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燕麦品种生长性能研究

来源 :畜禽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o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度的放牧和利用草原生态资源,造成草原生态脆弱,植被低矮稀疏,使得本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受损、生态结构遭受破坏、牧区畜牧生产能力逐渐降低,草地退化现象严重、土壤沙化明显增多,物种多样性降低.对引进的7种燕麦经过100 d左右生长后,筛选出3种高产品种:原种17,产量4766.91 kg/亩(1亩≈666.7 m2);青海444,产量4540.23 kg/亩;裸燕麦4386.89 kg/亩,三者饲草鲜草产量均在4350 kg/亩以上,每亩打捆青干草保底1 t.就饲草适应性、饲草产量、推广性而言,青海444、裸燕麦、原种17更适合高海拔地区种植.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不同地方品种鸡中ALV的自然感染状态.方法 采集扬州某种鸡场3个地方品种鸡(芦花鸡、苏禽绿壳鸡、新杨黑鸡)、2个时期(15周龄、25周龄)的泄殖腔棉拭子3600份和血清样品600份,分别采用p27抗原检测试纸条和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同时,采集部分p27抗原检测阳性鸡的抗凝血,提取基因组,利用J亚群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 15周龄时p27抗原检测试纸条与ELISA检测总阳性率分别为30.67%和31.38%;25周龄时总阳性率分别为11.20%和12.50%.ALV-J亚群PCR
饲用酸化剂可以直接改善动物胃环境,提高饲养动物生产性能.从饲用酸化剂作用机理以及具体在家兔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综述,并对饲用酸化剂的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
以沧源县人工丛生龙竹林为研究对象,在前期对151株龙竹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及各项生态指标测定基础上,分析龙竹地上部分各器官的生物量配比及含水率,构建龙竹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幂函数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随着龙竹龄级的增加,Ⅰ到Ⅲ龄级各器官含水率逐渐下降,单株地上部分平均含水率分别为75.01%、49.35%、47.97%,Ⅰ龄级龙竹杆含水率显著最高于Ⅱ和Ⅲ龄级;Ⅰ到Ⅲ龄级龙竹的单株地上生物量平均值依次为16.50、31.36、37.64 kg/株;随着年龄的增长,枝和叶的生物量占比随之增加,杆生物量占比随之下
详细介绍了涪陵黑猪配套系母本父系同胞育肥和屠宰及肉质测定结果,对测试猪的选择、起试体重,结束体重、体尺、背膘和眼肌面积等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涪陵黑猪配套系母本父系的肥育、屠宰、肉质各项性能指标,与外三元商品猪进行了比较.
以1982—2015年间内蒙古地区植被为研究对象,基于GIMMS NDVI3g、ERA5气象和土地覆盖数据,综合运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Hurst指数、多元线性回归和残差分析方法,定量确定气候因子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动态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82—2015年,植被显著和极显著增加的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83%、24.01%,显著和极显著减少的面积分别占比为4.20%、5.64%,变化不显著的面积占57.32%.研究区NDVI Hurst指数空间
某肉鸡养殖场20日龄817肉杂鸡疑似大肠杆菌感染,为确定病原,无菌采取病鸡肝脏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及毒力基因的测定.结果分离菌在麦康凯琼脂上形成红色菌落,生化特点符合禽大肠杆菌的特性.分离菌对头孢西叮等7种药物敏感,而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耐药.通过4组多重PCR对大肠杆菌的18种毒力基因进行了扩增,该分离株检测出iss、iucD、iroN等9种毒力基因,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
饲料是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物质,不同动物在育成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各不相同.为了更好地保证动物健康,提高养殖质量和效益,对不同配比的饲料进行调查分析,探究其对动物育成期生长性能以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为了研究发酵饲料对肉鸭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30000羽1日龄的樱桃谷商品代,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全价配合饲料,试验1组添加2.5%发酵饲料,试验2组添加5%发酵饲料.结果表明,添加发酵饲料能够显著提高肉鸭肠道内有益菌数量,降低肉鸭肠道内致病菌数量,维持肉鸭肠道菌群平衡,减少腹泻和用药,降低栏舍内氨气浓度,保护环境.
C型利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是利钠肽家族成员之一,广泛存在于动物肾脏、大脑、心脏及血管等组织,在雌性哺乳动物卵巢中也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目前普遍认为NPR2是CNP亲和力最强且主要与之结合的受体.CNP通过与NPR2结合后能够激活下游通路发挥其生物学效应.CNP主要表达于贴近卵泡壁的颗粒细胞,而NPR2主要表达在卵母细胞周围的卵丘细胞.此外,CNP与受体的结合促进了卵丘细胞内cGMP的产生,抑制PDE的活性,提高了卵母细胞内cAMP的水平,从而维持雌性动物卵母细胞减数
目的 探讨中药方剂白头翁汤治疗鸡沙门氏菌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辖区内某规模化养鸡场内发生沙门氏菌感染的5日龄黄羽肉仔鸡48羽,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氯霉素进行治疗,试验组给予白头翁汤治疗,对比观察2组对象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鸡群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死鸡的病理变化基本一致,试验组病变程度轻微,对照组病变程度严重,可见病死鸡嗉囊空虚,心脏有粟粒大小灰白色坏死结节,肝脏表面散在针尖大小的白色坏死灶,脾脏肿大充血.结论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