阅读资料,以电子文本形式呈现,学生在使用手机和电脑网络时容易受垃圾信息干扰,转移注意力。同时,网上很多经不起推敲的信息,影响了学生的判断力,学生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而得不到有效、有益的信息,这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也使学生的自控力越来越弱。
  二、实现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的措施
  1.强化阅读方法的指导
  无论是课内阅读教学还是课外阅读扩展,都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思考能力作为基础的,这也是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最大效益的保证。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文本材料的整体感知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简短的语句归纳文本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寻找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语境进行领会,从而得到文本的主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本中局部细节进行仔细品味。从而明确事物特点,抓住文本特色。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和模仿文本写作方法,對文本的思路、结构、创作手法、语言组织特点等进行内化学习。
  2.为阅读创造良好的氛围,保证一定的阅读时间
  阅读氛围十分重要,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在班级建立读书园地,鼓励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书进行相互推荐,并建议学校完善图书馆借书制度,倡导在学校内开展读书节、读书讲座、读书分享交流会、朗诵比赛等。但同时,教师也要提高教学效率,把作业布置得少而精,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业余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要使家长对课外阅读有重新的认识,保证学生在家阅读的时间。在课堂前几分钟,专门留出活动时间,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也可以组建阅读兴趣小组,教师应当发挥出有效的指导作用,教会学生养成积累语文知识、撰写心得体会和锻炼阅读技巧的习惯,培养一批阅读能力突出的学生,在班级里发挥榜样作用。例如《小英雄雨来(节选)》的阅读指导,教师可以于课前组织小学生了解历史、文化背景,并查找革命题材文学作品如《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作为课外阅读材料。三者都是革命时期典型少年的有趣故事,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可以成为使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丰富课堂阅读内容。
  3.增强衔接的关联性,激发学生兴趣
  课外阅读的设定要与课文教学内容紧密相连。教师布置的课外阅读要与课堂上阅读材料有牵连,应给学生明确的提示和指引。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延伸的方式,激发小学生的探索欲望,激发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内在需求。例如《七律·长征》表现了红军的革命精神,要读懂这首诗,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文言基础,还要带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才能理解这首诗的背景和内涵。教师可以指定学生读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等诗词,来强化同类诗歌的阅读;针对阅读材料,教师可以提供视频讲解材料,首先对诗中的字、词进行解释,然后给出范读录音,引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的革命情怀。
  4.用充满趣味的阅读微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互联网媒体、短视频流行的当下,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剪辑成学生爱看的阅读微视频,可以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喜好。微视频可以扩展文本,并以新颖的形式展现阅读材料和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针对理解力和知识储备不同的学生,可以采取分层引导的方法,为他们指定不同层次的阅读材料。这样,教师不仅可以控制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也有利于让学生从手机的影响中解脱出来。同时,这一形式也增强了阅读材料在家长面前的展现效果,使他们认识到课外阅读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从而改变以往的态度。
  总之,课内外阅读衔接有利于增进语文教学生机和活力。教师要帮助学生整合校内、校外时间,把课外阅读的形式搞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增多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接触频率,通过积累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的探索需求,进而丰富其知识,锻炼其技能,开阔其视野。
  参考文献:
  [1] 邱旻《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策略》,《新教师》2019年第9期。
  [2] 蔡雄英《探寻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有效途径》,《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年第7期。
  [3] 吴光屏《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25期。
其他文献
  
摘 要:每一堂语文课都是一道佳肴,文本是食材,教师是厨师,只要用心构思,精心打磨,就一定能烹制出有神有魂、有情有味的生命课堂。那么,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神魂兼具、散发浓浓的语文味?这是一个长远的课题。本文将从朗读感知、提问点拨、品赏领悟、讲解演绎四个方面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文课堂 语文味  女儿一向挑食,胃口不好,我被迫挖空心思为她烹制一些花样菜,还别出心裁地为自己的得意“作
野生动物一般生活在野外,可是,你有没有注意到生活在城市里的野生动物呢?
        
1、海洋学校要举行分组游泳比赛,大家都报了名。可是该怎么分组呢?
1 高个子国的高国王和矮个子国的矮国王见面了。幽默的矮国王对高国王开玩笑说:“您这么高大,您的祖先是长颈鹿吗?”
1.今天,小猪特别特别生气。  妈妈问小猪:“晚上,你想吃什么?”  不吃!不吃!气呼呼的小猪什么也不吃。
摘要:目前,高中作文教学过分重视作文的结果,忽略了作文教学的实践过程,导致学生在高考中遇到新颖的、思辨色彩较强的文题,往往难以写出个性化、高质量的作文。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高中作文教学从关注结果到实践过程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作文;实践过程;有效途径  传统的写作教学以文章学、语言学、修辞学的标准去评价作文的优劣,认为写作就是“写文章”,往往遵循“写—批—评”的写作训练模式
一只小蝌蚪,刚刚长出四条小腿,褪去了尾巴,变成一只英俊的小青蛙。  小青蛙跳上岸,正赶上下雨。  他对爸爸说:“哦,岸上真新奇!你瞧,那儿有座红色的会走动的小屋子,在屋子的下面,还飘出好听的歌声呢!”  爸爸一瞧,原来是两个小女孩,她们合撑着一把小红伞。  爸爸随手摘下一片小荷叶。  小青蛙和爸爸肩并肩,撑着小荷叶伞,愉快地走着,雨点儿在绿色小屋顶上唱起了歌。  小青蛙也合着拍子呱呱地唱起欢乐的歌
摘 要: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应营造恰当写作情境,在读写结合中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写作营养,采用开放教学方式让学生交流,构建合理教评体系使学生不断进步,以让学生体会到写作所带来的快乐,进而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体会快乐 科学发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5.024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