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冰海沉船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oB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译 朱岩
  
  1939年11月30日,芬兰遭到苏联的袭击,苏芬战争(又称冬季战争)爆发。图为前线的芬兰侦察兵和机枪手。 资料图片
  
  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结束后,芬兰无奈转向德国。在最后一批苏军乘“约瑟夫·斯大林号”撤离芬兰前往列宁格勒的途中,因水雷爆炸引来德军的炮火,救命的“约瑟夫·斯大林号”成了“漂浮的棺材”,数千名红军士兵在波罗的海的寒流中沉浮。
  
  1939年,欧洲大战狼烟正浓。当时被认为军事实力跟德国不相上下的社会主义苏联,趁1939年9月波兰败亡之机,为了自身安全要求芬兰割让领地,芬兰政府当然不会接受苏联的要求。结果苏联单方面撕毁1932年缔结的《苏芬互不侵犯条约》,于1939年11月30日发动了侵略芬兰的战争。1940年3月13日,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了和平协定。芬兰割让了1/10的领土,避免了与其他波罗的海国家一起被并入苏联的命运。但战火并没有因此而平息。1940年4月9日,纳粹德国进攻丹麦和挪威。芬兰丧失了化肥进口的来源,食品供应短缺,和西方国家的贸易渠道被堵塞,只能向瑞典和苏联购买,可是经常得不到按时供货,芬兰只得转向德国。
  
  汉科半岛的通讯营
  
  苏军的通讯营里20岁的报务员,萨缪尔·吉尔凯里陶博,正随驻防在列宁格勒郊外马尔德什金的部队在此休整。战前饱食终日的红军士兵们梦想的只是即将到来的复员安排,萨缪尔也希望早日离队去恢复那中断的学业。但命运却给了他另外一种安排——1940年5月2日,他接到了前往奥拉宁堡的命令并登舰启程,但后来却被告知目的地是在海上:芬兰的汉科。
  汉科半岛(冈古特)是苏芬战争后苏方以“租借”方式取得的,苏联人在这里扩建了一个大型的海军基地,这个基地足以截断敌军海上力量进入芬兰湾并从海上保卫列宁格勒。
  当萨缪尔达到汉科时,这座美丽的欧式风格的城市的芬兰人已被迫离开了家园。通讯营紧挨着面包厂安营扎寨,他们住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开始建造防御工事。他们在这块两公里宽的狭窄峡地里完成了坚固工程,拉起了6排铁丝网。士兵们躲在战壕里整日待命,所有的机关枪、大炮都处在待发状态,无数个加以伪装的火力点散布在阵地上。
  6月22日夜里,半岛上响起了警报声,探照灯的光线划破夜空。从半夜起,送往司令部的报告川流不息。清晨5点,阵地上传遍了基地司令部指挥官的命令:“同志们,准备战斗!”。在整整4个月时间里,苏芬双方在汉科战场上相互投射了约80万发炮弹和炸弹。
  
  战争中报务员的责任就是始终要保持联络畅通,保证各个分部之间通讯线路的连接,把被炮火炸断的导线恢复完好。对萨缪尔们来说,他们要护牢自己6公里长度内的线路,即从岗位通往两个方向各3公里的线路,这是他们在漫天枪林弹雨中固定的职责。最可怕的事就是冒着炮火去爬上那高高的电线杆,所有固定电话的线路都在上面,似乎死神也在那上面等着你。有一次萨缪尔爬上电线杆去排除线路故障,和他同行的战友瓦西卡被芬兰人的地雷炸得粉身碎骨,而他之所以毫发无损全因为瓦西卡在下面挡住了上窜的弹片。
  当时在整个苏德战场上苏联红军全线溃退,但在汉科地区的苏军驻军仍岿然不动,甚至还夺取了19个岛。然而到了秋季已经可以明显地看出,苏联再继续困守这块位于芬兰境内的“飞地”已经毫无意义:在背后所依托的列宁格勒已被德军围困的情形下,汉科实际上已成了敌后区。
  于是在1941年10月,汉科的驻军开始分批撤离基地。撤退的路线是十分随意而又机动的。来自喀琅施塔得要塞的运输驳船队只负责接运那些直接保障日常战斗力的若干分部人员,而这部分部队一撤走,平时受苏联火力压制的芬军阵地上和炮火便猖獗起来。芬军误认为这些运输船队是前来增援的,以为苏联人正打算再度发起攻势。
  通讯营在1941年12月2日撤出了基地。他们在驻地的军舰停泊场等待着前来接应的大型涡轮电动船“约瑟夫·斯大林号”。在最后几周里,这些苏军剩余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毁掉一切哪怕是稍有价值的东西,不使落到敌人手里。成百吨的食品以及远途运来的上万桶燃料被倾倒在海里,整个海湾的水下布满了成袋的米面和成箱的罐头。而此时在被围困的列宁格勒,数百万军民因饥饿随时可能死亡——那里每日配给的面包定量对重体力劳动者是300克,而对一般人员只有200克。
  同样,日常为苏军基地服务的两百多辆载重汽车也被悉数毁灭,成堆的机器设备被弃置在机场,所有的发动机里都填充了甘油炸药。更难忘的是那些吨半卡车,他们用坦克把这些卡车一一碾碎。破坏行动是那么彻底,所有的住宅区门窗都一概不留。苏联人给汉科的芬兰人留下了可怕的景象:在面包工厂里刚出炉的新鲜面包下面竟然都布满了地雷!
  
  漂浮的“棺材”
  
  破坏完一切,现在该是登船离开的时候了。“约瑟夫·斯大林号”就像一座巨大的简易木板房,在三个船舱中都铺好了双层的铺板,舱室底部摆满了面粉袋子和弹药箱。有人开了一句玩笑试图让胆小的同志们放松一些:“别害怕,一旦爆炸大伙儿可以直接上天去见上帝,不用经过中转站。”
  整艘驳船载下了6千多名撤退人员,直对着列宁格勒开去。后来才知道,芬兰人在他们撤走后整整三昼夜未敢进入苏军废弃的基地,他们不相信苏军已撤退了。而在峡地里芬兰人已经配置有自动的射击火力系统,足以射杀随后的零星散兵,20挺机关枪凭借自动断启电路有规律地同步开火并停火。这样做是为了防止苏军下手切断探照灯线路,使整个前线地带的照明中断。
  萨缪尔军士当时就置身于中间那个舱内。当晚海上十分平静,海水已开始结冰。战士们互相用身体取暧,挤着睡在一起。到了清晨3点,突然响起了爆炸声,冰冷的“海水”从敞开的舱口灌进来,倾泄在人们身上。触雷了!萨缪尔第一个跳上了甲板。恐惧将人们从钢铁造的舱底驱赶出来,因为呆在那里没有任何逃生的可能。然而这第一声爆炸只是即将到来的死亡发出的信号。
  “斯大林号”驳船经由撤退的航道上并未彻底清扫水雷,而驳船用以进行自卫投放的“破雷卫”本是有效的排雷装备,不料却招致雷区陷阱中所有水雷一齐爆炸。这本不会危及驳船的安全,但当时船长出现了致命的失误:先是发出指令投下新的“破雷卫”并使其继续运转,而他又发出“开倒车”的指令,使船尾当即翘起,这下“斯大林号”可真的遭了灾,处于失控状态不能航行了。
  驳般是沿着爱沙尼亚的海岸航行的,离海岸大约有20公里之遥。当时是个晴朗的月夜,德国人发现了海上爆炸的闪光,于是海岸炮台上的大炮们立即开火。一发炮弹落进了前舱,那里大约有600多人。船舱里的弹药立即发生爆炸,天空顿时出现了火焰形成的一片龙卷风,它像一个具有魔力的大风火轮,里面旋转着的全是人的身体躯干、船体碎片。遇难者不只是撤退人员,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临时登船的作战部队人员。
  驳船虽然已失去了船首部分,但仍未沉没,呈飘浮状态。极端的恐惧在幸存者中出现了,有的人被吓呆了,浑身颤抖地嚎叫着;还有人跳进了冰冷的海水里,必死无疑;许多人开枪自杀,枪声此起彼伏。
  血!哪儿来的?处于休克中的萨缪尔·吉尔凯里陶博起初根本没察觉,他的耳朵已经被弹片削去了一大块。他的后背也在剧痛,原来是被一段断梁击中了。人们一窝蜂似地涌向舢板,其中一人为萨缪尔抢到了一个位子。那时人人自危,整个场面慌乱不堪。待到舢板被垂直地吊起来时,周围哄抢的人有40多个掉到了水里,波罗的海以其灼伤的怀抱接受了新来的牺牲品。在北半球12月的冰水里,人们得以幸存的机会只有几分钟时间。此时突然冲来的一股海浪救了命,它把萨缪尔又冲回到了蒙受灾难的这条大船的船舷边上。幸而他的手还没有完全冻僵,使他成功地抓住了船上的舷梯。为使贴在垂直墙面的不听使唤的身体向上移动,他使出了自己曾掌握的全套体操运动技巧,凭借一段颤抖不已的绳梯,这名报务员成功地又登上了“斯大林号”。
  就在此时,这个被截去一段的钢铁庞然大物的正前方驶来了一艘驱逐舰和一艘拖网渔船。人们从驳船上努力向它狭窄的甲板爬去,一大串人流排列在几根从它那儿抛来的粗缆大索上。在按最大可能的数量接受完失事船人员后,它们又驶走了。海水里飘浮的全是士兵军大衣,这些都是在腾越船舷时失足落水,丢失性命的人们的遗留物。
  
  沉船上的狂欢酒宴
  
  “斯大林号”上留下的乘员等待着死亡的到来。萨缪尔藏到该船的一处密室中,打算先找一件干衣服换上。从一个舱室里传出了悠扬的音乐声,那里坐着几个人,他们打开了留声机,并且喝起了伏特加酒。这伙人神情茫然地迎接他,问道:“决定好了再洗个海水澡?我们就这么呆下去,听着音乐死掉。”报务员萨缪尔接过了满满一杯伏特加,他们还给他找了件防水布工作服,“先换上,暖和暖和。”
  萨缪尔以前从未尝过烈酒,这一喝下去就失去了知觉。当他一觉醒来时,整个舱内已空无一人。他出舱直奔甲板上,外面已是明亮而又寒冷的白昼。海上十分宁静,“斯大林号”明显地在下沉,但还在勉强飘浮着。此时在甲板上的人们已经没有了绝望感,他们甚至摆上了个狂欢酒宴。槭木制的甲板上铺满了红色的30卢布面值的钞票,看样子,是有人撬开了船上的金库。一群人用钞票打起了扑克牌,另一伙人则疯狂地撕扯钞票,还把钞票大把地抛撒到海里、空中,哈哈大笑。这些钱币被“挥霍”一空。趁火打劫的盗贼们不知从哪个船舱里搬出了奶油饼干、砂糖,还有“卡兹别克”香烟。留在船上工作的两个医生尽力帮助伤员,有些战士还帮助医生们照料受伤痛折磨的同志们。曾被挂在驳船天线上的《圣经》“启示录”画像又覆盖在牺牲的红海军战士身上。有只从尸体上断掉的胳臂又被接回到了原处,他的另一只手臂则被拉向前方,直指通向地狱之路。
  近黄昏时,驳船已剧烈地倾斜并且不再运动了,这时有个人突然想到要测量一下海水深度。他找来一段电线绕在电话机零件上,再把系在线上的测深锤放下去,测出深度是18米。随后“斯大林号”便沉入海底,但没有完全沉没,所以在这个“人工岛”上所有人还能安全地呆下去,真幸运!
  
  被俘
  
  12月4日早晨,有两艘拖网渔船直朝“人工岛”驶来,一艘是德国人的,另一艘是芬兰人的,全都停泊在安全的远处。翻译通过扬声话筒传达了给战俘们的新的命令:“请保持冷静,你们现已被全部解除武装,不许再做抵抗,因为你们已经置于火力控制之下。”
  这些船只开始装运战俘,大约有2000多名“斯大林号”上的乘员被运送到巴尔基斯基登陆。该地位于伸向海中的防波堤上。在靠近岸边处,战俘们逐个受到了搜身检查。还没等到他们来搜身,萨缪尔就不得不将一直藏在口袋里的两枚“小香瓜”(手榴弹)扔到了海里。
  夜晚,战俘们被安置在海滨火车站的地下室里。一清早,德国人就对他们逐个登记,其中的犹太人则是罪不容赦的。萨缪尔·吉尔凯里陶博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阿列克谢·米哈依洛夫,这是他朋友的名字,这个朋友当时在船舷边自杀了。
   监管战俘的是匈牙利人,他们发现萨缪尔粗通德语,便没让他当苦力,因为他能和德国人交流。
  12月23日晚,战俘们被赶到街上,命令他们排成横队,下了口令“一二报数!”喊到“一”的人让他们向前五步走。萨缪尔本来是喊到“二”的人,但一名匈牙利看守突然将他拉出来,又把他推进报“一”的行列。他马上就明白了,这人是在救他的命。这个匈牙利人猜到萨缪尔是个犹太人,所以决定要把他送到另一组人中,因为德国人正要把这一组人交给芬兰人的军队管理,所以这批人“成活率”会高些。
其他文献
编译 蜀牛    1861年由海勒姆柏丹上校指挥的狙击团(也称特等射手团)是世界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狙击部队。狙击团的士兵都能在600英尺的距离上连射十发,并以不超过5英寸的平均误差击中靶心。士兵们身着暗绿色制服作为伪装,在400码以下的接敌距离内对敌方目标人员进行精确打击。     1862年5月,驻守于维吉尼亚州约克镇一带的南军士兵陷入了恐慌。北方军队里一些身穿绿装的射手,成了他们的噩梦。炮兵
期刊
口述:蔡省三采访:周逵    十六年零八个月的等待,我终于在1991年12月,以香港著名“专栏作家”的身份终于登上了台湾岛。斯人已去,我在他的墓前凭吊。有人问我对蒋经国的感情是不是很复杂,我说我十年追随蒋经国,却坐了二十五年的班房。尽管他拒我于台湾门外十六年,但毕竟年轻时他对我始终有知遇之恩。     “枪下留人”    1951年10月26日,上饶市召开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公审大会,上万人聚集在上
期刊
1968年,文化大革命进入“斗、批、改”阶段,毛泽东发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五七”指示。党中央、国务院系统各部门在河南、湖北、江西等18个省、区创办了106所“五七干校”,10万名干部、工勤人员、5000名知识青年子女和3万名家属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团中央系统的1500名干部、工勤人员和家属子女于1969年4月来到河南省潢川县黄湖农场,在这三县交界,两河汇流的低洼湖区办
期刊
在剑门关口,一条宽约1.5米的古道至今仍盘旋在山脊之上;而在昭化,古蜀人与秦人大决战,古老的金牛道,见证着古蜀国烟消云散的一幕幕生死;距离彭州36公里的白鹿山,从周围山峰中突兀而出,战略位置极为险要,蜀王死后,蜀王子弃守成都,率领群臣在这里准备与秦军最后鏖战。金牛道与白鹿山,见证着古蜀国亡国的惨痛,飘荡着蜀人久久不散的离歌。    在四川古代历史上,曾经有过数条著名的蜀道,北通中原的有金牛道、米仓
期刊
在近代民族主义发轫之际,中国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置身于看似极端荒谬的民族定位之中:谁是我们的敌人?谁又是我们的同胞?    日军宣传战:“恢复中华”    刻意挖掘、放大并激化满汉矛盾,是日本在甲午战争时的宣传策略之一。  1894年10月25日,日军未经战斗,轻取东北重镇九连城,驻守此处的清军,尽管有着并不逊色的武器装备,却早已闻风而逃。  根据日本官方的《日清战争实记》记载,九连城“当地居
期刊
红五月”的狂欢,渐渐地化为记忆了。然而,红五月的余音并没有终结。在此后的40年,它的影响无处不在。那些身体的动作、标语的狂欢、思想的盛宴与青年的呐喊,渐渐汇流而成今天的世界。1968年是旧世界的葬礼,新世界的胎动日。    1968年5月29日,午后两点钟,在法国爱丽舍宫,被称为“冷血动物”、谦恭而冷漠的总统府秘书长贝尔纳-特里科显得异常烦躁。他脸色苍白、精神萎顿;十几分钟后,他到底走进了蓬皮杜总
期刊
不管美国如何推崇民主自由的理念,建立在奴隶制度基础上的种族主义一直是其国家基因。这一基因不修改,美国的民主自由就永远名不正言不顺。    奴隶主是美国独立战争的一大主力。《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杰佛逊,不仅拥有奴隶,而且享受着女奴的性服务,还生了孩子。这也不奇怪,建国之后南方奴隶主一度主导着国家政治。就以建都而言,欧洲主要国家的首都,都是重要的商业都市,如巴黎、伦敦等等。美国作为一个后进国家,也有费城
期刊
1896年6月13日,李鸿章开始了德国之行。从他进入德国国境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了比俄国更为隆重的礼遇,规格之高,俨然国家元首:  他下榻于著名的恺撒宫(旧译“该撒好司”),“凡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 莫不投其所好”,甚至连他喜欢抽的雪茄和喜欢听的画眉鸟都事先安排妥当,寝室内高悬他本人及“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照片,以示敬重;  他在向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及其皇后递交国书后,德皇夫妇还专门摆设国宴,
期刊
几年前偶然读到《新全球史》的英文版,立即被它丰富的内容和引人入胜的表述方式所吸引,后来知道此书在美国是目前最畅销的世界史教科书,正在被几千所学校的数百万学生使用。最近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由魏凤莲等翻译的《新全球史》中译本。  由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是我们所熟知的全球史的经典性著作,所以在接触到一部新的全球史著作时自然会拿来与它比较。当然,将现在的研究成果与30多年前出版的著作比较孰优孰劣
期刊
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鱼雷艇军官背着丁汝昌集体阵前出逃,成为北洋舰队战史上最大的污点。出逃事件中被日军俘获的“福龙”管带蔡廷干,将港内北洋舰队的虚实和盘托出;“左一”管带王平逃到烟台后,向上司谎称刘公岛已失守,致使正在行进途中的清军援军掉头撤退。北洋海军全军覆灭于刘公岛。    1895年2月7日清晨,威海刘公岛。    海面炮声隆隆,困守孤岛的北洋舰队又一次击退了日本联合舰队的进攻。正当海军提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