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基因筛查在新生儿耳聋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来源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fHo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耳聋基因筛查在新生儿耳聋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0年6月本院722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均在出生48 h、出生72 h时行听力初筛以及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回顾性分析各项筛查结果.结果 7220例新生儿中,检出耳聋基因突变304例,耳聋基因突变检出率为4.21%.经听力筛查,初筛通过者6930例,初筛通过率为95.98%.304例耳聋基因突变的新生儿中,GJB2耳聋基因突变157例(2.17%),SLC26A4耳聋基因突变97例(1.34%),GJB3基因突变27例(0.37%),线粒体DNA耳聋基因突变23例(0.32%),其中以GJB2235del以及SLC26A4 IVS7-2A>G位点突变率最高,分别为1.80%、1.16%.最终诊断耳聋者有5例,且均为GJB2235del杂合突变的新生儿.结论 耳聋基因突变位点主要为GJB2235del C与SLC26A4 IVS7-2A>G,通过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可及时发现潜在及迟发性的耳聋,从而尽早进行干预,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在新生儿耳聋早期筛查中是一种补充性筛查方式,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在线GP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PC/GC-MS-MS)法测定绿叶蔬菜中14种农药残留的方法,以便快速高效的测定蔬菜中的多组分农药残留.方法 蔬菜样品用QuEChERS方法进行提取、净化,然后利用在线GPC系统,通过液相柱EV-200有效地去除样品中的色素等大分子干扰物质,以GCMS-TQ8040三重四级杆质谱仪为检测器,Q3Scan方法扫描定性,MRM方法扫描定量,同时用青椒空白样品做基质匹配标准溶液.结果 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广,14种农药残留组分在0.05 μg/ml~1.00 μg/ml浓
目的 了解婴幼儿奶粉中2-氯丙醇酯(2-MCPD)和3-氯丙醇酯(3-MCPD)2种脂肪酸氯丙醇酯的污染水平,评估婴幼儿通过乳粉摄入3-氮丙醇酯的暴露风险.方法 利用非衍生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GC-MS/MS)法对76份婴幼儿奶粉中2-氯丙醇酯和3-氯丙醇酯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利用点评估法对婴幼儿通过奶粉摄入的氯丙醇酯进行膳食暴露评估;对比分析了不同采样环节采集样本中氯丙醇酯含量的不同.结果 2-MCPD和3-MCPD检出率分别为87.3%和100.0%,检出浓度平均值分别为0.018 mg/kg和0.
目的 梅毒螺旋体(TP)可引发人体多部位损害和多样病灶,甚至侵入血脑屏障导致神经功能障碍,但其侵袭和致病机制不明.本文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TP的A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基因vwA所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并探讨其在致病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使用NCBI、CDD、MEROPS、SWISS-MODEL、CDTree、TMHMM、SignalP 4.1等诠释TP的vwA基因,对其编码蛋白进行在线分析.结果 TP含有3个A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基因vwA1-3,该基因编码蛋白与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催化位点相同,均含有GP
2017年6月三明市被国家卫生计生委列入全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DRG)收付费改革“三+3”试点城市,在全国率先实行了覆盖面最广泛、最深入、最全面的C-DRG收付费方式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文章主要介绍了三明市按C-DRG收付费改革的背景、发展历程、设计思路、改革特色,并简要介绍了三明市医保基金打包支付制度和医保基金双打包改革的成效.
目的 对青岛市崂山区市售贝壳类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带菌量及毒力因子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应对本地区的食品安全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崂山区农贸市场和超市共采集80份贝壳类海产品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带菌量及毒力因子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76.3%,平均带菌量为16.9 MPN/g,tdh、trh2种毒力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37.5%和75.0%,trh的检出率明显高于td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9,P<0.01).结论 崂山区贝壳类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
目的 建立准确适用的辣条中特丁基对苯二酚的2种测定方法,并对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优化国家标准中关于特丁基对苯二酚的提取、净化和液相色谱法,同时建立了辣条中特丁基对苯二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并对2种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运用统计学比较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液相色谱法在5.0 μg/ml ~ 200.0 μg/ml浓度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3.0 mg/kg,不同浓度水平加标回收率为92.7%~98.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1.4%(n=6);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1.0μg/ml
目的:探讨信息源数据规范管理对DRG分组质量保障的重要意义.方法:通过细分信息源数据“偏移”原因,建立针对性的前置审核反馈机制及督导培训制度,对信息源数据进行规范管理.结果:对信息源数据规范管理,病案编码正确率由94.68%上升到97.39%,数据上传合格率由90.00%上升到100.00%,DRG入组率由89.00%上升到95.00%,C-DRG医保总付费由89.00%上升到95.00%.结论:信息源数据规范管理是DRG分组质量的重要保障.
目的 探讨哮喘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变化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哮喘未控制患儿(未控制组)和30例良好控制患儿(良好控制组),另选健康儿童30例纳入对照组.提取各组肠道菌群基因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物种组成差异.结果 未控制组ACE、Chao1和Shannon指数均明显低于良好控制组和对照组,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良好控制组和对照组(P<0.05);未控制组肠道菌群样本较分散,且与良好控制组和对照组样本明显区分.未控制组拟杆菌属、柔嫩梭菌属、普氏菌属和罗氏菌属菌群相对丰度
目的 优化水源水中2种微囊藻毒素(MC-LR和MC-RR)的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去除水源水中的干扰物质,减少原有方法检出的假阳性及假阴性的概率并用于水样的实际测定.方法 样品滤液和乙酸提取藻细胞液体合并后,经HLB固相萃取柱富集洗脱,经氮吹至近干后,用甲醇定容至1.0ml,定容液经SLH固相萃取柱净化,经甲醇淋洗,甲醇(含0.1%三氟乙酸)洗脱,洗脱液吹至近干,流动相定容至1.0ml,进样分析.结果 MC-LR和MC-RR的线性范围为0.30 μg/L~5.00μg/L,线性相关系数≥0.99
目的 对GB/T 18204.5-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5部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空调冷却水、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检验的酸处理方法进行实验条件优化,提高检出效率.方法 嗜肺军团菌ATCC33152菌悬液中加入不同浓度及不同体系的酸处理液后反应5 min,再加入不同类型酸反应终止液,最后接种BCYE培养基.采用菌落计数的方法,比较不同处理方式对嗜肺军团菌检出率的影响.结果 不同酸浓度下,0.2 mol/L HCl、0.5 mol/L HCl及1 mol/L HCl对嗜肺军团菌检出率影响结果差异无统计